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英語學習有效性探索

幼兒英語學習有效性探索

2024-08-01 閱讀 8788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幼兒英語學習有效性探索

隨著我國gg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際交流日益廣泛,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已成為21世紀的人才走向世界、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社會上各類英語輔導班應運而生,廣大幼兒家長也深知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紛紛將孩子送進各英語學習班,許多幼兒園也開展了幼兒英語教學活動,出現了一股“幼兒英語熱”。家長們在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英語的同時,心中不禁有著這樣的疑問:這么小的孩子學英語能有成效嗎?他能學會一門外語嗎?以下試從幼兒、教師和家長三方面談談怎樣提高幼兒英語學習效果。

1幼兒有能力接受英語學習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學習外語尤其是外語語音有一個關鍵期,大致認為4―1O歲前后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人類在說話時需要聲帶、咽喉、唇、舌及面部其他肌肉的配合,許多成年人之所以不能形成正確的語音是因為他們受母語發音的影響較大,而幼兒受母語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人出生的頭幾年是言語器官生理成熟最為迅速的時期,是語言學習尤其是口語發展最佳期。因此,幼兒學習過程中更容易形成純正的外語語音。如果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適當的英語教育和引導,培養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幼兒心理發展來看,幼兒對新奇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幼兒對英語感到新奇而愿意去學,從而激發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早上幼兒人園時,教師戴上米老鼠或唐老鴨等兒童所熟悉的卡通動物面具,用英語向小朋友問好“Goodmorning”,這會讓幼兒感到有趣而興奮,進而想要模仿米老鼠或唐老鴨的言語。幼兒模仿能力強,在教師有效地指導下,容易形成地道的英語發音。而且,不管模仿的對錯,幼兒都敢于開口,不會像成人那樣因為害怕說錯而羞于開口。相對成人而言,幼兒感性思維強,理性思維弱,對于接受的英語單詞或句子,他們會自然地與實際事物對照,而不會像成人那樣用漢語去理解。英語和漢語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同一事物的兩種表達方式。他們受漢語思維干擾較小,自然而然也會形成英語思維。因此,幼兒不存在妨礙語言學習的態度偏見或成人式的尷尬。幼兒學英語不在于背會多少單詞,記住多少條語法,關鍵在于掌握英語思維,學會用英語思維理解和思考事物。因此,幫助和引導幼兒形成英語思維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二、專業的幼兒英語教師是幼兒英語教學的保證

