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教育智慧修煉有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教師教育智慧修煉有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2024-08-01 閱讀 1251

教師教育智慧修煉有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看中國好聲音品教師教育智慧修煉有感

《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以振興中國樂壇、培養未來巨星為己任,拒絕“毒舌”,杜絕“緋聞”,以真聲音、真音樂為唯一的宗旨,力爭讓四位明星導師找到值得培養的樂壇新人,為中國樂壇的發展提供一批懷揣夢想、具有天賦才華的音樂人,提供真音樂、真聲音!導師們背對著學員,完全靠的是音樂的本質--對聲音的處理和情感的把握!由此想到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同樣存在的個別現象:長得清秀的女孩子,外貌俊朗的男生,活潑可愛型的基本都是老師的寵兒,而那些外表長得丑陋,身體有殘缺,穿著、做事邋遢的孩子一度被老師們遺忘;甚至有個別學校老師關注那些官孩子,富孩子多于那些無任何背景,無經濟財力的孩子們!

暑期認真閱讀了《教師教育智慧的修煉》這本書,針對上面的現象,結合自己帶的幾屆學生,我想到一個問題:每一個孩子都存在著差異,教師如何因材施教?

一、首先是教師對因材施教的要求

上面提到的外表清秀、俊朗的孩子在學習上承蒙老師的厚愛,基本都能在平均水平,然而他們的本身所具有的學習潛力可能弱于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而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時的缺少對生活的自理,他們可能具有強大的學習智力,可能具有超常的動手能力,可能具有非凡的運動天賦!因此教師的“因材”,是要“因”每一個“材”,而不只是“因”典型、特殊之“材”,教師要研究每一個學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素質發展現狀,預測和設計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方向。關于“施教”就是要有針對性的教育,也就是既適應學生個體特點的教育,又適應班級群體共性特點的教育,因而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

二、其次是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

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包括個案研究的能力、專題教育的能力、課堂區別教學的能力、指導班級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其中專題教育的能力要求,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實際制定各種專題教育計劃,對學生專題教育主要有四大類:思想行為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學生能力教育和技能特長教育,現談談幾個身邊的案例:

我帶的第一個班是在陽光實驗學校,第一年當班主任,我班就評為校文明班級,本人就評為文明班主任,五星級班主任。其實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文章所說的因材施教。在思想行為方面,班上有個叫傅秦漢的學生,一直是原來班主任遺留下來的問題,該學生手腳不干凈,喜歡拿學生的東西,錢物失竊是常有的事情。一次,體育課,很多學生都下去了,而他留在教室說身體不舒服,我一看不行,特意留意了他,結果被我“人臟并獲”,我沒有惡意的批評他,把他叫到我的寢室,拋心置腹的跟他談,了解了他拿別人的東西已經成為了一種自我不能控制的行為,幫助他樹立改正缺點的信心。結合他母親(是成人中專的教師)的教育,到小學畢業,班上再也沒有一次東西丟失的事情發生。文化知識教育方面有個典型的孩子叫趙譜,是我第二屆學生,一年級進來行為處事非常邋遢,然而我發現他對數學學習上往往都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我的很多篇獲一等獎的案例還源自該學生的課堂精彩生成。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所做的就是以學習促他的行為。他喜歡學奧數,我教他,一星期給他三題,但是前提必須是桌子整干凈,如果有衣服穿的臟,書本亂放,不好意思,奧數題不給你提供!該生到二年級,基本生活能自理,到九年級畢業順利考入慈溪中學。學生能力和技能教育,最突出的就是三個學生,一個成績出色,同時又是油房全國冠軍,還有兩個確實不是學習的料,他們家長都找到我,我幫他們設計了未來,一個現在初中剛畢業,已經在網上做起了生意:車輛模型配件,還有一個已經到加拿大專攻體育特長!

三、最后就是教師因材施教的策略

主要是幾個方面:

1、了解學生特點,啟發誘導施教,

2、尊重學生差異,有的放矢施教,

3、揚長補短,分類分層施教。這里也不想細細展開。

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不僅要培養會學習的人才,更要培養會做人的人才,會創新的人才,期待我們的老師像中國好聲音一樣,發現中國的好未來,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培養更多的優秀的祖國接班人!

