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小學數學年會學習匯報總結材料:路,向遠方延伸
省小學數學年會學習匯報總結材料:路,向遠方延伸
去的時候,滿懷憧憬與希望,渴望一鳴驚人場景的出現,期待自己三年來的所學,具體的說是一年來對于數學的研究得到認可。回來的時候,背囊里擠滿了種種的不足、缺陷與問題。正如呂老師所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臨沂回到家后,我寫了兩條微博。一條是“講課回來,收獲一包袱的問題”;另一條是“路,還在向遠方延伸”。
就從這兩條微博寫起吧。
學習的目的是什么?真的僅僅就是利用如此寬闊的舞臺,一展所長,從而一舉成名嗎?本來我是這樣理解講課的。但課后,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中。或許正是如此功利化的目的制約了自己,束縛了自己,沒有了在鄉鎮講課時的那種泰然自若,那種勝似閑庭信步的自信;有的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那份戰栗與不安。對于課堂可以帶給我的精神享受,對于將公開課作為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教學素養的重要途徑這一本體化的目的,棄之腦后。
不安、惶恐,還有一種冥冥中的責任。一個在村小工作了三年,一個來自全縣教學倒數第一的鄉鎮的教師所強加給自己的責任,這些讓我不堪重負。也許是自己將自己的心態拔高了,將本來一次展示自己的課,演變為了巨大的、不堪其苦楚的包袱。
回來之后,我想到的全是問題,一個接一個,正如趵突泉的泉水一樣,不舍晝夜地噴涌著。所以我微博的第一條就是“收獲一包袱的問題”。
問題是什么呢?
很多很多,方方面面。這些問題需要我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逐步改正和解決。
問題的價值是什么呢?
遠方前行的路標。
記得房龍《人類的故事》的前言是一個詛咒保守者、歌頌勇敢者的故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寧靜的山谷里,住著一群自以為是且守舊的人。他們總是聽從年老者的話,認為這里就是一切,不知道外面的草場依舊豐茂、土地更加肥沃。當勇敢者滿是傷痕的告訴這里的居民外面的世界的時候,沒有人聽從,并且用亂石殺害了他。很多年后,饑饉來臨,人們才記起勇敢者的話,循著勇敢者留下的路標,來到了新的世界。
我想,去臨沂前的我,就是守舊的老人,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廣闊,沉浸在自我中心的狹隘心態中。當問題來臨,才恍然想起那些早就縈繞耳畔的忠告,才恍然想起收獲問題的重要,更深深意識到成長過程中,腳步不可停止、減速的重要。任何的自以為是,總是要吃到苦果的。當我沿著失敗這傷痛的足跡,沿著問題的路標,又一次前行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會、也不應該再做那個守舊的老人。
路,還是向遠方延伸。
這是我今天的信心。
路,會延伸到何處呢?
