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關注身邊每個孩子

關注身邊每個孩子

2024-08-01 閱讀 1003

關注身邊的每個孩子

新綱要論壇之《關注幼兒教育不平衡,實現幼兒教育公平化》

秀兒

縱觀當今的幼兒教育,由于地區的差別、環境的不同、老師的觀念等等因素導致了幼兒教育的不平衡現象,如何實現幼兒教育公平化,已成為廣大幼兒教師關注的熱點。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同一環境下的同一個班集體中,讓每棵幼苗都能健康活潑的成長。

每個幼教工作者,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得到老師的關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所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有所“收獲”。于是在早晨來園、下午接孩子的那段時間里,總會問上幾句“今天,我們寶寶乖嗎?今天,我們孩子吃飯好嗎?今天老師教的都會了嗎?”……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關注到他的孩子。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幼兒內向,有的活躍,更有一些特殊的孩子如班里的趙澤英小朋友,還不會說話呢!怎樣讓每個幼兒有所改變,有所進步,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關注。

家長把孩子交到老師手里,他們認為老師是很了不起的,老師說的話孩子能聽,把對孩子的期望寄托在老師的身上。而每個孩子是來自與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個性、習慣都各有不同,所以我們從了解幼兒的各種個性、能力、習慣入手,從而有目的地關愛身邊每個孩子。

關注全體幼兒的生活:今年接了小班,由于孩子剛入園,什么都不會,家長們雖然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可是心里還是老放不下,有的家長再三叮囑老師我孩子熱了你要幫他脫衣服,老師我的孩子身體不太好,你要多照顧他!于是,我決定從孩子的一日生活入手,關注他們。如:每天帶孩子戶外活動都要關注到每個孩子的運動量,每天每

個孩子在運動中,有什么特殊的情況,在下次活動中,特別注意,運用有趣的游戲貫穿其中,讓每個孩子真正地運動起來;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提醒或幫助每個孩子穿脫衣服,這樣孩子不容易著涼;在兩個多月的培養中幼兒的身體變強壯了,生病的次數也明顯少了。平時,我關注到每個幼兒的喝水問題,如不喝冷的開水,讓每個幼兒都喝上暖暖的水。鼓勵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表揚吃飯快的幼兒,還要求孩子主動添飯。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告訴家長,我在幼兒園添飯了,家長心里覺得很滿意!由此我想只要做一個有心人,把班上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就會有所收獲。

關注每個幼兒的個性:杰杰是我們班的一個男小朋友,由于小時候得眼病未及時治療眼睛一大一小,性格內向且倔強,不愛和同伴交流,反應也比較慢。表面上我對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但心里卻并不特別喜歡他,對他也沒有什么親密的接觸,他呢?也從不會主動和我來交流。但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卻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那天,小點心吃蛋糕,雖然吃前講清了要求,可還是有幾個小朋友把蛋糕上的一層皮子掉到了地上,我仔細觀察著小朋友的行為,竟然都熟視無睹,沒有一個人主動去揀,這是我正想責問孩子,卻猛然發現,有個小朋友彎腰蹲在那里,我故意問:“杰杰你在干什么呀?”他朝我傻傻地笑笑,說:“這些人真不懂事,把蛋糕紙亂扔在地上!”說完,便把幾張撿到的蛋糕紙扔進了垃圾桶。瞧,多可愛的孩子,怎么我以前沒發現呢?于是,我便在集體面前表揚杰杰講衛生、懂事,杰杰顯得特別開心,臉上蕩漾著快樂的笑容。從那以后,我就盡量找機會與杰杰接觸,有時也會交給他一些小任務,給他鍛煉,并讓他感到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他,樹立他的信心,慢慢地他進步了,還能試著主動與老師、同伴交流了……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爛漫的,只是他們的個性不同,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的關愛。我們老師何必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呢?為何總把掌聲、表揚給那些聽話聰明的孩子呢?其實,那些調皮、能力差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指引,他們同樣需要老師的愛。所以,不要吝嗇一句表揚的話,也許那將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關注班里的特殊幼兒:

記得剛入園報名時,趙澤英的媽媽就說“我家孩子不知什么原因,直到今天還不會說簡單的話,不會自己吃飯,希望老師多多照顧。”聽著媽媽近乎懇求的自責的話語,作為人母的我非常的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于是我在開學的幾天里仔細觀察著這位特殊的孩子,結果發現他不但不會說話,而且動作發展嚴重障礙,沒有一絲規則的意識,只會在有需求時發出叫聲。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傾注一份愛心,對他多幾倍的照顧,如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師的身邊,吃飯時先讓他自己吃,實在不行老師喂飽他,睡覺時先安排他入睡,入廁時關注他是否小完了,游戲時關注他在哪里,戶外活動中常和他玩,逗他開心。慢慢的孩子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家長也逐漸放心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總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時時關注身邊的

每個孩子,發現每個孩子,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忠旨,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的每一天都得到發展。

關注身邊的每個孩子

篇2:關注幼兒成長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關注幼兒的成長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古城學校柳春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以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孩子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教師能俯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作為幼兒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才能更好的伴隨幼兒共同成長。

