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有效組織音樂游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音樂游戲
一、活動背景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經常讓幼兒接觸適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音樂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游戲之一,在音樂游戲中,幼兒聽聽、唱唱、跳跳、玩玩,增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增進幼兒唱歌的技能,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辨別能力和感受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發展,并且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愉快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音樂游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那么,教師如何有效組織音樂游戲呢?這是我們本次研討活動需要一起探討、解決的問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摩現場教學、交流,提高教師的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分組、互動式的現場研討形式,進一步加強對音樂游戲的認知,知道教師在音樂游戲中的位置及組織方法,能有效處理觀察信息,避免盲目指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通過活動規范幼兒園年級組教研活動,提高年級組教研活動質量。
三、活動準備
(一)前期準備
1、安排一個星期時間進行音樂游戲現場教學活動的觀摩。
2、對現場教學活動進行拍攝,并選擇其中一個音樂活動,以備研討時用。
3、提前通知,要求每位教師圍繞“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音樂游戲”這一主題進行思考,查詢相關資料。
(二)現場準備
1、記錄紙若干張、記號筆
2、錄像、多媒體器材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研討主題
1、主持人:一個星期以來,大家通過對音樂游戲的現場教學活動的觀摩,進一步加強對音樂游戲的認知,但是,也通過這次的觀摩活動,發現大家對于什么是音樂游戲?怎樣有效的組織音樂游戲以及如何評價音樂游戲都有一定的困惑,今天,在這里,我們通過小班的音樂游戲《兔子和狐貍》這個活動進行探討。
2、分組:以年級段為單位分成托小班、中班、大班三組
3、組內分工:召集人、記錄員、匯報員
(二)集體觀看視頻、分組討論
主持人:葉老師在組織這個音樂游戲時,她是怎樣開展的?通過哪些形式讓孩子投入到音樂游戲中?觀看好后,大家分組進行研討,可以從音樂與游戲的把握、游戲的層次性、問題設計與教師引導的有效性這幾方面進行。
(三)現場討論
1、主持人:我們先研討“音樂游戲中音樂與游戲的把握”。
①師:音樂游戲教學中音樂與游戲都是很重要的,在《兔子和狐貍》這個活動中,教師能夠將音樂分段來讓幼兒感受和做游戲,但是對于音樂的處理,比如清晰度、連接都是不太連貫。
②主持人小結:音樂游戲的特點是音樂性和游戲性,所以音樂游戲與音樂活動的區別就是整個活動都是在音樂伴隨下進行的游戲,幼兒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跳躍、節奏的變化等等。因此,大家在組織音樂游戲時注意這一點。《兔子和狐貍》這個活動在音樂和游戲的度上把握的較好,就是教師在三段音樂的切換時可以更流暢、連貫些就更好了。
2、主持人:接下來我們研討一下“游戲的層次性”。
①師:音樂游戲的層次性應該結合活動目標,體現在每段音樂的播放和幼兒的游戲是不是有一個層次性的遞增的過程。在《兔子與狐貍》的活動中,教師按照兔子的音樂、狐貍的音樂、歡聚的音樂分段播放,并在播放一段音樂再進行游戲,從只有兔子,再加入狐貍,進行躲藏,最后狐貍走后小兔們快樂的跳舞,這是一個有層次性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音樂與游戲結合的過程中,教師的話語過多,教師在讓幼兒懂得聽音樂進行游戲后能夠放手讓幼兒自己根據音樂的變化進行自主游戲的話,游戲的效果會更好。
②主持人小結:音樂游戲的層次性體現在活動目標的層次性,也體現在在設計游戲情節時呈現的遞進性。對于小班的孩子,樂曲的選擇很重要,快慢、輕重的變化都要明顯。每次游戲都要比前一次有所提高,這樣不同的游戲方法和慢慢能力的提高,更能激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3、主持人:最后我們來進行“問題設計與教師引導的有效性”的研討。
①師:在《兔子和狐貍》的音樂游戲中,教師在問題的提出是指向性不夠,比如聽第一段音樂后,問幼兒:“這是什么音樂?”這個提問范圍很廣而且不具爭對性。如果換成:“聽到這段音樂,你們覺得是什么小動物出來了?”這樣的話幼兒回答的思路會更明確。
②師:在進行游戲時,當音樂切換到狐貍出來時,教師的引導話語顯得太多,就感覺羅嗦了,失去引導的有效性,變成教幼兒怎么去做,而不能讓幼兒自主的根據音樂的變化參與游戲。
③主持人小結:在音樂游戲中,教師德提問及對游戲時的引導都很重要。幼兒首先要會聽懂音樂,教師的提問一定要能抓住教學關鍵,能夠引起幼兒的有效思考并做出反應。音樂游戲是音樂和游戲相互結合的活動,所以在活動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引導游戲的作用,教師的語言指導只是作為一種輔助,讓幼兒自己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樂的變化,引導自己參與游戲,而不是教師不停的用語言去告訴接下來該做什么,這樣就是去了音樂游戲中音樂的作用,那就不能稱之為音樂游戲了。
四、活動小結
主持人:本次通過現場觀摩、視頻觀看,分組互動式的研討,讓我們對于音樂游戲的組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音樂游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太開展,主要是我們對于音樂游戲的了解不夠,怎樣有效的組織音樂游戲不明確,所以通過本次在三個問題上的研討,可以給大家以后進行音樂游戲時有所幫助。當然除了這些,我們在組織音樂游戲時,還要考慮到目標的制定、游戲情景的創設、音樂的選擇及剪輯等要素,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音樂游戲中能夠的到提高。
案例反思與調整
