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教學反思
小班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的背景:
小班的孩子很喜歡跑跑跳跳,但動作還不夠協調,很容易摔跤。為了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我設計了一節戶外活動《愛跳的大皮球》。因為球對幼兒來說有著濃厚的興趣,只要抓住幼兒的興趣,就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發展。這次活動設計是借助皮球的彈性以及幫助大皮球通過迷宮路去找紅、黃、藍三個好朋友的情境,讓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并讓幼兒通過游戲,根據活動內容進行探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游戲的快樂,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得到鍛煉和發展,學到新的玩法。
案例描述:
在一次晨間活動時,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跳呼啦圈的游戲,王妙可小朋友手中抱著球參與到跳呼啦圈的游戲,邊跳邊說:“老師你看,我和皮球一起跳起來了。”其他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也紛紛得抱著球跳起來,到晨間活動結束時,小朋友還“斗志昂揚”,嚷著還要玩............
十一月份正好要上體育公開課,所以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生成了一節戶外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這堂課我借助皮球彈跳的特性,讓小朋友學著皮球跳,跳過用呼啦圈鋪成的迷宮路和高度不一樣的障礙物,并利用情境大皮球找紅球、黃球、藍球三個好朋友的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讓小朋友掌握雙腳行進跳和跳過障礙物的動作技能,學習認識三原色,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和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探索欲望,所以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我通過不斷增加活動難度來挖掘幼兒的潛力。例如:在迷宮路中投放許多的箭頭,讓小朋友自己按箭頭提示去探索、思考下一步該往哪里跳才能跳出迷宮,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在跳過障礙時,不斷增加障礙物的高度,引導幼兒挑戰自我極限,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活動分析:
體育游戲不單單是對動作技能的訓練和培養,還能幫助幼兒樹立、引導正確的運動觀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
在游戲中,教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進步。在活動中,對理解能力不是很強的幼兒,教師可以適宜的用語言去引導他們,幫他們理清頭緒,分析問題。當發現幼兒有膽怯行為出現時,應該鼓勵、支持他們要勇敢的面對困難。
教學反思:
針對本次活動中出現的現象,我想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以便及時地總結教育經驗,更好地開展主題探究活動。
一、活動選材方面: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以游戲為生命,多游戲,多快樂”。本活動正是以游戲貫穿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同時,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因而活動中提出了一定的規則要求。此外,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由過去發展基本動作,增強體質的單一價值觀逐步轉向以健身為主,全面育人價值觀。因此,我希望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要掌握跳的動作技能,而且還能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目標方面: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中的目標和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制定了符合本班幼兒的目標,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目標定位正符合幼兒的發展能力。
三、活動效果方面:緊圍繞活動目標,我將幼兒幫助大皮球尋找好朋友這么一個情境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中。層次十分清晰,一環扣一環。由于我把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所以幼兒特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很高。所以說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動力,最好的老師,它能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愿望,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教育手段和應對策略方面,這也是我的不足之處,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他們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幼兒游戲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的介入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幫助和指導,才能保持幼兒游戲的更大興趣和持久。課后,經過認真的思考,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1、小班孩子由于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經常會因為不理解意思而不遵守規則,這時教師要及時介入,給予指導。
2、幼兒不專注且在各個游戲中轉換,或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也要及時介入,進行指導。
3、在運動中幼兒達不到一定技能難度,無所適從時教師可以介入。
4、當幼兒游戲中出現攻擊或危險行為時,我們要及時介入。
以上幾種情況下老師巧妙地介入,既能體現孩子的主體性又能體現老師的指導。
附教案: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愛跳的大皮球
執教:
設計意圖:小班的孩子很喜歡跑跑跳跳,但動作還不協調,很容易摔跤。為了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我設計了一節戶外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想通過本次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鍛煉和發展,讓每個孩子學習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行進跳,并學習雙腳向上跳過障礙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顏色對應,并能根據顏色進行分類游戲。
3、激發幼兒積極勇敢地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練習雙腳行進跳的動作技能,并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初步感知顏色的對應。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學習雙腳并攏向上跳的動作技能。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小星星》和《寶寶熱身操》、紅黃藍顏色皮球圖片各三個、紅黃藍色的海洋球若干個、草莓、蘋果、香蕉圖片各一個、一個帶哭臉的皮球。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聽音樂“火車開了”跑進場。
--教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來,我們開著火車一起去玩游戲。
2、根據音樂《寶寶熱身操》進行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以情境“找朋友”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的興趣,并介紹活動場地。
--教師: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皮球)它怎么啦?(哭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哭嗎?因為它想自己的好朋友紅球、黃球和藍球了。你們能幫助它嗎?(能)
2、教師帶領幼兒延著箭頭來到活動場地并介紹:小朋友,要到達紅球、黃球和藍球的家,得經過一條像迷宮一樣的路。哦,你們看,有三條路,一條草莓路,一條香蕉路,一條蘋果路,它們都能到達好朋友的家,你們可以自己選擇路。現在我們該怎么過去呢?