讓幼兒學會傾聽的同時,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講述,無論他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都不要打斷她,更不要急于給孩子肯定和否定,因為孩子想象和現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認為孩子說的話有些事謊話,我們要在傾聽的同時多鼓勵孩子想說,敢說,愿意說,才能培養孩子更好的培養幼兒傾聽與表達的能力。

傾聽是人類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過傾聽來了解這個世界,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的,幼兒喜歡表達,是因為他學會了傾聽,通過傾聽知道自己想表達什么,怎樣去表達,表達后很想得到老師及家人的鼓勵和表揚,所以,幼兒是在傾聽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沒有學會傾聽的幼兒;哪個教師里不會傾聽的幼兒就一定又不會傾聽的老師。要想讓幼兒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懂得傾聽幼兒。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游戲,做他們的好朋友。

幼兒學會傾聽家長也起著很重要的因素,首先,有趣傾聽的習慣,這表現為對別人的語音或談話的內容感興趣,對和別人交談感興趣,并且在雙方交談時對對方的講話感興趣,對爸爸、媽媽和老師講的故事感興趣,對兒童電視節目感興趣,對外語或其他的方言感興趣。當您的孩子能夠安靜、全神貫注地傾聽一段談話、一個故事和一個電視節目中的對話的時候,您的孩子就養成了有趣傾聽的習慣。

其次,耐心傾聽的習慣,傾聽別人的談話需要耐心,需要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要求孩子能夠做到自我控制。然而,幼小的孩子一般不喜歡成人之間的談話,因此父母不要苛求孩子安安靜靜地傾聽成人們的談話內容。要想養成孩子耐心傾聽的習慣,父母應該在與孩子交談的時候,逐步加以引導。如要求孩子復述一個爸爸、媽媽講給他(她)的故事,這樣孩子首先必須耐心地傾聽。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父母應該要求他們做到不打斷別人的講話,這也是做到耐心傾聽的一個方面。有效傾聽的習慣在聽的時候,年幼的孩子往往注意那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對于他們不感興趣的內容,即使非常重要,他們也不能記住。這就提醒父母有效傾聽的習慣是需要有意識地培養的。有效的傾聽包含掌握有效的傾聽方法,在聽的過程中隨時對交談的內容進行思考、理解、比較、辨別。只有做到有效地傾聽,孩子才能領會語言背后隱含的深層含義,才能聽出弦外之音,才能記住別人談話的重要內容。

最后,積極傾聽的習慣,這是在態度方面的要求,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要求能夠積極投入、全神貫注的傾聽。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培養他們積極傾聽的習慣,要求他們在傾聽的時候積極思考,隨時帶著一定的目的、任務去傾聽,隨時準備發現對方談話中的錯誤之處,隨時采取策略記住談話中的關鍵內容。

讓幼兒學會做個文明的聽眾,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講述故事或觀看表演,使幼兒知道別人講述時不隨便插嘴,要做個禮貌的孩子;將傾聽習慣滲透到游戲中,使孩子們在游戲中形成穩定的自覺性行為;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促而成的,它是一個慢慢培養、模仿、強化的過程,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做有心人,把握教育活動中的時機,不斷培養、強化傾聽習慣的形成,做孩子的好朋友,每天與孩子親切交流,培養師生間親密的情感,讓幼兒感受老師慈母般的關愛,消除幼兒對老師的陌生感;組織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每當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他們送去一句鼓勵的話語,投去一束贊許的目光等方面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所以,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訓練和教育,為孩子今后的成長學習奠定基礎。

篇3: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孩子關注他們心靈成長

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孩子關注他們的心靈成長

通榆鎮中心小學

戴春紅

摘要:現在的老師總感覺學生越來越難教了,不光是要注重他們的學業,更要關注他們的心靈成長。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對學生多觀察與傾聽,做到寬容待人,和諧相處,對他們多贊許少批評,并且樹立榜樣,多做縱向比較。

關鍵詞:差異寬容榜樣

學生是音符,教師是演奏家,奏響五線譜上的每一個音符,是教師的職責,無論它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處在何處,但它終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們所面對的孩子,他們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愛學習,而更多的是討厭學習:上課不聽講,還攪得一圈的同學不得安寧;作業怎么也不能完成;課間經常胡鬧,沒有遵守紀律的時候;即使你說得再意味深長,仍然無濟于事……問題總是多得讓老師頭疼,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無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可以竭盡所能,帶著一份謹慎和責任,愛心與耐心走進每一個孩子,去奏響屬于每一個孩子自己所獨有的那一個旋律。

一、觀察與傾聽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老師首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所特有的特點,去傾聽他們的聲音,然后走進他們,給他們以機會釋放自己。

在班里剛見到王某時,我被他的外表震了一下,只要是能看到的皮膚上都是厚厚的一層灰,大冬天的身上穿一件單薄的不合身的外套,走進時,能聞到身上發出的異味。上課時要么眼睛空洞,要么攪得周圍的同學不得安身,第一次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