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課堂的組織與調控教學心得
一年級課堂的組織與調控教學心得
怎樣才能使我們小學的課堂教學更有效呢?教師只有建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應的課堂教學組織調控策略,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每位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一、了解學生特點,認識課堂教學組織調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年級學生有這樣的特點:1、自制能力差:有時會發生一些與課堂教學毫不相干的動作語言;2、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教學中他們情緒不穩,焦慮,恐懼不安,東張西望......;3、難跟老師配合:表現在感知教材較籠統,不精確,難于長時間集中在某一知識點上,等等。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調控就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師必須注重采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適應課堂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把握原則分寸,增強課堂教學組織調控的預見性和針對性。
首先,課堂組織調控必須以教師的權威作為基礎。這里的教師權威指的并不是學生對教師的威嚴產生的懼怕心理,而是指作為一名教師,他必須得到學生的認可,也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才會從心理上認可老師的行為與語言。教育社會學家發現,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一般具有“向師性”的特點,即,一旦他們認可了一名老師,就很容易以教師的話為行動指南。
其次,要針對學生的心理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是教學的一大原則,在課堂組織中也同樣適用。比如,同樣是小學生,一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對新的教學內容的關注時間絕對不一樣,因此對一年級的學生不能長時間地講同一個內容,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切換,否則學生就會因厭煩而“暴動”,導致課堂紀律混亂。
再次,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這指的是要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他們個人的尊重和信賴結合起來,使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內在品質。課堂組織,很多程度上表現了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但是在嚴格要求基礎上要體現教師對學生個體的尊重。
三、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課堂教學組織調控的自覺性和實效性。
許多教低年段的老師都覺得課堂組織調控是個大難點。因為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坐在一起,就像一群快樂的“小鳥”在聚會一樣。我們必須根據科學的教學理念,把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作為自覺的思想方法,注重實效,使這群快樂的“小鳥”在我們的帶領下進行有條不紊地學習:
1、課前要讓“小鳥兒”穩下來
我們經常看到“小鳥兒”在課堂內或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或在展翅飛翔,或在編織美麗的白日夢......如何使這群快樂的“小鳥”立即投入到快樂的學習里去呢?是否是大吼一聲,罵聲迭起呢?不,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一定會使課堂氛圍出現鴉雀無聲的寂靜場面,但孩子的天性也被吼走、罵跑了,試問這樣的教育效果會好嗎?我認為應該因勢利導地穩住“小鳥兒”,用訓練反應的方法穩住“小鳥兒”,比如采用特殊的信號控制:
(1)老師說:“一、二、三。”學生馬上答:“坐好了。”
(2)老師說:“三、二、一。”學生回答:“安靜了。”
(3)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看誰坐得最端正?”“看誰的耳朵最靈?”
(4)課堂上適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受到感染......
其實穩住“小鳥兒”的方法很多,如還可以用猜謎語,玩游戲,講故事,語言激勵等方法,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方法都要注意實效性,關鍵在于穩住,千萬不要嚇住或罵住,也不能穩而不住。
2、課中要讓“小鳥兒”樂開來
在課中怎樣才能讓這群“小鳥兒”聽你講,樂學呢?首先要進行情緒和興趣的調動:孩子們天性好動,我們就應該有目的地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一個個有趣的游戲,讓“小鳥”們在一個個有趣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學知識,練技能,也就是在動中學,在學中動。如我在教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課時,設計了送信、摘蘋果、找朋友等游戲,讓“小鳥”們在游戲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帶有鼓勵性,如“小鳥”們答對了,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使“小鳥兒”聽你講、愛聽你的課。