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青年骨干教師學習心得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歷史青年骨干教師學習心得
為期一周的“*市優秀骨干教師集體研修與業務提升”華東師大學習是緊張充實的,學習結束返回*的學校工作也依舊忙碌。長話雖然短說,但還是有許多對此次培訓學習的真切感受和收獲。
一.對咱們中國的教育改革充滿期待與信心
單*教授在10月27日《西方中小學課堂改革》講座中談及中西方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孰優孰劣引起了以英國BBC電視臺為代表的西方媒體的關注。或許這是西方媒體為吸人眼球而策劃的一檔節目,或許中國的基礎教育真的引發了歐美世界的教育反思。總之,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圍繞教育的真諦,立足國情,立足特有的民族文化傳統,理性借鑒學習西方教育理論、模式,一定可以力爭在20**年實現我國的教育目標:實現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為此,國家將優先發展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教育創新,促進教育公平,重視教育質量。單老教授高興地援引***記的話“一個人遇到一位好的老師,是他人生的幸運。一所學校有一群好老師,是這所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有一大批好老師,這個民族就有希望!”
二.僅有期待和信心不夠,必須學習上海同行的敬業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
非常清晰地記得10月31日講座的陸伯鴻老師說了一句話:“空對空的理論在我們上海教育界是沒有任何市場的”。11月1日王潔老師也以《教師在教育行動中成長―旨在課堂改進的課例研究》為題,向我們海南教師展示出“教師是專業的實踐工作者”的現實內涵。
我們老師也是普通人,也要過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可是方培君名師基地的學員老師們只要“一聽到方老師的電話,燒菜的鍋勺一放,火一關,馬上拿起紙筆,記下論文應該修改的地方。飯后將又是一個臺燈下的夜晚……”上海教育同行那種敬業,追求卓越的精神不禁讓我深深感動。
方校長說:我曾經在復興高級中學工作了27年多,又在復旦附中工作了5年。她一直說自己幸運,很榮幸的走到現在的位置。但是我們發現,方校長不僅僅是幸運的,她是用自己的認真,自己的勤奮,自己的堅持,再加上一點點幸運走到現在!方校長用她34年的工作經驗向我們傳達一種理念與態度,就是工作要做就做好,要做就不去抱怨,就快樂地做!反觀我們海南,教育太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遠離平庸,杜絕空談,少一些世俗的牢騷,多一分踏踏實實做事,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每一天教育實踐,用心去關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去改變我們海南教師自己,進而改變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海南孩子!
三.參照對比,學習借鑒,做好歷史助推站各項工作
助推站承擔著為*市青年教師成長提供平臺,提升我市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培養一批具有良好師德修養、先進教育理念、厚實專業素養、扎實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的重任。自己有幸能成為一名指導教師后,不僅在教師師德、教育教學各方面更加嚴于自律、刻苦鉆研,同時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把助推站工作真正做好。
一周的集中學習和考察過程中,我對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方培君老師主持的“上海政治名師培訓基地”的集體培訓流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記下了方老師和她的學員們的具體做法:
正式培訓之前,對每一位學員的情況做調研。了解學員的所思、所想、所困、所需,讓以后的培訓更有針對性。
培訓之初,首先是學員和導師了解校史文化,認同一種價值,一種追求,一種信仰。
團隊游戲的拓展,如破冰游戲、拼圖游戲等。來自各個學校的學員老師能迅速消除陌生感,初步構建團隊精神。
進入基地之初,規矩定得很嚴。
微格教學及評選、競賽。名師培訓從細節入手。
正式的匯報課、公開課。
設定正副主持人或共同主持人帶徒,5―10年內出經驗、出成果。在這期間,具體到比如一個月中有兩天基地內培訓,則需要總體規劃設計該請誰來講座,該做什么項目,上什么課,定什么交流主題。
中期展示或重要展示匯報活動,邀請學員的單位領導參加,給予支持和肯定、褒獎,讓學員獲得持續的內在和外在動力。
培養方式:聚焦課堂,診斷反思;課題研究,專家引領;學習悟道。
*和上海,各方面有很大差異,回來之后經過認真思考沉淀,我想歷史助推站在今后培訓工作中有這些方面需要向上海名師基地借鑒和學習:
(1)具體培養措施的人文關懷性。
(2)培訓的密度和強度、科學性和規律性。整體性與細節。
(3)高質量培訓資源的找尋、調度、整合,培訓內容的科學性、豐富性。
(4)主持人的實干能力、成員的精誠合作積極性、大家不懈努力的內外在動力。
(5)培養成果的可見性。
參加的各級各類學習培訓不算少,每次學習結束,總以一句相同的話來勉勵和鞭策自己。此次華東師大的助推站集體研修學習同樣如此,那就是“邱桂蘭,光有感動、心動不行,關鍵要有接下來的行動。加油!”