篇2:堅持因材施教巧用教育藝術

堅持因材施教,巧用教育藝術

清瀾中心小學語文林欣序號:45學分賬號:928056

因材施教是長期以來在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在我國,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先行者,他重視了解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有比較深的了解。例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華有外交之才。

孔子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了他們的特長。他的學生中,有的長于德行,有的長于言語,有的長于政事,有的長于文學。他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來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后來,宋朝的朱熹把孔子這種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概括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成語由此而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在他們的教育實踐中,都非常重視因材施教這一寶貴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會古通今,作為一名新老師,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我常常總結反思。我認為因材施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全面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教師要經常了解學生,既要掌握全班學生的一般特點,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體教學上,同時也要善于在集體教學中兼顧個別學生。

第二、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性格特點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應當針對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師對反應遲鈍的學生,要激勵他們積極進行思考,勇于回答問題和爭辯;對能力較強而態度馬虎的學生,要給他們一點難度較大的作業,并嚴格要求他們注意精益求精;對語言表述欠條理的學生,要多讓他們在課堂上做復述和發言,以克服其不足;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專心的學生,要多暗示、提醒、提問,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

第三、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看到在學生中確有一些才智出眾、能力過人的高才生,還有一些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我們要善于發現這些人才,對他們精心培植,為充分發展他們的各種才能提出高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不拘一格培養人才。不能僅僅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能力。

在我擔任四年級班主任期間,有一個調皮的男孩讓我印象深刻。在第一堂課上,他站起來大喊了一聲姐姐。我注意到了這個高高瘦瘦的男孩子。我以為這是個乖巧的男孩,但在后面的教學工作中,我慢慢了解到他上課愛說話、打架、開小差,考試常不及格。我和他的家長溝通過,他的母親對他似乎很是苦惱,訴說了這是一個十分調皮的孩子,性格倔強。誰也管不了。從他母親的口述中,我知道他有個成績十分優秀的妹妹,父母把希望都寄托的妹妹身上,認為他是個“沒救”的壞孩子。他常常為了引起我的注意與別人打架。為此,我甚是苦惱。后來,我把他調到講臺旁邊的一張空桌子。為的是上課更好的約束他的行為。從相處中得知他是個充滿想象的孩子,在一次想象作文的寫作課上,我聽著他天馬行空、充滿新意的想象時,對他豎起大拇指。看到他害羞的低下頭,我知道他會慢慢改變,變得更好。在班級舉辦的畫展比賽中,我看到了他畫的惟妙惟肖的孫悟空。我邀請他到教室后面的學習園地作畫。我們建立了一種姐弟一般的感情。在引導和鼓勵下,我發現他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我布置的作業,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他考了70分,也許和優等生相比他的成績不夠好。但對于他來說,是一次巨大的飛躍。實踐證明,經過教和學的雙方努力,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成長為有用之才。要教師善于發掘他們每個人身上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就一定會促進差生的轉化。

總之,因材施教是根據教育目的和教學過程的規律提出的,是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方法,優缺點,教育家,先行者,孔子

篇3:我在教育教學中因材施教

淺談我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因材施教”

鋪前東坡小學計算機林翠翠84號

本人任教鋪前東坡小學,主教畢業班的語文兼班主任。通過一年在教育教學上的學習積累,我感觸頗多。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學生素質、學習情況、個性都參差不齊,想要做到平衡教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材施教”是最好也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現代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但是,要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并沒有那么容易。那么怎樣才能在的平日教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呢?

我認為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點進行施教,于是我給學生分了三大類:后進生、優等生、中等生。如何施教?請看我慢慢道來。

其一、寬愛后進生

什么是后進生呢?后進生指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心理問題較多的學生,后進生常常因為學習較差,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陰影面積逐漸變大,出現種種心理問題,如:自卑、孤僻、抑郁等。

對于這類型的學生,應給予最大的寬容。不能因為他們是后進生就置之不理或歧視,要多關注他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能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用耐心、尊重、理解、鼓勵等引導他們正確面對自己,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也許我們無法幫助一個孩子提高成績,但是我們可以設法幫助一個孩子克服他自己的一些缺點,幫助他樹立人生的自信,讓他盡可能多學一點,少浪費一點時間。

其二,博愛中等生

中等生是一個班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群體,我們班35%的學生屬于中等生,他們成績中等,比后進生更易于塑造。他們經過努力既可以向優等生靠攏,但也可能在不經意間淪為差生。這類學生意志力不夠堅定,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肯定,因此,要多給中等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不斷鼓勵他們進步。當他們表現佳或取得小小進步時,我會給及時表揚給予肯定,說一句“真棒!”,“我就知道你可以。”“朗讀得真好聽!”等,點點滴滴,使其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與肯定。

同時,讓這些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服務于集體,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上進心,讓他們的閃光點盡可能的發光、發熱。

其三,嚴愛優等生

每個教師都喜歡優等生,他們成績優異,力爭上游,可塑性強。但這不代表他們就沒有缺點。許多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常犯一個錯誤,偏愛優等生,以偏概全,常忽略對優等生的品德教育。

優等生常出現的問題是:驕傲、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等。

一次課堂上學生問我最欣賞什么樣的學生,當時許多同學都爭著為我做答,他們的答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