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模仿大人的語音。而幼兒模仿能力強,他們不僅模仿教師正確的發音,同時也會模仿其不正確的發音。所以,幼兒要掌握純正的英語發音,首先就要求教師的發音要準確。目前,幼兒英語教師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二是幼師專業畢業的年輕教師。然而,這兩類教師都不是擔任幼兒英語啟蒙教育工作的最佳人選。因為英語專業畢業去從事幼兒英語教育的教師大多是非師范專業,即使其中有些人是師范專業,也非幼師專業。她們雖然擁有扎實的外語基礎,但不熟悉幼兒心理和幼兒教育方法,這樣的教師就不適合擔任幼兒英語啟蒙教育的工作。而幼師專業畢業的教師雖然具備幼師基本知識技能,懂得幼兒心理及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對孩子充滿愛心和耐心,但她們欠缺良好的英語基礎和英語教學方法。這種情況也不利于幼兒英語啟蒙教育的開展。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一個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應同時具備專業的英語知識和良好的幼教技能。因此,對非幼師類的英語教師進行幼師基本知識技能培訓,而對幼師專業的教師進行英語知識培訓,這樣就能培養出勝任幼兒英語啟蒙教育工作的專業教師。幼兒英語教師所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活潑好動的孩子,作為他們的老師,首先要明確幼兒英語教學是一種啟蒙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初步聽、說能力,為將來學好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學內容應貼近幼兒生活,適應幼兒的情趣和心理特點,使幼兒感到熟悉、容易、可以理解。例如家庭成員、問候、道別、日常用品、天氣、水果、動物及顏色等等。第三,從幼兒心理特點看,幼兒好動好玩,學習英語不像成人那樣有自覺性和主動性,需要教師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去激發和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應采用做游戲、講故事、聽兒歌、跳舞等幼兒喜歡的或感興趣的方法,增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寓教于樂,讓幼兒輕松快樂學英語。比如,學習“水果(fruit)”,可以事先準備不同種類的新鮮水果,再分別讓幼兒指出apple(蘋果)、orange(桔子)、banana(香蕉)等,說對了就給予表揚并以水果獎勵。這會使孩子產生好勝的心理,而后得到表揚,可以增強幼兒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再如,學習動物詞匯,可以設計一個“動物王國”的游戲,讓小朋友帶上各種動物頭飾扮演不同的動物,如cat(貓)、dog(狗)、bear(熊)、tiger(老虎)、elephant(大象)等,這種方式形象直觀且生動有趣,有助于幼兒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記憶,使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自然學會英語。幼兒英語教學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并結合英語學習特點,采用幼兒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創造輕松快樂的學英語環境,激發起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日后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三、幼兒學好英語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和積極配合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對孩子學習目標的期望不能太高,不能太注重結果,急于求成,不切實際地期望孩子學了幾周英語,背了幾個單詞,就能說一1:I流利的英語。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學習初期只要能聽懂或能指認就是很成功的。家長應更多地注重過程,有了這些有益的學習英語的過程,孩子就會獲得良好早期的英語開發啟蒙的機會,從而為孩子們將來的英語學習培養了興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家長應盡量營造英語的環境,在英語洋溢的氣氛中,讓孩子感到語言對其生活的意義。有的小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因為大人只是讓他死背單詞,他當然不喜歡學,即使記住幾個單詞,這也只是符號記憶,對語言沒有充分認知理解,也就無法做到運用自如,用英語和別人溝通。有這樣一個幼兒學英語的趣事,有位老師發現班上一個四歲的小朋友總是記不住“rose”這個單詞,后來跟小朋友聊天后才發現原來他連“玫瑰”的中文意思都不清楚,全部以“花”統稱,當然記不住“rose”,因為這是不存在的概念,就算勉強記住了,也只是空洞抽象的名詞,完全沒有意義。但如果孩子曾在生活里接觸了“玫瑰”這種事物,比如父母帶孩子到公園里玩,告訴他那邊的“花”是玫瑰而不是月季。這樣的話,當孩子學到“rose”時,就比較容易記住這個單詞了。而家長們營造英語環境的做法可以有許多種:每天讓孩子看一段英文動畫,或者跟孩子玩找字游戲,或者和孩子唱英文歌,或者規定每天某段時間說英語,家長甚至可以故意發錯音讓孩子來糾正,使互動過程趣味盎然。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共讀少兒英文故事,安排講故事活動。讓孩子學英語沒有壓力,反而感受到生活豐富多彩的一面

家長們只要能這樣堅持下去,有恒心,有毅力,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們一方面積極地送小孩子去學英語,另一方面又有著這樣的擔憂:孩子還在學中文,如果又同時學另一種語言,會不會對學母語造成干擾呢?對于這個疑問,有人說:孩子可以同時學會漢語和英語,而互不干擾但也有人說許多孩子隨父母移居國外后,學會了當地語言,卻忘記了母語。那么,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到底會不會相互干擾?家長們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學好英語?首先,語言的學習和發展需要環境,生長在漢語家庭的小朋友會自然而然學會聽、說漢語的能力,因為他們有許多接觸及使用漢語的機會。同樣,生長在英語家庭的小朋友,因為他們接觸及使用英語的機會多,也就自然學會了英語聽、說能力。但是當環境有了變化,語言的使用率降低之后,語言能力就會很快退步。因此,為了讓孩子同時學好漢語和英語,先決條件是創造一個支持雙語發展的環境。但目前大部分孩子并非生活在雙語環境中,他們認識周圍世界主要還是通過漢語,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家長們努力去創造并維持一個中英雙語的環境,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漢語和英語。其次,家長們讓小孩學英語的同時,不能忽略母語的重要性。母語為什么重要呢?因為語言是我們組織思考及認知學習的工具,透過語言,能認識世界,獲取知識。所以,孩子的母語能力會決定他們對世界的認知程度,也會影響他們吸收知識的多寡。現在有些少兒英語班強調“NoChinese”,這種做法很不可取。任何語言的學習都不應以排斥另外的語言為手段。假設一個小孩生活在否定其母語的環境里,他可能會認為母語不重要而不想學習,甚至可能會覺得新語言必然優于自己的母語,從而認為自己及父母等使用母語的人都比較次等,無意中給孩子帶來了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因此,作為父母,一定不能否定或貶抑母語的重要性。另外,良好的母語基礎也有助于學習第二語言,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學習語言的機制是相通的。孩子學會恰當地處理母語,也就懂得如何解讀語言的規則及分析、歸納、學習的方法。在學習第二語言時,這些方法便能幫助他們以較快的速度理解新的語言。家長們應清楚地認識到,對孩子而言,母語依然是認識這個世界的主要工具。針對學齡前階段的孩子,要讓他們有充分時間學漢語,至于學英語,則不應期待立刻見效。孩子只要每天接觸英語,如講故事、聽兒歌、看錄像等等,養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并為孩子們營造一個適合學英語的環境,這樣就會避免出現中英文混淆的現象,達到同時學好中英文的理想效果。