**-11-16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教學心得以學促教智慧教學
在河南教師成長學院,很榮幸的聽了數學特級教師賁友林老師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下面我們一起分享賁老師如何在課堂中進行“以學為中心”教學。
教學環節梗概:
1.導入新課
賁老師采用談話的方式在黑板上板書課題。
2.分享新知
隨后,他引導學生同桌交流研究單中的第一個問題: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匯報,并板書在黑板上。
接著,交流研究單中的第二個問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并讓學生邊講邊在黑板上展示。
在展示交流后,賁教師在本節課教學中的本質,采用如下環節,一步步引導學生感受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推導過程,感悟轉化思想。
賁老師拿出一張帶方格的平行四邊形,請一位學生來前面操作轉化過程。接著,追問:通過剛才的畫圖和操作,找到相同點,并總結出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剪
篇3: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重燃學習熱情提升業務能力
伴著“隆隆”的雷聲,我隨著學子匆忙的腳步涌入了河南師范大學的校門,為期七天的緊張的培訓學習結束了,七天以來身心上的壓力也終于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回顧這次參加培訓學習,感觸頗多,收獲多多,不虛此行。
一、重燃學習熱情,磨煉了學習意志。作為一個七零后的中年教師,近年來雖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但是像這次的培訓,時間如此之緊,心情從未有過的輕松和。以前也參加過培訓,但要么是本專業的業務培訓,要么是作為省級專家參與指導。聽課要弄懂,操作要弄通,研討要發言,作業要完成,點評要及時,感言隨筆行,測試要通過,圈變勾才行,見縫插針學,仍墜云霧中。而這一次的學習和以往是不同的是,白天的聽課幽默而風趣,晚上的活動自由而安逸,七天的學習就這樣輕松愉悅地完成了。常言說“活到老,學到老”,今后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和意志,去克服身邊的困難。
二、升華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技術。培訓前,本人認為教育教學論文是一個不可捉摸的東西,一談到論文,就會談方色變。但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要想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就要有九個問題意識,首先是問題意識,同時要區分問題和問題域以及真問題和假問題。其次,要有視角意識,要有獨特的視角意識,才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還要有立場意識。研究立場是研究者進入研究時所秉持的價值取向與研究態度。其中包括本土立場與異域立場、學科立場與非學科立場、參與者立場與旁觀者立場、官方立場與民間立場、自我立場與他者立場。還要有前題意識。研究時要搞清楚該研究是在什么樣的前提條件下開展的。還要有界定意識。限度意識也可稱之為邊界意識、界定意識,即要認識到任何研究都是有范圍、有邊界的,教學研究中要對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條件做出必要的界定。還要有特性意識。
堂教學三步曲”的模式,只知道第一步是創設情境,設置教學活動,學習后才特性意識,也稱特殊性意識,是指研究中要突顯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的特性以區別于其他研究。還要有分類意識。分類對教育研究至關重要,要確定研究范圍,形成研究體系,認清研究對象,帶來研究創新。還要有分層意識。分清層面,就可以更好地區分事物,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個層面上從事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界定研究的問題、范圍與性質。最后要有成果意識。要及時寫作、要成果發表。經過培訓,我學會了如何來寫論文,教育技術能力上了一個新層次。
總之,學以致用,用有所成。中心校精心組織的本次骨干學習活動,使我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