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訓練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訓練
智障學生的語言能力普遍較差,有的說話不清晰,有的說話結結巴巴,有的一次只能說兩三個字,稍微長點就讀不完整,還有的用詞不當,語法混亂,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情況千差萬別、不一而足。入學以后,對他們進行專門的語言訓練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談談在工作中我是怎么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的。
一、反復聽說積累語言
智障兒童的語言能力不強主要是因為他們詞匯貧乏,他們所使用的大都是表示物體名稱的名詞或表示動作的動詞,但數量有限,不能組織完整的語句,另外幾乎不會使用形容詞、連詞等其他類詞匯。在語言訓練中,我充分利用實物、圖片、電視、錄象等教學生說事物的名稱,如:認識常見的動植物、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勞動工具等,學說禮貌用語、生活用語等等。慢慢地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后,我又教他們進行詞組的補充練習,學習使用一些形容詞,如:()的天空、()的太陽、()的學校、()的老師等等;另外還通過實物或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生學習使用反義詞,比如:足球大,皮球()。爸爸是男的,媽媽是()等等。通過不斷的學習,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明顯增加了。
根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穩定性差、不隨意注意占優勢、識記慢、保持不牢、再現不準、掌握比較慢的特點,我在進行語言訓練時,采用了聽說交替、經常復習鞏固的方法。先讓學生反復聽錄音,然后再逐一進行教學,在隨后的一段時間,經常復習鞏固,直到學生真正掌握了為止。有時一個詞、一個句子要聽一兩天,再教三四天,復習七八天學生才能掌握。雖然學生學習的進度比較慢,但每當學生掌握了一個新詞、一個新句子、一首新的兒歌、新的詩歌時,我都要高興很長時間,真是有耕耘就有收獲,雖然這種收獲相比耕耘來說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這畢竟是自己勞動的結果啊。
二、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訓練材料
智障兒童思維形象直觀性強,抽象概括能力差,思維缺乏目的性、靈活性、獨立性,同時每個學生的情況又各不相同,因此選擇恰當的語訓材料非常重要。我在選擇語訓材料時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說出自己的姓名,講講家庭成員的情況,說說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周圍的事物,說說自己經歷的事,說出身體各部分的名稱,說說自己同學、朋友的姓名、特點,聽說周圍事物的特征,復述簡短的童話故事,聽背詩歌、兒歌,聽講動植物的特點,講講自己村子里的有趣的事等,還注意觀察他們特別感興趣的事物,抓住鍥機進行語言訓練;同時根據學生語言發展情況對不同的學生區別對待,對有的學生注重詞語的訓練、對有的學生注重句子的訓練、對有的學生注重進行段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靈活機動、多種多樣的訓練方式
對智障學生的語言訓練,我主要是在四個方面展開的,一是聽的訓練,二是說的訓練,三是認讀的訓練,四是背誦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訓練的內容采用的訓練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靈活機動。
在聽說訓練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如下:1、播放錄音磁帶,讓學生反復聽錄音,然后再進行說話練習;比如:聽講故事時,我先播放錄音,讓學生反復聽上幾遍,再讓學生說說故事中自己喜愛的人物或有趣的事情,然后讓學生扮角色,表演故事的內容,隨后再聽幾遍故事,最后讓學生復述故事。2、先聽老師說,然后學生再說;比如:學習字詞時,我反復領讀,學生再個別讀。3、邊聽錄音邊跟著說;比如在教學兒歌時,我先讀兒歌,讓學生聽,再播放錄音,讓學生反復聽,然后讓學生跟我一起讀兒歌,最后再讓學生跟著錄音反復讀兒歌。4、根據一定的內容分組對話;比如在教學說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員時,我通過個別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員后,把每兩個學生分為一組,讓他們進行互相問答練習,通過對話提高他們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使他們能在生活中正確回答他人的問話。5、設置情境進行表演,邊表演邊對話;比如在學習使用禮貌用語時,我先讓學生看錄像“去小熊家做客”,然后給學生戴上頭飾,扮演小熊和其他動物,再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跟著表演,在表演中學習使用禮貌用語,最后評選出表演好的學生進行獎勵。6、在聊天中教學生學習語言。在課下和休息時間,和學生圍聚在一起,互相聊一聊學習和生活中的事,在聊的過程中既糾正學生用詞、語法中的錯誤,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認讀訓練中,經常采用的方法是:1、先口頭說,再出示卡片認讀,最后在游戲中鞏固;比如在教學生認識自己的姓名時,我先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名字,再發給學生一張寫有各自姓名的卡片,讓學生看著卡片認讀自己的姓名,然后讓學生分別讀出自己的姓名,比比誰讀得準確,最后做游戲,在一堆卡片中辨認自己的姓名,找出寫有自己姓名的卡片并讀出來。2、通過實物讓學生認讀;比如在認識學習用品時,我先出示各種學習用品,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再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然后做游戲鞏固,最后讓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用品,了解它們的用途。3、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看錄像、參觀等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出示卡片認讀。比如在教學生認識各種動物時,我先播放介紹動物知識的錄像,請學生欣賞,一邊看錄像,我一邊講解有關常識,使學生對動物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我讓學生說說通過看和聽了解到的動物的知識,隨后,我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最后做游戲,在游戲中鞏固認讀。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語言訓練師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職責描述:
1、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特教專業、幼師等相關專業,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為人熱情,有愛心、耐心、責任心!