總之,幼兒學英語要抓住關鍵期,而熟練掌握幼兒教育規律和教學方法的專業幼兒英語教師則是幼兒學好英語的保證,家長的正確態度和積極配合則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教學質量。這樣,幼兒英語學習效果就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就能為祖國未來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英語人才。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英語學習分享:幼兒學英語四大誤區

英語學習分享:幼兒學英語的四大誤區

1、開始學英語就要讓孩子認字母、背單詞:

這是一個比較大也非常普遍的誤區,有點類似教孩子中文就一定要用掛圖教孩子認字、認詞一樣。字和詞是死的,而對于一種語言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怎么算理解?最基本的就是當他聽到一句話,能夠和特定的狀態、場合、動作結合起來,能夠反應,這是最重要的。想想小孩子學說話,雖然開始蹦出來的是單個的詞,但是一定不是你用什么書指著教的,而是他從日常的生活中自己看到別人說學會的。所以英語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道理。要給他大量的英語語音環境,開始的時候不必要認字母認單詞,就是讓他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英語語音,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他能夠聽到大量的中文一樣,等他的儲備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會要求認字母和單詞。

2、學英語剛剛幾天就要孩子能輸出。

這里說的輸出就是說,也就是開口講英語,都是有一個很長的輸入過程,然后才開始輸出。英語學習不要急于讓孩子輸出,尤其不能想著你教一個他會一個。對幼兒英語學習來講,輸入遠比輸出更重要。一般來說,20遍以上的重復才能在孩子腦子里形成語音信號。所以不要害怕孩子重復,甚至還應該為他的重復高興。

3、給孩子聽發音不標準的中國式英語。

這個應該說對孩子英語學習害處是最大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在6歲以前聽力辯音能力非常強,所以學樂器的孩子有一門課叫做視唱練耳要求就是6歲以前學,而這個能力也基本決定了孩子在音樂方面能走多遠,英語學習是一樣的道理。也是因為這個,才說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也應該在6歲以前為好。

4、關于給孩子讀英文讀物。

讀英文讀物和中文書是一個道理,3歲以前進行的是親子閱讀,不能把字詞看得太重,甚至可以忽略字詞,重點去感受繪本書的意境--國外繪本的精華。可不完全在英文字上,他的畫面效果、想象力、幽默風趣以及看世界的不同角度都是中文兒童書籍不具備的。而如果能夠在這中間帶上幾個詞,那就很不錯了。有些時候,孩子對書的內容尤其是圖畫內容的感受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這一點,一旦急功近利,就會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而同時,我們中國人的語音又不標準,所以你一定要給他按照原文讀句子,對孩子反倒可能是一種傷害。

不管你是選擇上英語班還是在家學英語,最大的前提是給孩子一個有足夠量的原汁原味的標準英語語音環境,這個環境可以是磁帶、光盤或者日常交流。素材可以是英文歌曲、動畫片或者一些小故事。總之,先讓孩子腦子里對正確的英語語音有足夠的印象并形成一定的記憶,這樣,當他再聽別人說dog的時候,如果發音不夠好,他會想著糾正錯誤的音,而不會跟著錯誤的語音跑。這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