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乘分數數學教學札記
“一個數乘分數”數學教學札記
掌握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算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地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在解決第一個紅點問題的第一部分時,先讓學生分析本題的數量關系,即已知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求工作總量,讓學生根據這個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即×2,×,×。
先讓學生說出×2表示的意義,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地得出表示的2倍是多少。再讓學生觀察和和2的區別,讓學生發現2比1大,所以表示的2倍,而和都比1小,不夠1倍了,就不能說成一個數的幾倍了,應該說成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讓學生說出×表示的是的是多少,而×表示的是多少,這時老師又出示6×,讓學生說出這個算式的意義,再出示1.6×表示的意義,從而讓學生總結歸納出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在解決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時,因為計算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很容易記住,但是計算方法是怎么來的,學生很難理解。為了突破理解分數乘分數計算的算理,在教學時,我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首先用圖示表示出米,然后表示出的,讓學生仔細觀察把整個的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份(2×4)份,每份占整個長方形的,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根據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得出。同理,×=×2=從而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即: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的乘積作分子,分母的乘積作分母。在讓學生獨立完成綠點問題后,讓學生理解在計算整數乘分數時可以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數,小數乘分數,可以把小數化成分數,這樣都可以轉化成分數乘分數,都能運用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統一出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即: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的乘積作分子,分母的乘積作分母。
課后反思:因為這節課是一節好學難教的一課,因為學生在學習中會計算一個數乘分數就行了,方法很簡單也很好記。但是,在教學本課的時候,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算理是難點,聽了很多節課了,把本課的計算算理講明白的為數太少了。雖然,課本上也沒有計算算理的過程,但是教過老教材的老師都知道計算方法由算理得出來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
而課本上是先得出計算結果,再觀察因數的分子、分母和積的分子、分母的關系,再進行驗證得出的計算方法。但是,我還是認為老教材的教學思路比較好,能訓練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愛思考的好習慣。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通過圖示,讓學生充分理解分數乘分數計算的算理。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篇2:數學教學心得:教育札記
數學教學心得:教育札記
一、是新枝不是稗草
班級有個學生吳某,上學期因利用小靈通作弊被學校記過處分,他成績不好,喜歡整天惹事生非,甚至在同學間夸下海口手下擁有二十多號兄弟。針對這一學生,我知道光靠一天兩天的說服教育是肯定不行的,必須長期教育。要轉化他只有先轉化他的思想。開學第一天我讓他坐到講桌旁邊的黃金位置,當眾任命他做副班長。事實上當時我心里也捏了把汗,因為該學生一旦出了問題肯定會在整個班上造成嚴重后果。其他學生不單不會服他,更不會服我這個年輕的新班主任。每天我密切地關注他,發現一個學生只有無事可干的時候才會最容易出事。現在他不愛學習,但我必須找事給他做,從開學讓他協助我收學費,到大大小小班級事務的完成、檢查。我高興地發現他每一次都完成得不錯,有時還以身作則帶頭干活。逐漸班上的同學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變,他自信心也增強不少。思想帶動學習。單人單桌坐在講桌旁從客觀上使他比以前聽講多了。而某一天他卻主動找我,詢問為何他認真聽了講,成績起色不大。我首先表揚他的上進心,接著給他講述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當山發生崩塌時,人想活命就只能往山頂拼命跑才有生存的機會,否則必死無疑。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以前由于虧欠的知識太多所以進步不大,要想改變學習落后的狀況,贏得全班同學的更好的評價,唯有繼續努力。三天后的活動課上,我看到他放棄了打球的時間一個人到生物辦公室問問題的一幕。那一刻我感到他的轉化已成功了一半。連續三次雙周考,他在班級的名次沒有太大的進步,但每次總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第四次雙周考他由進班的64名進步到全班的49名,擠入全年級前800強。班會課上我對他在運動會上為班級作出的貢獻和成績上取得的巨大進步進行了表揚,并親自將鮮花別在他的胸前。那一刻他的眼睛濕潤了。我深有感觸:只要年輕的班主任利用自己親和力的優勢,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學生,一定會取得成效。
感想:
蘇霍姆林斯說過“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沒有一個學生是不想學好的。有時他們缺少的可能就是一點自控力二、“武俠小說”迷
班上另有一位姓夏的男同學,從小經歷了母親改嫁這一變故,性格古怪孤僻,加上上小學遭受一位女數學老師的當眾羞辱,變得特別憎恨數學老師。五門主科中,其他四門還馬馬虎虎,數學卻是一塌糊涂。上學期月考和模擬考中,數學試卷他甚至亂作一氣或一字不做。針對這一問題,我找了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況。知道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武俠小說,而且是不分時間地點、偷偷摸摸的看。如何將這位屢教不改,脾氣倔強的學生成功轉化呢?我決定大膽嘗試一下。我將他找來談話,很客觀的對他的成績和行為表現作了評價,直截了當地指出他看武俠小說這個壞毛病,不但影響自己的學習還影響班級其他同學。他聽了似乎有點無動于衷,但我很誠懇地說今后我將買小說送給他看時,他有點驚訝。我乘機提出了對他的要求:每月兩期的《古今傳奇》武俠小說我保證一期不拉地買好放在辦公室的抽屜里替他保存,但上學期間不能看,必須等放寒假帶回去看。武俠小說基本上都是長篇連載,一次性看個夠的暢快的確吸引了他。老師的武俠小說是作為禮物送給他的,相比自己掏錢買光榮的多,家長也不會橫加阻攔。如此一來他動心了,想想答應了我。事后我利用再次找他談話的機會給他看了放在我那兒的武俠小說,并鼓勵他把數學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數學老師的協助下,他的數學成績由不及格開始考到及格。兩個月后,他已經考到了全班第一名,數學成績133分。我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盡管這位學生在性格上的缺陷還沒有得到完全改變,但我相信只有通過長期的努力,耐心幫助他,就會使學生“親其情而信其道”,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感想:
西班牙有句格言:你要什么便給他什么,只要你付出相當的代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興趣和愛好,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做老師的就應該“以其乎其心”,借以引導,“借力使力”,同樣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學會感恩
在尊重學生的同時,我覺得年輕的教師同樣也要尊重家長。尊重家長就是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得一味地責怪家長如何不會教育子女,而是通過與家長的全面接觸了解實際情況。曾經班上有一位姓朱的學生家長來找我,說他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在家貪玩又不聽話,希望老師能配合家長共同教育學生。我在找了該學生談話后,卻發現該學生對他父母的意見比較大,認為他們脾氣暴躁,不懂得科學的教育方式,與他在電視和小說上看到的那些父母有很大的差距。聽后我問了他一些家庭情況,幫他分析了原因。他的父母都是來自農村,經過十年*x,自身文化水平不太高,他們為了自身生存、家庭、孩子,兩人都在打工。在忙碌了一天后,一無時間二無精力來和孩子進行長時間溝通交流。同時小說和電視上的一些東西雖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所以不能苛求家長。我甚至開玩笑地和他說,假如你父母感想: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學會感恩,教育學生用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一切,攜一腔激情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我覺得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