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心靈共舞家園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管理是心靈共舞的家園
陽泉市城區幼兒園始建于1983年,占地面積1033平米,建筑面積1494平米,在園幼兒600余名,教職工77名。19*x評為省級示范園,**年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我們信奉的一句話是:“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么我們一起走”。
我對教育管理的理解是:“教育是五彩繽紛的樂園,管理是心靈共舞的家園”。心靈共舞---攜手凝聚人類心靈的力量。心靈共舞的原則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作為管理者領導者就是要為她創造讓別人賞識的機會或平臺,讓她的合理需要得到滿足,在成長與發展中體驗成功喜悅帶來的快樂,從而希望做最好的自己。
一、從生活工作中尋找她所需要的。
二、從文化發展中尋找我所需要的。
三、從社會活動中尋找我們所需要的。
一、從生活工作中尋找他所需要的
一個集體的發展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也就是將需要轉化為現實的過程。那么,我們就要用發現優點的眼光發現教師的成長,用智慧的眼光發現管理的縫隙。
1、轉變職業生存方式的需要。84年參加工作,陽泉市的幼教才剛起步,是孩子王。于是,我和老師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學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力求讓家長、孩子、社會承認我們教師的地位。
2、希望別人對自己賞識的需要。**年后,大批企業辦園改制、分離,教師隊伍轉崗、下崗等,導致幼兒教師隊伍失去信心,產生職業倦怠現象。基于此,我園06年開展《反思教育行為與增強教師內驅力的探究》的省級課題研究,如何激發教師的內驅力,即積極性。通過大量問卷、談話、查找相關書籍,決定從改變教研方式入手,將問題變課題,體驗研究給自己帶來的成功;鼓勵教師制定專業成長計劃,體驗成長的快樂;搭建平臺,為教師體現自身價值,追求成功的多種機會。比如:開設“一花一世界”博客,鏈接每個教師博客;在陽泉晚報開設“一花一世界”專欄(近三年登載教師教育筆記200百余篇);外出做示范課、經驗交流和專題講座;力求打造一支專家型團隊,去年,陽泉市骨干教師培訓,全市確定了8名專家,我園占5名。
3、愛與被愛的需要。始終在學做職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相信每顆心靈的感應,互相關愛、坦誠面對、園榮我榮。當他們忙碌或遇到困惑的時候,我總會站在他們身邊伸出手扶一把,送上一句貼心的話。我記著每一個職工的生日,發一條祝福的短信,并送上一份生日禮物,于是,我選擇手機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有方便的備忘錄。注重“察言觀色”,關心他們的現狀,引導他們認識自身的價值、形象與家庭的相關,促進家庭和諧,從而構建和睦相處,愉快工作的氛圍。我出來學習,他們會發短信告訴我他們想我,提醒我要注意休息,天氣干燥,多喝水等等。他們總是用“不給園長找麻煩”做最好的自己。
二、從文化發展中尋找我所需要的
我園的辦園理念是:固本圖新、不輟進取,共建讓幼兒快樂成長、教師有所作為、家長放心滿意、社會認可贊賞的內涵式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幼兒園。
1、拆字游戲
“管理”的“管”----竹頭和草頭都屬于草民、民眾。為什么把民眾放在“官”的頭上呢?“官”----父母官,就是“天平”,這個天平要公平、平等、平衡,民眾才能站得穩。作為一個管理者,就要為群眾著想,才能管好一個集體。
“集體”的“體”----由“人”和“本”組成,以人為本才能管理好這個集體。
這個集體在干什么?“忙碌”,“碌”=“祿”,首先是“忙”(干事情)才能得到“祿”;如果先想到的是“祿”,那么,很有可能就成“碌碌無為”;寓意相當于“舍得”----“舍”是一個人既能干又能說,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再如:“團隊”“領導”等等這些詞字中蘊含了非常廣的哲理,這些哲理不僅要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要將此信息傳遞給每一名職工。
群眾和官聯系在一起還是很好使的:08年12月山西下了一個關于每人每月300元的臨時補貼,查補單位自籌,我拿到這個文件后非常著急,20余萬元。我去找區長:閑聊之余我很肯定地說,我剛拿到這個臨時補貼的時候,心中十分緊張,但,我們的老師告訴我,我們的區長一定會給這錢的,因為你總是把職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我聽了非常感慨,這就是您在群眾心中的份量。區長笑著說:就是你最會要錢。隨即給財政局長打了電話。而且連續三年給我們劃撥科研專項經費,用他的話就是:“我就是要獎勵這些干事情的人”。
我們幼兒園的老師有一個習慣就是非常自覺,如果有檢查比賽等活動,她們會主動加班加點,不計較加班費;如果本班有一個請假的,另一個老師自覺替班連班,用她們的話就是:別人不熟悉我班的孩子。
2、教育點發現
注重觀察、注重從生活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教育點。如:電影、電視、文章、一件事情等等
2、民主管理
當一個集體的思想、行動達到一定程度后,以人為本、民主管理才能順利開展。08年10月---09年7月,我園嘗試了全體職工共同參與修訂我園的工作職責和制度,通過分組討論、逐條修訂、匯總整理、評議復議、集中反饋、合議通過、修訂成冊,歷時10個月,每個人都對制度職責熟悉掌握了幾遍。因為是自己制定的,每個人都知道自覺遵守和維護。老師們對我說:“看似你不管我們,其實我們都在高度自治”。我們的制度每年都要拿出來再修訂一下,一方面再次熟悉,另一方面增加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年我們增加了《職工帶薪假制度》,除國家規定的婚喪嫁娶產等假期外,我們又增加了雙親、子女的一些重要事情的帶薪假,設立月和年的全勤獎和安全獎。
三、從社會活動中尋找我們所需要的
1、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走出幼兒園,接觸各行各業的人,正如陳鎖明院長所說:學學詞、認認人、養養神。從我做起,甘愿做義務工作:陽泉晚報記者、陽泉市教育工作者協會后勤部長、陽泉市紅燭讀者俱樂部書畫部長、陽泉市交警隊行風監督員等職務,增加了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尤其是與全市四區兩縣幼兒園園長、中小學校長、大學校長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學到不少從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積淀了為職工辦實事的能力。