其次要進行“動手”、“動口”和“練習”前后過程的調控:如①教材中的“擺一擺”,要求學生用到學具,老師在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在課堂上,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把學具當“玩具”,分散學習精力,老師提出要求后,達到了教學目的就讓學生迅速收起學具,我采用的組織方式是“看誰最快”“誰最守紀”等鼓勵語言,來培養和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②教學過程中的“說一說”,有的學生回答的與問題相距太遠,或未聽清楚問題就回答,此時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組織教學,在說前可采用“看誰的話說得最完整”“看哪個小組討論的結果最接近答案”等教學要求,并及時表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③學生做作業時容易分散注意力,坐姿不正確,做完作業不及時檢查。因此,在做作業前可采用:“看誰坐姿正確,做題時細心認真,做完后還能檢查”等激勵語言提醒大家。第三要進行重難點教學過程的注意力提醒和調節:在教學知識重點,突出難點時,可采用“哪組最守紀”、“分組奪紅旗”“哪組能相互合作,積極參與”等語言來提醒學生進行有意注意。
3、課后要讓“小鳥兒”飛起來
課后教師又怎樣才能使這群“小鳥”們回歸活潑好動的本性呢?我認為,課后的作業要與課堂上的內容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課堂上的主要內容中精篩出最能啟發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知識,讓學生去練習、操作,做到既輕松,又能啟發學生思維。如我一年級《有趣的七巧板》一課后,我設計了一道作業,讓“小鳥”們回家后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故事等。“小鳥”們非常樂意,第二天展現了一幅幅天真美麗的圖案。
小學低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使用不當容易造成“課堂上熱熱鬧鬧,下課后什么也不知道”的現象。通過以上實踐,我認為低年級課堂教學組織調控要:
1、注重知、情、意的統一結合,把知識的傳授,教師感情的關注,以及學生的習慣的培養,意志的鍛煉融為一體,多以鼓勵為主,避免生硬訓斥批評,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應堅持多表揚,少批評。
2、把握適時,恰當,適度,不能主次不分,不能因為組織教學忽略了教學的目標要求,忽視了教學方法和講究教學藝術,組織課堂教學好比是一道可口菜肴中的佐料,既不能少,但也不能過多。
3、注意多樣化,趣味性,有機地交替進行,學生是有豐富感情的,要讓他們在愉悅的課堂中學習,注意師生間的感情交流,構成師生之間活躍的,互動的,飽滿的學習熱情。
4、保持師生之間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教師就注意在平時每一節課的教學之中培養與運用,形成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根據學生實際相間使用,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發現新的組織形式,方法和策略,使之常用常新。
總之,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組織調控是一門藝術,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組織調控形式,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橋梁,課堂上學生學習氣氛活躍,達到最優最佳效果。讓我們共同努力,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展示激情、個性和智慧的舞臺。
篇2:小學一年級親子活動方案
學校以組織親子活動為抓手,促進家校合作育人。在親子活動中,體驗、分享成長,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促進家校合作育人。一年級該如何組織親子活動呢?下面是OK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親子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篇1:一年級親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積極進取、勇敢堅強的優良品質,加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孩子之間、家長之間、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機會。發展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培養孩子與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難奪得勝利的精神,培養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親身體驗體育活動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20*年x月x日下午
三.活動對象:一年級全體學生和家長,特邀校級家委會成員
四.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五.活動內容
一)篇章一:童謠傳唱
1、從1班開始依次上臺表演。評比要求:服裝分、精神面貌分、整齊分、隊伍造型分、特色分。(可使用音樂、舞蹈動作等藝術表現形式)
2、家長全部在司令臺前觀看。
3、二到五年級家長智囊團進行評分。
二)篇章二:童心同樂
1、活動名稱:心
篇3:一年級春游活動方案
圍繞*附*分校“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組織以下春游活動:
1.跳繩
分為孩子單人跳和親子雙人跳,其他小朋友在旁邊加油助威,體現“健康第一,一人一繩一毽”的理念。
2.丟手絹、誦讀古詩
被抓到的小朋友到圈內背誦古詩,或者唱歌、跳舞,體現“全面發展”的理念。
3.故事媽媽講故事
本班有9位家長參加孩子的春游活動,借此機會為我們的“故事媽媽講故事”活動拉開序幕。孩子也可以講故事,體現“家校合一”的理念。
4.自由活動
一位家長帶一個孩子,一位老師帶兩個孩子,自由觀察大自然的植物、山水等等,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體現“親近自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