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數學學科組教學研討心得:新起點,新高度,新發展

數學學科組教學研討心得:新起點,新高度,新發展

2024-08-01 閱讀 7608

數學學科組教學研討心得:新起點,新高度,新發展

(一)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又是一個開學的日子,一個收獲的季節。8月30日上午,我校數學組全體老師在學科組長邵雪芬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本學期的教研活動。

研討過程中,邵老師帶領大家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指導我們規范備課、上課、聽課、作業、反思等各個環節,并對我們提出了新學期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強調我們要本著“鼎新、力行”的校訓,一切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開拓創新,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緊接著,新城校區數學組組長潘鋒老師對我們新學期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提出了標準和要求。在潘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受益匪淺,大家表示要兢兢業業,做好每一份工作,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家長為學校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本著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我們數學組的全體成員必將全力以赴,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第一周,數學組老師相互聽課、評課,積極主動,教研活動接地氣講實效。

-------特級教師周祥昌每天深入課堂聽課并給青年教師悉心的指導,讓大家獲益良多。

-------學科組長潘鋒也深入幾位新教師的課堂,給他們的課堂駕馭技巧、知識點的滲透講解方法等提出自己的寶貴建議。

-------初一數學組全體老師還去聽了備課組長榮晰雯老師的課,榮老師的課堂既活躍又不失嚴謹,既民主又不失謙和,既和善又不失莊重,思路清晰,一目了然,講解到位,對初一數學組的每位老師起到了一個榜樣性的引領作用,青年教師虛心學習榮老師的授課方式和課堂管理,表示要努力鉆研,團結協作,不斷尋求進步,盡快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數學老師!

王敏柯

篇2:集體備課探索中小學數學過度教學研討

集體備課探索中小學數學過度教學研討

參加對象:初中數學組全體教師

主持人:海濤

主講人:海濤

研討主題:

1、導學案的修改研討;

2、交流各備課組教學工作計劃。

要點記錄:1、各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初一:周三下午第三節;初二:周一下午第二節;初三:周三下午第三節。2、公開課計劃:備課組內每周一次研討課;教研組內每月一次研討課。重點研討了如何使用“導學案”提高堂效率?3、導學案修改意見:各備課組進一步修改導學案,使之更具有實用性、時效性和延續性。通過導學案改變課堂模式,力求課內完成書本所有作業,課外做好預習和部分提高題。4、關于培優、補差工作:各備課組開設競賽班,提高數學應用能力;加強學困生的個別輔導,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指導。5、初三數學備考工作:根據本年段實際重點抓好60

篇3:泰新一中高三數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泰新一中高三數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新泰一中數學教研組任課老師楊銳,在20**年20**學年擔任數學備課組長,取得備課組成績和個人教學成績雙豐收。現在我介紹一些我個人和備課組在高三復習中的做法,與大家交流。

高考命題是以《高考數學考試說明》為依據的,高三數學復習要以《說明》為指導,在內容取舍上,應以考試內容為準,不隨意擴充、拓寬和加深;注意各知識點的難度控制。

一、復習步驟和目標

第一輪:注重基礎.(20**年9月初20**年3月上旬).6個半月。定位是以點帶面打基礎。以課本為依托,夯實基礎,以章節為單位,將零碎與散亂的知識點串起來,并將它們系統化,加強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系,重點在于將各知識點的網絡化及融會貫通,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的數學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最熟悉,最親切。為了對中學數學教學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高考試題源于課本,高于課本,有些是課本題目經過加工改造,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題。課本是考試內容的具體化,是中、低檔題目的直接來源,是解題能力的生長點。因此,數學復習要立足于課本,重基礎教學。口號是:基礎基礎再基礎。

第二輪:(20**年3月上旬5月初).一個半月。定位是重點專題上臺階,綜合訓練提能力。要求:瞄準考點,精設專題,使所學知識與高考好好對接。方法:突出重點,歸納遷移,加強做題的規范性,準確性和時效性訓練,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口號是:提高提高再提高。題目的難度較第一輪略有上升.先是分章節的綜合訓練,(制度大全)教師主要是評講卷,針對卷子中學生暴露的問題一一點評;然后是針對學生應試能力的訓練,主要側重于選擇題和填空題的訓練.

專題安排主要是:主干知識6大塊:(1)函數、方程、不等式、導數;(2)數列;(3)三角;(4)解析幾何;(5)立體幾何;(6)概率與復數.主要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能力.

第三輪:(20**年5月初至高考)1個月。定位是綜合訓練攀高峰,知識回扣固基礎。根據各地的高考信息編擬好沖刺訓練的模擬試卷,通過規范訓練,發現平時復習的薄弱點和思維的易錯點,提高實踐能力,走近高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擬題,這時候是高強度的訓練.訓練考試技巧和學生的應試心理的調整階段,也就是加強非智力因素的訓練了.回歸課本,查缺補漏,再現知識點.樹立信心,以積極的心態應對考試.口號是:規范規范再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