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2024-08-01 閱讀 4915

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20**年4月21日----23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Z區舉辦的,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會上13位教師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身邊的計算課的常態課堂。農村聯小、村小的教師能走上全市的課堂和省市教學能手同上一節課,近距離的感悟名師的指點,史無前例。與會教師之“多”,實為罕見,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坐兩人的位子都臨時安排了3個座位,走道處都擠滿了聽課的教師。聽課教師幾乎都提前1個小時到達會場,詳細記錄,仔細聆聽,認真思考,會場秩序之“好”,絕無僅有。在這樣激情高漲的會場里,我能欣賞到每一位獻課教師的執教藝術,能為課堂中出現的每個問題質疑思考,能領略獻課教師們的課前構思及課后反思,更能聆聽教研專家高屋建瓴的評課,能夠和教研專家們、聯小、村小老師們一起關注、反思常態課中的計算課教學,我有以下感悟:

一、課前要備“教什么?”

從執教老師的課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利用教參、把握教材的。特別是Z老師、Z老師談的課前思考,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們既思考了學生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找準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起點,又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如Z老師在執教《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因為教材中“八分之三張餅的說法不符合生活實際,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狀態,加之一塊餅與八分之一張餅模糊,難以區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么,大膽取舍了教學情境。正所謂:情境是知識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二、備課還要備“怎么教?”

計算課教學本身就乏味,教師不樂意上,學生不喜歡學。Z老師為我們指明了上計算課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數的組成、直觀圖形,當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層練習、小組競賽、容易溝通的語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計算課要有“總路子”,體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優化算法。

1.復習導入,重視口算;2.嘗試解決問題,加強估算,探索交流歸納過程、理解算理;3.鞏固應用,分層練習。

四、數學教學中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數學教師要錘煉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具體、及時的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幾位名師的教學語言,簡潔有力,富有鼓舞性和親和力,給我們的課堂指明了方向。

六、細節決定成敗。名師的課堂引領我們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細到每個環節的預設、學生回答問題的每一句話,名師們都用敏銳洞察力,機智的教學方法引導著學生去探索、理解、歸納數學知識。

于科長的每次畫龍點睛般的點評,都把會議推向高潮,她一針見血的指出:課堂教學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把握本課的切入點,關注知識的重點,抓住課堂生成點,突破知識的難點,落實學生的終點,不可平均用力,教師不要包辦,要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法總結歸納算理,優化算法。

于科長還語重心長地勸勉老師們:要總結梳理數與代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在各冊的分布情況及規律,這正是指引教師增加深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的深度和寬度上下功夫,可謂用心良苦啊!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師的“學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令人深思;呂慎光老師的幽默機智的點評,催我們思考;Z老師說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我們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我愿意帶著專家們給我們的這些思想,踏踏實實走好教學教研之路。

篇2: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新課程標準實施這幾年,自己一直為校本教研而苦惱,究其本質,自己并不很透徹理解在新課標中對教材該怎樣教,對課本內容又該怎樣研,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很多時候是帶著迷惑看待它,就象是霧里看花。20**年10月22至24日,本人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教育學會組織參加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小學校本教研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與會的專家帶來了他們在校本研究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聽完后,給予我深深的啟迪。

本次學習聽了三場報告,分別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校長、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李志鋼同志作的《即墨第二十八中學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講座;山東杜郎口中學業務校長高俊英同志作的《杜郎口中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學校自主創新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講座;[制度大全為您編輯]全國著名教育家、教育藝術專家、原北京市教育學院副院長吳松年教授作的《解讀創生優質高效課堂要素與過程》講座。三位大師的講話高屋建瓴,返璞歸真,真實反映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抓實每一個課堂,而要實現高效的課堂,必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服務的,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首先是山東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的李校長聲情并茂地介紹了二十八中的歷史由來、學校布局以及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將班級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其中的一個學生是師傅,另一個學生則是在師傅教授下的徒弟。

誰是小師傅,誰是小徒弟,不是單憑考試成績來確定的。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品德行為,把他們粗線條地劃分成四大類:優秀、良好、一般、較弱。然后,采取學生自愿建組與教師適當調整相結合的方法,把全班學生按照優秀一般,良好較弱的座位調好。同位之中,一個成績優秀些,是為小師傅;一個成績比較弱,就是小徒弟。這個小師傅的主要職責是教會這個小徒弟學習,督促、管理小徒弟學習常規,培養小徒弟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小徒弟不但要接受小師傅的學習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和小師傅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信心。

篇3: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二)

小學數學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二)

20**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參加了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收獲頗多,感受頗深。

參加工作7年多來,從事語文教學五年之久,從事數學教學剛剛兩年,也算剛剛起步吧!雖工作了兩年,但對于數學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的還不夠深入。近三天學習了這些老師的課,茅塞頓開。無論是骨干教師的精彩課堂還是各位領導幽默風趣而又飽含哲理的總結,都深深觸動了我。

像讀書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能從不同角度發現每一位老師的閃光點,正如呂主任說的“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課,每一堂課都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思考,我們又何愁上不好每節課呢?在這十幾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呂老師的課,她的語言始終如一,無論孩子們怎么表現,她總有獨到的評價,聲音那么甜,那么美,聽得讓人陶醉;還有尤梅老師的充滿著陽剛之氣,語言剛勁有力又不乏和藹親切的生動課堂,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數學課堂,該怎樣組織進行數學教育教學;再有王永勝老師的課,極富幽默感。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步步為營,題題滲透,每一個環節都能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參與的信心。

這些老師不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課,也為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展現了一節最原生態的生動課堂。但在大會即將結束的一刻,有一位老師的講話深深觸動了我,那就是張偉老師。年輕漂亮而又不乏青春的激情。她流淚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那是20**年的4月,我參加了我們縣(z縣)組織的作文講評課比賽,我讓孩子們寫的是《那一次,我···》,在講評的過程中,我原本的預設只用到了開頭,整個過程我順著學生的思路走了,還好的是老師吹哨時,我順利的結束了這一課。但縣教研室李老師在評課時,先肯定了我的閃光點,開頭極具特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導入作文的講評。在接下來的評課中,我真的想找個縫鉆進去,我當時的心里真的是這樣。但我沒有流淚,我只是默默地低著頭在那里靜靜地聽著······回來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終浮現著當時的畫面,到了學校,回到宿舍,我哭了,很傷心。不是因為老師的評課流淚,而是在那里自責,為什么沒有講好呢?這件事深深影響著我,那也是我第一次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個大地方去講課,至今那次講課我仍記憶猶新,現在想來失敗怕什么,不是有句話說嗎,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愿我們還有機會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愿這樣的活動能像花兒一樣常開,給我們搭建一個同臺競技的舞臺。

最后,愿我們能從今天的活動中收獲未來,共創數學教學新時代。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活動的小小體會,不當之處,敬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