我的回答:遠方。
孔子說,學,然后知不足。今日,教,然后知不足。不足,則改,路還是向遠方延伸。
當我發完兩條微博后,我轉載了于江美科長的一篇研修隨筆《守候花開》。在汗顏閱讀的同時,更加急迫地意識到自己在自身修養、學識上的不足。愈加意識到學習成長之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深刻地懂得成功果實的到來,需要一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辛苦付出的過程。我更清醒地認識到,秋收之美景是在經歷了冬風之酷烈、春寒之陡峭后才到來的。
路標已有。前行的腳步不會停止。
我的路,一直會向遠方延伸。
對這一點,我充滿信心。
篇2:省小學數學年會感想:用心思考教育,用心感悟數學
省小學數學年會感想:用心思考教育,用心感悟數學
懷著無比期盼和激動的心情,我再次來到了z,參加12月19日至22日舉行的“山東省小學數學第十五屆年會”。本次年會邀請了全國第十一屆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一等獎獲得者進行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同時邀請了兩位知名專家做報告。此外還安排了優秀論文交流及互動評課環節,由于時間原因我很遺憾的沒有聽取現場評課。本次年會旨在了解小學數學前沿信息;了解全國小學數學課堂現狀;明確今后兩年小學數學研究方向。短短三天的學習行程收獲頗豐,讓我的教育觀念和理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一、聆聽專家報告,促進理念提升
本次年會上共聆聽了兩聲專家報告,分別是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的報告《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展望》,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20**版課標的解讀。他以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為引領,引發了與會者對課改本質多維度的思考。如:學生的座位怎么擺?是圍成一圈還是一行行的擺?課堂上的問題是來自于學生還是教師?數學學習是否講情境?學會的不教對嗎?......這些曾困擾我們一線教師的問題在鄭教授看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這些表現現象看到數學的本質:學生是否真正互動?問題有沒有變成全班關注?講情境但要去情境提煉抽象;學生不在于會不會,而在于學習的程度。他從一個哲學家的角度剖析數學,以其敏銳的眼光,辯證的觀點告訴我們:“學而不思則惘”,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要盲目隨從。
上海靜安區教育學院曹培英院長的報告《小學生數學學業水平評析》,分析了當前評價改革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例舉典型的試題闡述了學習評價改革的趨勢及試題編制等內容,給一線教師很大的啟發。
二、觀摩名師教學,了解前沿信息
她執教的《積的變化規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簡潔明了,引發學生更深層的思考,如“為什么越來越高?”“誰始終沒變?”“積怎么變了?為什么有這種變化?”“你能用一段話或一組算式總結出規律嗎?”她的課堂評價親切自然,指引學生探索的方向,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如“看誰會傾聽!”“你很會欣賞別人,第一個鼓掌!”“你哪說得好?”“你很會借鑒別人,修正自己。”“把你的規律藏在心底。”特別是學生用一段話或一組算式總結積的變化規律時,第一個學生總結的規律:一組因數變,另一組不變,積變了。薛老師說:“你打開了窗子,卻站在窗外。”第二個學生總結的規律: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乘幾。薛老師說:“你打開了窗子,看見了里面的規律。”第三個學生總結的規律最全面,薛老師說:“你的規律能管著其他人的規律。”除此之外,教師課堂節奏緊湊,目標意識強,是一節高水平、高效率的數學課。對比我們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師提問的隨意,評價的單一,環節的重復無不影響著我們的課堂節奏和效率。特別是課改以來強調課堂上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些教師對此理解有偏差,學生出現的一些不正確的說法、做法不敢及時制止,模棱兩可,使學生不能正確地明辨是非,影響了我們的課堂節奏和效率。這是此次年會中最震撼我心的課。
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小吳東東老師執教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設計了切土豆認識長方體點、面、棱的特征;給出不同長度的小棒搭一搭;出示三條不同長度的棱猜一猜實物原型,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給了學生充分的想像探索空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加深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這么有趣深刻的操作活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想想平時我們在執教本課時,常常是教師借助實物或課件介紹長方體的點、面、棱;出示合適長度的小棒讓學生搭搭,練習題的設計也沒什么新意。