3、幼兒自由探索尋找到達好朋友家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邊示范邊總結玩法:首先我們要雙腳并攏,膝蓋稍彎曲,然后向前跳,跳過障礙物也是要雙腳并攏,膝蓋稍彎曲,然后雙腳并攏向上跳,最后原路返回排隊。
5、游戲:幫小皮球找朋友。
--教師進行示范并提出要求:讓所有的小朋友自由選擇香蕉組、蘋果組、草莓組,然后讓他們分別都站在相對應的起始點上,再雙腳并攏向前跳過每個呼啦圈,然后再雙腳并攏向上跳過障礙物,最后隨手從地上的筐里拿起一個海洋球并放進與它們顏色相對應的筐子里,并迅速的返回到起點繼續游戲。并告訴幼兒注意在游戲的過程中,避免與他人發生碰撞。
--教師請能力強的幾個幼兒進行示范。
--幼兒開始游戲,教師適宜的指導。
5、小結:小朋友剛才表現的都很勇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幫小皮球找對朋友沒有,不對的及時糾正。游戲可以反復玩2--3次(這時香蕉組、草果組、草莓組可以調換路線,而且可以增加障礙物的高度與此來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三、放松活動。
幼兒聽音樂做放松之后離開操場,回到教室。
篇2:小小銀球亮風采幼兒園小班體育鍛煉教學
小小銀球亮風采幼兒園小班體育鍛煉教學
【摘要】:
小班幼兒基本動作整體水平較低,但他們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而我園的課題特色乒乓運動是集走、跑、跳、平衡等能力為一體的全身運動。因此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學期初我組將“玩球”作為探究重點,旨在在過程中做到既符合幼兒的天性,又促進幼兒的體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關鍵詞】:小班、乒乓、游戲
小班幼兒基本動作整體水平較低,但他們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而我園的課題特色乒乓運動是集走、跑、跳、平衡等能力為一體的全身運動。因此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學期初我組結合課題《以游戲化的形式開展乒乓活動,促進幼兒運動技能的發展》,將“玩球”作為探究重點,旨在在過程中做到既符合幼兒的天性,又促進幼兒的體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現將本學期小班課題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設良好的乒乓物質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意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1、創建乒乓專用活動室,激發幼兒喜愛乒乓的興趣。
結合園內活動室的評比,我組在學期初進行了乒乓專用活動室的創建。針對小班幼兒的興趣特點和動作發展,將情境游戲融入各類乒乓游戲材料中,如:“勇敢的小雞”,將野獸道具箱放在活動室的中間,寬敞的空間利于幼兒進行乒乓球的投擲動作,為了不讓球亂跑,我們將紙板裝扮成草叢圈在場地周圍,有效的圍住了球寶寶。通過游戲,既提高了幼兒的投擲動作,又通過撿球發展了他們走、跑的能力。“運珍珠”游戲通過用勺子舀球從起點運到終點,并放入“小球咕嚕嚕”游戲材料中,通過球滾動的特性讓幼兒觀察球寶寶從上滾動到地面的過程,既鍛煉了手部小肌肉及舀東西的能力,又提升了他們的手眼腳的協調能力。專用活動室的游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調動了他們主動活動的欲望,激發了他們喜愛乒乓的興趣。
2、創建豐富的班級乒乓元素,促幼兒對乒乓游戲的喜愛。
⑴特色乒乓主題環境,感受乒乓之美。
照顧到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的焦慮心情,我組教師將乒乓元素融入在自己班級環境中,都無不彰顯出濃郁的乒乓園本特色,如小(5)班將紙板制作的乒乓板和心情花朵之間的默契攜手,讓他們直觀的認識了乒乓板和乒乓球的特征;小(6)班的乒乓主題墻,向大家介紹了乒乓奧運冠軍;小(3)班將幼兒乒乓游戲時的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墻面上,讓家長朋友也感受到了孩子對乒乓的喜愛……置身在乒乓環境的海洋中,幼兒無不感受到了乒乓的活力,體現了乒乓的元素,這樣的環境,有助于激發幼兒參與乒乓活動的興趣,提高對乒乓這項國球運動的喜愛和認識。
⑵特色乒乓區域游戲,互享快樂時光。
各班結合子課題精神及小班幼兒的興趣特點,開設了材料豐富、游戲多樣的乒乓區角,里面投放了乒乓球,以及各種輔助材料,如小(2)班的“賣雞蛋”(勺子舀球)、小(1)班的“蓮花轉轉轉”、小(4)班的“運雞蛋”(乒乓板托球)……。在這里,孩子們不僅可以親近乒乓,也從乒乓游戲中習得本領,通過摸一摸、扔一扔、滾一滾等動作感知乒乓的多變性和趣味性,激發了他們喜愛乒乓運動的熱情。
篇3:小班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教學反思
小班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的背景:
