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堡蛋幼兒園家長會后的反思

堡蛋幼兒園家長會后的反思

2024-08-01 閱讀 6292

堡蛋幼兒園家長會后的反思

今天是蛋堡幼兒園這學期開學以來的第一次家長會,由于時間關系,爸爸撥冗參加了,等結束家長會到家后,給我們傳達了家長會的精神和蛋堡在幼兒園的表現,尤其強調了小班寶寶培養講故事能力的重要性,關于蛋堡在幼兒園的表現,王老師的評價是:嫩了點,不像其他小朋友老巨,在班級里很少主動發言,膽子很小。

當聽到這些,我開始焦慮了,畢竟蛋堡在家里的表現和幼兒園的表現反差太大了,在家時,他上竄下跳,并很有主見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異常固執的堅持自己的選擇,作為我和他爸爸,始終覺得這是個性,必須好好保護,也一直都尊重蛋堡的想法。而王老師說的蛋堡在幼兒園的表現,實在讓我大跌眼鏡,之前我可是很擔心他會在幼兒園搗蛋,或者因為他的過于活躍而受到批評,現在看來,這樣的擔心倒真的多余,真正該操心的恐怕是如何教會蛋堡主動在人前表達自我,如何學會更為老巨。。。

說到講故事,對3-6歲的寶寶而言,確實尤為重要,不僅能開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娃娃的創造性與創新意識,創新對于這個時代而言何其珍貴啊,想到這里,我就為自己之前錯過的時間而遺憾,每天忙碌的工作賺錢或者沉溺于自己的娛樂休閑,忽略了身邊小朋友的成長,這真的是最沉痛的代價,幸好,幸好,寶寶,媽媽和爸爸現在懂了,也從今天晚上開始,認真的陪你玩,陪你畫,陪你講故事。。。

篇2:幼兒園教案觀察認識樹木活動設計及數學反思

設計意圖:

樹木森林對維護自然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由于亂砍亂伐現象頻繁,森林日趨匱乏,造成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為了培養孩子從小具有愛護樹木、森林地意識,我們以樹為主體,設計了此活動。活動中,我們以幼兒自己探索、尋找為主,鼓勵他們去找關于“樹木”資料、去發現“樹木的用途以及大量樹木被砍伐后造成的危害”、去爭辯“樹能不能砍”……幼兒在自己的收集資料、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樹木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孩子對森林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感到憂慮的情感,萌發孩子保護森林的意識,讓幼兒體會到我們小朋友該怎么做。另外,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逐漸學會一種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的方法。我們相信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系、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活動思路:

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探究心里強,對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雖然森林離現實生活比較遠,但組成森林的基本單位

篇3:幼兒園《親親雞寶寶》活動教學反思

幼兒園《親親雞寶寶》活動教學反思

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興趣,引導幼兒從情感入手,設計了綜合活動《親親雞寶寶》。在活動中,我以生活經驗為基礎,選擇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密切聯系生活的活動內容。在活動中根據活動的特點與要求,將活動權還給孩子,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自主探索,盡心表達,自由創造,順應了兒童的發展,滿足了兒童的需要。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幼兒才會積極關注、主動思考,并自覺采取行動。

在這次活動中,為了支持、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教師應確立“以幼兒為本”的理念,重視來自每個幼兒的信息、反饋,包括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從中發掘有價值的內容,并作出相應的反映,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獵手”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捕捉活動中的教育契機,這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小班幼兒喜歡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來表達他們對某一事物的好奇心,興趣是活動的前提,而需要是活動的方向。比如:觀察《親親雞寶寶》活動中,一名幼兒問:“小雞的羽毛都是黃色的嗎?”對此我沒有回避,而是饒有興趣地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并結合實物觀察發表看法。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有的說“有白色的小雞有紅色的小雞”,有的說“有黑色的小雞”,對此,我不想把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把孩子們的看法一一記錄下來,鼓勵他們繼續探索,進一步論證自己的看法。在我們了解公雞爸爸和母雞媽媽的羽毛是什么顏色之后,就沒有了這樣的爭論。

在觀察“可愛的小雞”活動中,我頭腦中有一種陳舊觀念,認為小班幼兒會盲無目的地觀看,擔心不能達到所預設的活動目標,因此在讓幼兒自由觀察探索和交流分享經驗時總是問“雞爸爸頭上長著什么?是什么樣的?”“雞媽媽的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提問極大地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和表達,使幼兒讓老師“牽著鼻子走”。我想,要是我提出的問題更開放些,如:“你發現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這樣幼兒的思維將會更加開闊,探究的內容也會更加廣泛和深入,幼兒表達的語言相信會更加積極而豐富多彩。

喜歡小動物是每個處在學齡階段幼兒的共性,它們可愛、聽話、討喜歡。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基礎上,開展的,而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僅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小雞、母雞和公雞的認識,在玩中學,注重了幼兒情感的交流,使整個幼兒真正地達到了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