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學七五普法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實施方案

中學七五普法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實施方案

2024-08-01 閱讀 8645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中學“七五”普法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實施方案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中學生的良好品行,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有效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教育網絡

校內:黨支部、政教處、班主任、思想品德課任課教師、團隊組織和學生會。

校外:轄區派出所、法制副校長、*社區黨工委、家長委員會、學生家長。

黨總支書記為主要分管領導,具體辦事機構設在學校黨政綜合辦公室和政教處,教職工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由黨政綜合辦公室具體負責;學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由政教處具體負責。

三、教育目的

學校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使青少年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

四、具體措施

(一)抓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育

1.學校要將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要經常結合多發的青少年犯罪,對在校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違法犯罪教育。

2.要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法制副校長或者兼職教師,結合實際舉辦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法制報告會、法律知識講座。

*.政教處要經常和轄區派出所、法制副校長、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定期或不定期的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情況。加強信息反饋,針對具體情況做好教育工作。

4.要通過每學期召開的兩次家長會對學生家長提出明確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教育計劃,針對具體情況協助學校做好教育工作。

*.要建立特殊群體學生(包括有違法犯罪記錄、受校紀處分、單親家庭子女、家庭有違法犯罪成員、患有心理疾病以及特困生等)檔案,并定期跟蹤調查,了解他們的實際表現,及時進行教育指導。

(二)抓好青少年不良品行的教育和預防矯正工作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1.曠課、夜不歸宿;

2、攜帶管制刀具或其它刀具(螺絲刀、菜刀、壁紙刀、螺絲刀等);

*.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4.參加非法組織,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偷竊、故意損壞財物;

6.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視頻讀物等;

7.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網吧等場所;

8.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等不良行為。

學校要充分利用重大紀念日、節假日舉辦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校內教育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咨詢等教育活動,以吸引全體學生參加,尤其是要吸引平時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參加,不得歧視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昂檬掠?,無事生非”,要利用一切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制、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五、考核兌現:

1.學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要抓好每年層層簽訂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中各項指標的落實與兌現工作,尤其是學生違法犯罪率不得超過總校綜治委規定的指標,否則按照《績效目標管理考核實施細則》給予兌現。

2.預防學生違法犯罪的教育與管理工作,與主管領導、組織機構成員、主管處室、班主任的經濟利益掛鉤,在評優評獎、晉職聘任等工作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學校政教處定期暗訪學校周邊的公共場所和轄區社區居委會,調查和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法制教育。預防學生違法犯罪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實行“日檢查、周通報、月考核”常態機制。發現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且與學生家長、轄區派出所取得聯系并及時解決問題。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1、貫徹落實國省市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青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有計劃、月有中心、周有重點”。

2、成立校長支書“掛帥”的預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室――職能部門――班主任”三級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例會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青工作納入部門與班主任工作目標責任范圍,鑒定責任狀,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班主任月津貼直接掛鉤。

4、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法制教育大綱》,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發揮課堂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5、結合“四五普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兩法一條例”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6、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和矯治學生不良行為,組織遠離“黃賭毒”、告別“三室三廳”法制實踐活動。

7、聘請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定期來校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8、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9、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原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及對違法犯罪自我防范。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提高學生的心理知識,矯正學生心理誤區,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11、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2、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建立“家教聯系卡”,及時報道有關情況;舉辦“家長學?!?提高家長教育和監護能力。

篇3: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1、貫徹落實國省市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青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有計劃、月有中心、周有重點”。

2、成立校長支書“掛帥”的預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室――職能部門――班主任”三級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例會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青工作納入部門與班主任工作目標責任范圍,鑒定責任狀,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班主任月津貼直接掛鉤。

4、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法制教育大綱》,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發揮課堂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5、結合“四五普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兩法一條例”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6、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和矯治學生不良行為,組織遠離“黃賭毒”、告別“三室三廳”法制實踐活動。

7、聘請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定期來校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8、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9、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原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及對違法犯罪自我防范。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提高學生的心理知識,矯正學生心理誤區,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11、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2、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建立“家教聯系卡”,及時報道有關情況;舉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教育和監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