小班的孩子很喜歡跑跑跳跳,但動作還不夠協調,很容易摔跤。為了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我設計了一節戶外活動《愛跳的大皮球》。因為球對幼兒來說有著濃厚的興趣,只要抓住幼兒的興趣,就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發展。這次活動設計是借助皮球的彈性以及幫助大皮球通過迷宮路去找紅、黃、藍三個好朋友的情境,讓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并讓幼兒通過游戲,根據活動內容進行探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游戲的快樂,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得到鍛煉和發展,學到新的玩法。
案例描述:
在一次晨間活動時,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跳呼啦圈的游戲,王妙可小朋友手中抱著球參與到跳呼啦圈的游戲,邊跳邊說:“老師你看,我和皮球一起跳起來了。”其他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也紛紛得抱著球跳起來,到晨間活動結束時,小朋友還“斗志昂揚”,嚷著還要玩............
十一月份正好要上體育公開課,所以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生成了一節戶外體育活動《愛跳的大皮球》。這堂課我借助皮球彈跳的特性,讓小朋友學著皮球跳,跳過用呼啦圈鋪成的迷宮路和高度不一樣的障礙物,并利用情境大皮球找紅球、黃球、藍球三個好朋友的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讓小朋友掌握雙腳行進跳和跳過障礙物的動作技能,學習認識三原色,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和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探索欲望,所以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我通過不斷增加活動難度來挖掘幼兒的潛力。例如:在迷宮路中投放許多的箭頭,讓小朋友自己按箭頭提示去探索、思考下一步該往哪里跳才能跳出迷宮,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在跳過障礙時,不斷增加障礙物的高度,引導幼兒挑戰自我極限,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活動分析:
體育游戲不單單是對動作技能的訓練和培養,還能幫助幼兒樹立、引導正確的運動觀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
在游戲中,教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進步。在活動中,對理解能力不是很強的幼兒,教師可以適宜的用語言去引導他們,幫他們理清頭緒,分析問題。當發現幼兒有膽怯行為出現時,應該鼓勵、支持他們要勇敢的面對困難。
教學反思:
針對本次活動中出現的現象,我想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以便及時地總結教育經驗,更好地開展主題探究活動。
一、活動選材方面: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以游戲為生命,多游戲,多快樂”。本活動正是以游戲貫穿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同時,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因而活動中提出了一定的規則要求。此外,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由過去發展基本動作,增強體質的單一價值觀逐步轉向以健身為主,全面育人價值觀。因此,我希望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要掌握跳的動作技能,而且還能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目標方面: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中的目標和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制定了符合本班幼兒的目標,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目標定位正符合幼兒的發展能力。
