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改革與發展構想: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
幼兒園改革與發展構想――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
山東大學第一幼兒園
張衛東
目前我園屬于“生存條件好的”幼兒園,學校的各項政策可以使幼兒園毫無后顧之憂的教育孩子,但是,隨著幼兒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和進行,特別是許多高校幼兒園陸續被推向社會,走向市場,參與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不得不擔憂學校對我們目前的政策能維持多久,一旦學校掐斷了補給,幼兒園該如何生存?發展的道路在哪里?。另一方面,單純的依靠學校的照顧和優待,只能保證“一時的道路光明”而不能確保“將來的前途輝煌”。因此,只有積極參與幼兒教育的改革,另辟蹊徑,謀求突破,才能找到幼兒園生存和發展的出路,只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強幼兒園自身的造血機能,幼兒園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幼兒教育才能呈現勃勃生機,真正貫徹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使幼兒園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審時度勢,結合一幼新校幼兒園的改建之機,提出:以股份制和承辦制為核心,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的設想。
一、總體規劃:
1、擬改建的新校幼兒園采用股份制的辦園體制。借鑒企業股份制的管理模式探索股份制幼兒園的管理經驗.。
2、老校幼兒園實行承辦制的辦園體制。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幼兒園現有的設備,教職工的實際情況,考慮學校教職工子女入園的需要,老校幼兒園實施承辦制。
幼兒園不能完全套用企業股份制和承辦制的管理制度。如何把企業股份制和承辦制的管理模式創造性的引入幼兒園的管理模式,是幼兒園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課題。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為實現資源共享,發展規模效益,以新、老校
幼兒園為支點,以承辦制為主題,不斷開辦連鎖幼兒園,使幼兒園形成集團式管理框架。首先向東擴展,目前,東外環以東以山東大學五宿舍,為開端的東部地區居民小區林立,但沒有成規模有影響的大型幼兒園.**年曾經有兩個小區開發商的老總同18我園聯絡,協商共同辦園事宜。其次,向北擴展,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為基點的北外環居民住宅區尋找幼兒園的發展空間等等。
發展幼兒園的第三產業。根據市場要求開辦多項服務如:建立利用休息日的0---2歲嬰兒親子園活動指25、導中心,創辦幼兒園的園報,開辦臨時托、鐘點托。由于幼兒園的課程可以沒有統一模式,因此,幼兒園在以主體網絡教學為主,生成課程為輔的課程模式基礎上,積極創建園本課程,出版園本課程的教材、掛圖、音像等,首先在連鎖園中使用,然后,向其它幼兒園推廣。幼兒園有了經濟基礎,本著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的愿望,可面向全省舉辦弱智殘疾幼兒園,為更多不幸的孩子提供早期教育的機會。
集團式辦園能夠突破獨立式辦園的對象限制,使集團的辦園點之間相對獨立,容納最多最廣泛的服務對象,提高辦園效率,相對降低辦園成本,減少總的教育投入風險,同時突破了利益分割的絕對限制,通過內部網絡連接,形成集團式管理架構,使資源得到共享,通過集團的拳頭力量,共同積累、滾動發展,增強辦園能力,全方位為學齡前幼兒提供系統化、連續性的教育。同時,通過集團式辦園,形成多功能、多特色、連鎖式的集團托幼服務中心。
辦園思想: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保證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充分體現幼兒園的辦園宗旨――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發展。園長帶領幼兒園及全體教職工進入市場,面向社會、風險抵押、獨立核算,堅持“五自”:“自籌經費、自負盈虧、自主辦園、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辦園思想。穩打穩扎,每創辦一所幼兒園,就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最實際的經濟效益。
現代管理體制。目標12、管理、動態管理和量化管理相結合的科學管理模式,實施以園長負責制為核心的“三制”:園長負責制、教職員工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建立總園長――各分園長――業務助理、行政助理――級部部長――班組長的管理網絡,理清管理層次,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責、權、利。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監督。在實施充滿競爭的管理機制的同時,不放
棄真誠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到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營造出一個大家爭先創優的工作局面。
四、集團式辦園需要學校各級領導的理解、配合與支持.。以股份制和承辦制為核心,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學校各級領導幫助幼兒園克服種種困難,掃清前進中的障礙,“扶上馬,送一程”。因此,學校在實施幼兒園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有適當的措施和步驟,不要突然地將幼兒園推向市場,引起幼兒園的一系列強烈反應。學校給幼兒園一定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時間,解除幼兒園教職工的后顧之憂,從思想上輕裝上陣,有利于幼兒園改革的順利進行。
明確學校、幼兒園雙方的權利、義務:學校依據《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園長任職條件的規定,23、招聘、解聘園長;;保證幼兒園的教職工“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不變及在一定時期內幼兒園事業編制的教職工的工資按政策發放不變,逐漸過渡到幼兒園全面走向市場:園長全權負責幼兒園的人、財、物及具體事務的管理,自籌教職工的工資、獎金福利、園長基金、設備、教玩具購置基金、維修基金等,充分發揮“五自”政策的靈活性,積極調整辦園的層次定位,不斷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的步驟:
1、新校幼兒園和老校幼兒園同時改制,使新、老校幼兒園的人力資源共享,原有的教育資源不流失。這一過程需要一年的時間,幼兒園進入良性循環。
2、對外發展階段,在兩年的時間中承辦一所至兩所幼兒園。
3、在幼兒園的改革與發展中開拓幼兒園的第三產業。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五年內完成幼兒園的管理體制的改革,成為高校
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的范示。
篇2:教育信息化引領幼兒園教育發展
教育信息化引領幼兒園教育發展
摘要
當今正處于信息時代,網絡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必需品,也是這個時代的代表產物。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個載體,并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而作為幼兒教師,人類的靈魂的工程師,更離不開教育的信息化。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專業發展互動