1、音樂游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開展的不多,甚至沒有,一般都是音樂活動中結合一些游戲,老師們對怎樣開展音樂游戲不知道。所以在這次的研討中,主要的目的是讓老師知道什么是音樂游戲?怎么組織?我通過現場觀摩及觀看視頻的方式讓教師了解。但是,老師們在觀看時,由于本身對于音樂游戲的概念不清,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音樂游戲,所以在觀看視頻前提出三個問題,這樣在觀看視頻時能夠有針對性的去看,而不是盲目的,無目的的看。顯然,這樣帶著問題看得效果不錯,老師們能夠就問題發表看法。
2、僅僅是一次的研討活動并不能夠讓教師完全的掌握音樂游戲的教學方法,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觀察,多反思。可延續開展“音樂游戲中教師的有效觀察和指導”教研活動,通過教師在教學中的觀察、指導,探討音樂游戲的有效性。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游戲引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游戲引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游戲具有其它學科不可企及的優勢,它變枯燥的知識傳授和抽象的音樂符號為富有情緒的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既符合音樂藝術的運動特性,怎樣用游戲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音樂的樂趣,又滿足兒童好動好玩的特征,并充分體現了愉快教學。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如在教唱一年級歌曲《火車開啦》這一課時,我設計的音樂游戲教學如下:一開始上課就導入: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來一次愉快的音樂之旅,這次的旅行,我們將乘坐幸福號火車,你們想去哪呢?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提高了爭先恐后地說:北京、上海、大草原、新疆……你們想去的地方真多呀。路途這么遠的路程,我們要上山坡、過大橋、鉆山洞。讓我們開動小腦筋,表現出來吧!放《火車開啦》的音樂感受歌曲情緒自由編創動作。我來充當火車頭的角色,為“上山坡、過大橋、鉆山洞”等情節編創動作。結合這首歌曲,創設情境,先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玩,給她們一個示范作用,不然學生肯定會亂套,然后給她們分配好不同的角色,如:火車司機、乘務員、乘客、山洞等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來,再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游戲創編,在這一過程中,又強化了歌曲的學習,又鞏固了節奏,又讓學生玩的非常的盡興,可謂是一舉三得。這樣充分地利用音樂游戲,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充滿愉悅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火車頭,大草原,乘務員,音樂,北京
篇3:音樂游戲設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音樂游戲設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音樂游戲的最大特點就是“音樂性”,因為音樂游戲就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用游戲、活動的方式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音樂游戲教學必須以音樂為主線,通過充滿情感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主業打動學生。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系,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來,方法要比較自由、靈活、豐富多彩,使兒童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自覺自愿地、快樂地、投入于活動之中,在聽聽、唱唱、跳跳、玩玩、動動、敲敲打打的過程中直接地、親身地體驗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并獲得了相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所以,音樂游戲除了具有“音樂性”這一主要特點外,還應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創造性等游戲的共同特點。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主張,兒童音樂教育應該從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音樂。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了一種情景,當學生進入到游戲中的情節時,他們也就融入到音樂中。因此音樂游戲教學中,必須要注重音樂知識,學生的能力培養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另外,在運用游戲時除了向學生說明游戲的規則和注意事項外,還要求兒童必須遵守規則,服從教師的指揮,掌握游戲的步驟和方法,如有歌曲的游戲一定要認真唱好歌曲等。根據兒童喜歡游戲的這一點,在教學時把一些枯燥乏味的音樂知識用游戲進行滲透教學來貫穿于教學中,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如我在教學生認識音符一課時,我先用課件出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接著用語言進行描述:全音符是爺爺走路、二分音符是嚴肅、頂天立地的爸爸、四分音符是婉柔可親的媽媽、八分音符活潑可愛的小學生;然后讓學生分角色來扮演學生一看一聽一演,興趣盎然,參與性極高,他們一邊說、一邊唱、一邊演,很快地掌握了本課的學習知識點。放學了,小明的爺爺來接小明了,學生們就情不自禁地在一旁拍打”X---”起來,還邊拍邊念:“走-啊、走-啊、、、、、”小蘭的爸爸來了,學生們馬上語調一轉,拍起“X-X-”,邊拍邊講:“走-走-”咦!小華的媽媽向小華走來了,他媽媽可是個警察,走起路來特精神,學生們可精神了,用力地拍起“**”,邊拍邊講:“走、走、走、走”大家看!小明他們向自己的爺爺、爸爸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跑過去。學生興奮地接著拍打:“****”邊拍邊念:“跑跑跑跑跑跑跑跑,”這樣,在老師精心創設的音樂游戲中,學生通過在“玩中學、樂中學的課堂學習,不但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獲得并掌握了音樂的知識還在生活中學以致用呢。
創造性,教育家,趣味性,音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