2、性格開朗活潑,形象好,有進取心,喜歡與小孩溝通
3、有較強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積極向上的心態
5、有特殊兒童康復訓練、特殊教育培訓類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6、取得了相關從業資格證書優先考慮。
7、歡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特教專業、幼師專業、師范類學校畢業應屆畢業生
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不限
語言要求:不限
年齡要求:不限
工作年限:無工作經驗
篇3: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與培養
關于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相應地提高了對小學數學語言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語言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數學語言的訓練,在小學階段限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數學語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并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語言是具有一定的形、音、義的符號系統,數學語言就是表達數學關系和形式的符號系統。在學生進行抽象思維過程中,數學語言充當著第一信號系統的感性刺激物,起著其它信號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數學思維過程中,學生正是用數學語言進行邏輯思維的: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概括性的結論,形成概念;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判斷性的結論,作出判斷;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序列性的結論,進行推理。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也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這四個方向的目標是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的需要。筆者普通話等級一級乙等,所擔任學科成績連續十多年位于全鄉前兩名,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與研究,得出一些淺顯的課題結論,總結如下:
第一、啟與嚴相結合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新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讓學生自讀。重點、難點和疑點讓學生議論,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讓學生概括,規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論讓學生構建。
所謂嚴,就是嚴格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表達要準確,嚴謹,表述簡明扼要,并合科邏輯。把啟迪思維和嚴格訓練結合起來是發展教學語言的首要一環。
第二、學生在動手、動口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從一年級起,筆者就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和訓練,給學生多說的機會,鼓動學生動口說,通過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學9+幾時,出示:9+3=?不僅讓學生動手作學具,而且讓其口述操作過程。首先給操作小棒的過程表達“湊十”的思路,因為9根和1根湊成10根,所以把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和1根湊成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共12根,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因為9和1湊成10根,所以把3分成1和2,9和1相加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等于12。再如:“教學兩位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首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婁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道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將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光將十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相加。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三,語言訓練應該突出在應用題教學中。
中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數學語言基礎,教學中組織學生說算理,說思路,更要訓練學生數學語言準確性、有序性,以數學語言促其思維。可以開展:
1、式題表述訓練根據每個式子題,譯成文字題,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進行表述。如(7+2.3)×5譯成:①7加2.3的和乘以5,積是多少?②5乘7與2.3的和,積是多少?③把7和2.3的和擴大5倍,得多少?④5個7與2.3的和,積是多少?
2、編題激發思維訓練創建不同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根據指定的思路去組織語言進行說的訓練。如某農場原有化肥5噸,,農場現在存化肥多少噸?學生補充:①現在又買來化肥7噸;②已用去化肥3噸;③現在買來3車化肥,每車5噸。
3、應用題教學時引導學生審題時說題意,析題時說思路,解題時說列式依據,訓練學生有根據有條理地敘述。如教學連乘應用題時,出示: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每個賣11元,一共可賣多少元?首先讓學生認真審題,其次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知道有5箱熱水瓶,求一共可賣多少元?要先算5箱共賣多少個,或知道每個熱水瓶賣11元,一共可賣多少元;要先算每箱熱水瓶賣多少元,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思路,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解答出來。
另外,語言訓練,還應突出在幾何圖形教學中,可讓學生邊操作邊演示,分組討論,形成空間觀念,使之向抽象邏輯思維邁進。
總之,數學語言訓練要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長期進行,挖掘教材優勢,以科學嚴格的語言訓練來調節思維,來達到訓練的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