十年前剛參加工作時,許多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還比較陌生,談到信息技術大家利用最多的就是在公開教育課上播放多媒體課件,而當時在我們幼兒園也沒有教師自己能制作多媒體課件,都是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請計算機專業人事為我們量身訂做合適的課件,很多相關的素材還需要我們自己從圖書上尋找或是動手繪制然后再掃描……似乎當時的電腦就是個播放器、存儲器、打字機,我們這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也僅僅是每個年級組配備兩臺電腦。就在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小學的信息工作會議,在會上確定了中小學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要能夠通過互聯網和寬帶網連通,同時把信息技術課程列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從這以后,中小學的教育信息化出現了持續、均衡、快速發展的新的階段,而我們幼兒園也乘著這股東風,投入到信息化建設的大潮中。
幼兒園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電腦培訓,使得一些起初連“桌面”是什么,開關機都不知道的“電腦盲”(里面包括一些老教師)變成能較熟練操作“Word、Excel”的電腦新手;部分教師還自學了PowerPoint、Flash等應用軟件。后來隨著幼兒園及教師家庭電腦的普及,更多的教師對計算機網絡有了更靈活的運用,比如收發郵件、上網查找資料等。單位領導還經常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大比武”,以競賽的方式推動教師信息化的發展。
現在的我們不僅每個班級都配備電腦,更有幼兒園自己的網絡平臺,還創建了幼兒園的專業教育網站,為幼兒園、家長及社會的交流、溝通架起了合作的橋梁。由此可見,我們的幼兒園在發展,我們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更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中得到提到與鍛煉。
一、教育信息化促進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不僅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技能、廣泛的學科知識,還包括了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媒體的技術能力。幼兒園為我們幼兒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我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在每個班級內都實施了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很好的利用電子備課,不必大家聚在一起就能對活動進行共同研討,節省了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有更充沛地精力去教育好幼兒、服務于社會。
通過網絡,教師不斷將有價值的信息,下載到自己的教學資源庫中,有文本、聲音、視頻、圖像等。我們在大量免費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為其他網絡愛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資源。比如:我們教師,除了在網上發布班務計劃總結、周計劃、教育隨筆等,還會發布一些班級動態、環境布置、親子游戲等,展示學校風采、班級風采、幼兒風采、教師風采。網絡平臺突破了現實生活的很多局限,對教師成長的空間來說更開放,更大氣。為我們的單調的教育生活,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
篇3:幼兒園教育中教育信息化發展
幼兒園教育中的教育信息化發展
摘要
當今正處于信息時代,網絡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必需品,也是這個時代的代表產物。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個載體,并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而作為幼兒教師,人類的靈魂的工程師,更離不開教育的信息化。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專業發展互動
十年前剛參加工作時,許多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還比較陌生,談到信息技術大家利用最多的就是在公開教育課上播放多媒體課件,而當時在我們幼兒園也沒有教師自己能制作多媒體課件,都是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請計算機專業人事為我們量身訂做合適的課件,很多相關的素材還需要我們自己從圖書上尋找或是動手繪制然后再掃描……似乎當時的電腦就是個播放器、存儲器、打字機,我們這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也僅僅是每個年級組配備兩臺電腦。就在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小學的信息工作會議,在會上確定了中小學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要能夠通過互聯網和寬帶網連通,同時把信息技術課程列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從這以后,中小學的教育信息化出現了持續、均衡、快速發展的新的階段,而我們幼兒園也乘著這股東風,投入到信息化建設的大潮中。
幼兒園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電腦培訓,使得一些起初連“桌面”是什么,開關機都不知道的“電腦盲”(里面包括一些老教師)變成能較熟練操作“Word、Excel”的電腦新手;部分教師還自學了PowerPoint、Flash等應用軟件。后來隨著幼兒園及教師家庭電腦的普及,更多的教師對計算機網絡有了更靈活的運用,比如收發郵件、上網查找資料等。單位領導還經常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大比武”,以競賽的方式推動教師信息化的發展。
現在的我們不僅每個班級都配備電腦,更有幼兒園自己的網絡平臺,還創建了幼兒園的專業教育網站,為幼兒園、家長及社會的交流、溝通架起了合作的橋梁。由此可見,我們的幼兒園在發展,我們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更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中得到提到與鍛煉。
一、教育信息化促進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不僅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技能、廣泛的學科知識,還包括了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媒體的技術能力。幼兒園為我們幼兒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讓我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在每個班級內都實施了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很好的利用電子備課,不必大家聚在一起就能對活動進行共同研討,節省了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有更充沛地精力去教育好幼兒、服務于社會。
通過網絡,教師不斷將有價值的信息,下載到自己的教學資源庫中,有文本、聲音、視頻、圖像等。我們在大量免費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為其他網絡愛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資源。比如:我們教師,除了在網上發布班務計劃總結、周計劃、教育隨筆等,還會發布一些班級動態、環境布置、親子游戲等,展示學校風采、班級風采、幼兒風采、教師風采。網絡平臺突破了現實生活的很多局限,對教師成長的空間來說更開放,更大氣。為我們的單調的教育生活,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
信息教育時代,寄予幼兒教師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利用網絡學習交流、思考寫作。在網絡中,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受空間距離的束縛,每個人可以自由地遨游在信息汪洋里,采擷自己喜歡的花朵。這里,我們可以與大師進行思想的對話,與專家進行零距離的溝通,與同行切磋教育教學的藝術。
二、教育信息化實現了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