三、活動效果方面:緊圍繞活動目標,我將幼兒幫助大皮球尋找好朋友這么一個情境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中。層次十分清晰,一環扣一環。由于我把游戲貫穿與整個活動,所以幼兒特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很高。所以說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動力,最好的老師,它能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愿望,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教育手段和應對策略方面,這也是我的不足之處,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他們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幼兒游戲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的介入給幼兒提供適宜的幫助和指導,才能保持幼兒游戲的更大興趣和持久。課后,經過認真的思考,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1、小班孩子由于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經常會因為不理解意思而不遵守規則,這時教師要及時介入,給予指導。
2、幼兒不專注且在各個游戲中轉換,或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也要及時介入,進行指導。
3、在運動中幼兒達不到一定技能難度,無所適從時教師可以介入。
4、當幼兒游戲中出現攻擊或危險行為時,我們要及時介入。
以上幾種情況下老師巧妙地介入,既能體現孩子的主體性又能體現老師的指導。
附教案: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愛跳的大皮球
執教:
設計意圖:小班的孩子很喜歡跑跑跳跳,但動作還不協調,很容易摔跤。為了鍛煉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我設計了一節戶外活動《愛跳的大皮球》。想通過本次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鍛煉和發展,讓每個孩子學習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行進跳,并學習雙腳向上跳過障礙物的動作。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顏色對應,并能根據顏色進行分類游戲。
3、激發幼兒積極勇敢地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練習雙腳行進跳的動作技能,并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初步感知顏色的對應。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學習雙腳并攏向上跳的動作技能。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小星星》和《寶寶熱身操》、紅黃藍顏色皮球圖片各三個、紅黃藍色的海洋球若干個、草莓、蘋果、香蕉圖片各一個、一個帶哭臉的皮球。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聽音樂“火車開了”跑進場。
--教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來,我們開著火車一起去玩游戲。
2、根據音樂《寶寶熱身操》進行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以情境“找朋友”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的興趣,并介紹活動場地。
--教師: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皮球)它怎么啦?(哭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哭嗎?因為它想自己的好朋友紅球、黃球和藍球了。你們能幫助它嗎?(能)
2、教師帶領幼兒延著箭頭來到活動場地并介紹:小朋友,要到達紅球、黃球和藍球的家,得經過一條像迷宮一樣的路。哦,你們看,有三條路,一條草莓路,一條香蕉路,一條蘋果路,它們都能到達好朋友的家,你們可以自己選擇路。現在我們該怎么過去呢?
3、幼兒自由探索尋找到達好朋友家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邊示范邊總結玩法:首先我們要雙腳并攏,膝蓋稍彎曲,然后向前跳,跳過障礙物也是要雙腳并攏,膝蓋稍彎曲,然后雙腳并攏向上跳,最后原路返回排隊。
5、游戲:幫小皮球找朋友。
--教師進行示范并提出要求:讓所有的小朋友自由選擇香蕉組、蘋果組、草莓組,然后讓他們分別都站在相對應的起始點上,再雙腳并攏向前跳過每個呼啦圈,然后再雙腳并攏向上跳過障礙物,最后隨手從地上的筐里拿起一個海洋球并放進與它們顏色相對應的筐子里,并迅速的返回到起點繼續游戲。并告訴幼兒注意在游戲的過程中,避免與他人發生碰撞。
--教師請能力強的幾個幼兒進行示范。
--幼兒開始游戲,教師適宜的指導。
5、小結:小朋友剛才表現的都很勇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幫小皮球找對朋友沒有,不對的及時糾正。游戲可以反復玩2--3次(這時香蕉組、草果組、草莓組可以調換路線,而且可以增加障礙物的高度與此來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
三、放松活動。
幼兒聽音樂做放松之后離開操場,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