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范本)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4847

為進一步做好全鎮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使這項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特制訂本制度。

1、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列入各相關單位的重要議事日程。

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半年一次的聯席會議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部門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鑒定責任書,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直接掛鉤。

4、結合“六五普法”活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等活動,對青少年開展有針對性、實用的法制教育,幫助青少年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5、各學校要堅持聘請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制度,要定期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6、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7、大力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建立青少年自護教育基地,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的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的能力,提高他們對違法犯罪的防范意識和技能。

8、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矯正青少年的心理誤區,化解青少年的心理矛盾,幫助學青少年樹立良好的心態。

9、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建立以縣級為中心,覆蓋各鄉(鎮)、相關單位、學校等的青少年維權網絡。

10、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1、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提高家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監護能力。

12、本工作制度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實施,具體解釋、落實工作由鎮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

篇2: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1、貫徹落實國省市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青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有計劃、月有中心、周有重點”。

2、成立校長支書“掛帥”的預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室――職能部門――班主任”三級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例會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青工作納入部門與班主任工作目標責任范圍,鑒定責任狀,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班主任月津貼直接掛鉤。

4、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法制教育大綱》,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發揮課堂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5、結合“四五普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兩法一條例”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6、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和矯治學生不良行為,組織遠離“黃賭毒”、告別“三室三廳”法制實踐活動。

7、聘請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定期來校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8、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9、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原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及對違法犯罪自我防范。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提高學生的心理知識,矯正學生心理誤區,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11、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2、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建立“家教聯系卡”,及時報道有關情況;舉辦“家長學?!?提高家長教育和監護能力。

篇3: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制度

1、貫徹落實國省市綜治委關于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署,將預青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有計劃、月有中心、周有重點”。

2、成立校長支書“掛帥”的預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室――職能部門――班主任”三級聯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防范工作機制;堅持例會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布置工作、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3、落實目標責任,建立考評機制,將預青工作納入部門與班主任工作目標責任范圍,鑒定責任狀,并與部門年度考核、班主任月津貼直接掛鉤。

4、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法制教育大綱》,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發揮課堂的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

5、結合“四五普法”,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兩法一條例”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

6、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和矯治學生不良行為,組織遠離“黃賭毒”、告別“三室三廳”法制實踐活動。

7、聘請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定期來校舉辦法制報告會,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以案例說法理,給青少年學生敲警鐘,做到防微杜漸。

8、落實幫教措施,開放“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扶,做好單親家庭、后進和困難學生的教育引導轉化工作。

9、開展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向青少年普及防范侵害原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防范侵害能力及對違法犯罪自我防范。

10、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提高學生的心理知識,矯正學生心理誤區,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11、凈化、優化校園教育環境,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專項治理,清除校園周圍治安隱患。

12、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建立“家教聯系卡”,及時報道有關情況;舉辦“家長學?!?提高家長教育和監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