他的課給了我們思考:怎樣在有趣、高效的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此外來自z的劉老師的課也成為年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吳正憲老師從未用“經典”評價過一節課,而劉萬元老師在《分數乘分數》中經典的演繹了數形結合思想。本節課通過三次畫一畫活動,使學生明白了畫圖如同表達要條理清晰;理清了分數乘分數的畫圖過程:分-取-再分-再取;最重要的是:畫圖雖是解決問題最直觀的好辦法,但有局限性,只有真正的探究規律,得到結論,才能找到解決問題金鑰匙。于是劉萬元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最終得出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將數形結合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活動中滲透,總結中提升。“>,為什么圖中<?”一位可愛女生質疑將大家的思維推向深處。我執教過兩次《分數乘分數》,為什么我的課堂里就沒有這樣的聲音?也許我沒有像劉老師那樣透徹直觀的分析圖畫,也或許我沒有給學生更多質疑思考的空間,更多的是我還沒像劉老師那樣真正的吃透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名師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三、論文交流,展示夢想的舞臺
此次年會安排了優秀論文交流活動,雖然12月的z寒氣逼人,但為了能收獲更多我們一行四人在兩天下午的論文交流活動中一直堅持到最后。看著那一個個新穎的題目,聽著匯報者熱情洋溢的演說,心里由衷的贊嘆年會組織者的用心良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臨沭的鄭飛老師,聽到臨沭的名字不由得想到小學數學里那顆璀璨的名星-呂健老師,想必鄭飛老師的交流也一定不會讓我們臨沂失望。果然,鄭飛老師平淡而又真誠的開場白讓我心底一陣溫暖,簡短而又高效的五分鐘介紹讓人由衷贊嘆,不愧是臨沭的骨干,臨沂的驕傲!鄭飛老師受上一屆年會的啟發進行了小課題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功的站在了那個給她幸福教育人生的舞臺。
總之,我很慶祝能參加本次年會,細細品味那意味深長的話語,回顧精彩的課堂瞬間,我明白今后只有更加努力的前行,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用心思考教育,用心感悟數學,打造美麗的數學課堂,讓我的教育人生更精彩!
篇3:省小學數學年會感想材料:在專業發展的路上不斷向前
省小學數學年會感想材料:在專業發展的路上不斷向前
20**年11月4日至6日,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第二屆課堂教學研討會在z勝利小學和z一小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各縣區數學教研員、鄉鎮數學教研員、農村完小教師等,共計一千一百余人次。
此次會議時間緊、容量大、規模高,共安排了兩天的活動內容。4日下午和5日上午,分別由6位縣區農村完小教師就同一課題執教了觀摩研討課。課后,由各縣區教研員評課,并對課的設計進行了詳細說明。5日下午,先是兩位年輕教師執教了全國優質課模仿課,然后由臨沭縣教研室呂健老師做了專業發展專題報告。6日上午,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省特級教師劉萬元老師親臨現場,執教了剛剛榮獲全國一等獎的《分數乘分數》一課,并就課的設計意圖和個人專業發展進行了說明。最后,由z三小鄭老師做了《小學數學常用數學思想方法》的專題報告。
會議圍繞“關注常態、聚焦高效”這一主題,就農村完小教師執教的觀摩課進行了深入研討。六位上課老師風采各異,展現出了不同層面農村教師的精神風貌。借助他們的展示和交流,引發了會場三百余名農村教師的思考。可以看出,這些人的磨課經歷與課堂展示,使得與會教師深受啟發,都對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進行了反思與觀照。
劉萬元老師的課自然靈動、精彩紛呈,讓我們目睹了名師的風采。他的報告與講座更是深深啟迪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會議期間,z一小千余人的會場鴉雀無聲,由此可以看出劉萬元老師的魅力之所在。劉老師是一位年輕教師,他在專業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讓人矚目,他多年來勤懇鉆研的做法更是讓人佩服。
除此之外,兩位年輕教師執教的還原課同樣引人注目。精彩的教學設計還原出了名師的智慧;準確的課堂語言,恰到好處的組織與調控,也顯示出了年輕教師個人的風采。
兩個專題報告既涉及學科教學又著眼于教師專業發展,同樣帶給與會教師以深刻的啟迪和深遠的影響。
最后,市教科研中心于科長進行了大會總結。她提出,我們都要向劉萬元老師學習,“摩教學之術、學教學之法、究教學之理、悟教學之道”;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做一名好老師、一名優秀的老師。
此次研討會立足于我市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狀況,既展示了農村課堂的“常態”與“高效”,又演繹了名師大家的教學風采,還涉及到教師專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專業培訓,可謂起點低、境界高。相信此次活動的開展,會推動我市農村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會推動一大批骨干教師在專業發展的路上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