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高小孩繪畫能力

提高小孩繪畫能力

2024-08-01 閱讀 5468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如何提高小孩的繪畫能力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求知成材的起點。在每個兒童興趣的活動中,肯定有“繪畫”。因為幼兒的天性就喜歡亂涂亂畫,他們把亂涂亂畫作為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通過活動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自己想怎么畫就怎么畫,使他們好動、好奇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而恰恰符合幼兒的天性,反映了幼兒的本性,通過繪畫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客觀事物,能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我個人認為繪畫教育活動的培養,它是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的活動之一,在素質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對于小班的繪畫活動又將如何去開展呢?

一、五彩繽紛的顏色是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

在幼兒沒有入園前,其實他們已經開始了繪畫活動,我們給這樣的活動命名為“涂鴉”。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涂鴉開始有了一些簡單的設想,偶爾也能畫出一些類似某種東西的物象。而對于他們的涂色活動應該叫“玩色”吧,他們想怎樣涂就怎樣涂,隨心所欲的而且常常不能正確的辨別顏色。所以在孩子入園進入小班后,繪畫活動的開展,首先主要的以“認識”和“感受”色彩美為主,所謂“感受”色彩,即是色彩可以宣泄人們內心的感受,是最原始的沖動,即使沒有人指導,幼兒也會對色彩有特殊的偏好。最好的例證就是小孩子無一例外的都喜歡動畫片,為什么?就是因為動畫片里的形象色彩鮮明、大膽,富有幻想的空間。在色彩紅、黃、藍三原色中,每個原色可以分出幾百種不同色相的色彩,有不同的名稱。這些色彩的名稱孩子是記不住的,所以他們只要能分清楚紅、黃、藍就足已了,這也就是“認識”色彩了。讓幼兒知道美麗色彩存在我們世界的每個角落,沒有了色彩我們的生活將會是枯燥乏味黑白灰。只有讓幼兒在繪畫活動中慢慢去體會,更要讓他們去感受色彩的存在與作用。所以在幼兒“涂”色時我們老師不應該限制要涂什么顏色,必需涂什么色彩,而應該讓幼兒大膽發揮,在輕松快樂中更喜歡畫畫。但是在涂色過程中雖然不限制他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但應對他們在涂色方法上有所要求,如涂色時筆要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涂色,涂到輪廓線時應動作慢點注意盡量不把顏色涂到線的外面,還有在涂色時要注意均勻。能做到這幾點的孩子,還需我們老師耐心的指導鼓勵,有時我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對孩子在繪畫中的“錯誤”加以批評、指責,往往孩子反而會失去了繪畫興趣,這是最可怕的,特別是對于小班剛入園的孩子。所以,老師們在孩子繪畫時,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那你會發現每一幅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二、想象的空間是幼兒學習繪畫的起點

在繪畫中有許多的繪畫理論知識,這些都不是幼兒繪畫階段教育的方向,幼兒繪畫教育是開發幼兒動手能力與色彩感知能力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順勢而為,不能強求。在小班由于幼兒的觀察力、雙手協調動作不完整,但幼兒創造性的想象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在繪畫活動中他們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絕不考慮自己想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相吻合。于是幼兒的畫線條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確、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樣,這些在他們的畫紙上都常常看到。所以在幼兒動筆開始學畫某樣東西時,我們老師應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對于畫的物體要能充分吸引孩子的關注,要能激發他們講述的愿望,因為在講述時幼兒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他們腦海里很快形成了他們看待物體的樣子,然后再開始教他們繪畫的方法和步驟,而對于孩子在繪畫時老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及時給予幼兒作品充分的肯定,不要以成人的觀點說些帶有批評的話,因為那樣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失掉繪畫興趣,引起厭煩情緒。耐心地引導,大膽鼓勵幼兒自由地發揮,表揚他們的所見、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幼兒在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后,才會感到他的畫是有意義的,繪畫的興趣更濃,進步更快。

三、單純的模仿是幼兒學習繪畫的基礎

在繪畫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調動、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那又怎樣來提高他們繪畫的技能呢?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喜歡觀察一些周圍熟悉的事物,幼兒園的一草一木,老師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媽媽,以及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愛吃的水果、喜歡的游戲、動植物等都是幼兒經歷過的感興趣的話題。有了話題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而有了興趣他們才會認真的去觀察,來模仿事物的樣子加以他們的想象進行繪畫。所以在活動前,經常有幼兒這樣問:“老師,今天畫什么呀?”說明幼兒對繪畫的內容十分感興趣,急切想知道。這時教師不妨試問:“你想畫什么呀?”幼兒將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講述。有的說畫大獅子,有的想畫童話世界……,幼兒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這時老師也可問:“它們象什么樣子?我們可以用哪些簡單的線條來表示等?”這些問題會有效的激發孩子想象模仿的能力,在他們的腦海里會以這些點、線、圖來模仿想象與實物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就能提高幼兒繪畫的技能技巧。更進一步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的靈感。

繪畫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注重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其實,繪畫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需要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因為孩子美術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滿豐富甚至離奇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千萬不要我們教一筆,孩子學一筆,這不是創造力而是機械的模仿,這樣的活動孩子會覺得枯燥、乏味,而我們在活動中應以興趣、想象來提高孩子的繪畫技巧,為他們真正打開創造的大門,讓幼兒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自由地進行繪畫。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不管是經濟活動,還是文化活動,都要求人們進行廣泛的協調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為了使幼兒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教幼兒互相合作,互相信賴,互相依存。幫助幼兒建立共同的目標,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動之一。

首先,我們注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協調關系的方法,教會幼兒如何商量合作作畫。例如:在參加社區幼兒合作畫10米長卷活動中,我們讓每個幼兒都發表自己的意見,介紹自己想畫社區的哪些景物,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權,并且循序漸進地教給幼兒商量的內容,幫助幼兒取得目標的一致性。如先商量畫些什么內容,再商量如何布局,最后商量具體的作畫分配。其次,我們還注意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樹立合作意識。為了是每個幼兒真正參與到合作畫中,而不是由能力強的幼兒分配他們作畫,真正體現幼兒間的合作,我們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走進社區組織幼兒參觀新村、商店、公園、立交橋、馬路、車輛、行人等,使幼兒獲得感性知識,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蘇州園林合作畫活動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蘇州古典園林的照片、圖片、書畫,讓孩子走進園林,每個孩子都踴躍參與,并把他們的成果收集在班內,讓同伴共享。我們還讓幼兒交流自己的體會,再組織幼兒互相協商,共同合作作畫。由于有了親身的體驗每個幼兒都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幼兒從中獲得了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社區公園,孩子拿起畫筆合作畫出了“社區與幼兒園”、“蘇州古典園林”、“暢想園”三幅長卷,用自己的畫筆為世人介紹我們的家鄉出了力。贏得了數百名觀眾的鼓勵和稱贊,孩子們也享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合作畫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促進了良好集體的形式,幼兒群體意識增強了。在商量的過程中,需要用語言進行交流,這就促進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作畫過程中,幼兒互相關照,互相負責,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促進了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發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這一課題的深入、探索。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