2、獲得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活動的參與機會。拓寬教師眼界,了解不同職業,促進教師帶著熱情、帶著責任、帶著智慧在自己本職工作領域中努力做到不可替代。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當所有聚光燈射向我們的時候,我們準備好了嗎?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2:教師讀書筆記:《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筆記
王老師寄語:
我只是探索:遇到問題可以怎樣去思考,才有解決的希望。我不兜售教育秘方,我在學習教育智慧。
我做案例點評,大概有以下幾條原則:
1.橫向,不就事論事,在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教學,在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2.縱向,追蹤學生和教師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個人成長史的根源和歷史根源。我特別重視家庭影響,特別重視指導家庭教育,因為學生的問題,幾乎都來自家庭。
3.對教師的案例陳述采取分析態度,不盲目跟著教師的思路跑,保持研究者的主體性和獨立視角。教師陳述的事實,往往是經過他的眼睛和頭腦篩選過的,甚至問題的提法都可能包含著既定的教育理念,點評者如果不能跳出這些圈子,很難看清廬山真面目。
4.側重梳理思路。任何教育行為都有某種理論假設在前,不管教育者本人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特別注意找到教師教育行為的理論假設,對它加以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解決轉變教育觀念的問題。
5.先問“為什么”,假設多種可能性。沒弄清前不問“怎么辦”。遇事假設多種原因,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必須反復練習。
6.要出招。梳理思路之后,提點可操作的具體建議,否則不解渴。
7.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研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段落,沒有終結。
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感化心靈
篇3:講座整理筆記:教育
一.概念解釋:
1.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的學校系統,具體規定著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2.談話教育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思考,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獲得新知識和技能的方法。
3.課程標準:是指根據課程計劃制定的有關學科教學的目標、水準、結構與教學要求的綱領性文件。
4.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與豐富,成為成熟專業人員的過程。
5.《白鹿洞書院揭示》: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是中國書院發展史上的一個綱領性的學規,書院學規的一個范本,標志著宋代書院開始走向制度化。概括了儒家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體現了古代封建教育的主要精神,不僅是南宋時期書院的學則,而且對元明清三代書院有著指導作用,還為一般官學所采用,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
6.六藝是指的孔子提出來的幾種技藝.分射,御,禮,樂,書,數六個部分.
7.騎士教育:就是世俗奴隸主子弟所受的教育,它同時也是一種培養為世俗封建主服務的、保護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答:(1)勞動任務的綜合性。首先教師需要同時完成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的任務上。其次在每一學科的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和指導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第三,教師要善于協調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育影響,以指導學生良好發展。
(2)勞動對象的復雜性。首先表現在其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其次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參與客觀上影響并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勞動手段的主體性。首先教師的勞動手段一方面是由人類智慧結晶的教材來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師自身的學識、能力、人格來施行。其次教師必須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傳遞人類文化的精華。再則其示范作用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4)勞動過程的創造性。教師要有極強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完善學生個體,幫助學生實現內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都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師勞動的長效性。首先從人的整體發展來看,人才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學生某一具體、局部的發展來看,也往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
2.簡述全面發展教育各組成部分的關系?
答:在我國的教育方針中,全面發展教育包含了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教育,都是學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共同完成全面培養人才的任務。
一、各育都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因素
五育各具不同的作用、地位,擔負著不同任務,德育是靈魂,體育是基礎,智育、美育、勞動教育是重要內容。它們都有是學校教育的有面組成部分,因此不能互相替代,互相等同,它們是缺一不可的。
二、五育互相聯系,共同構成完整的學校教育體系
(一)五育必須統一在一個人身上,它們之間具有一種不可分的結構上的聯系,人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五方面整體性的協調發展;(二)各育互相滲透,互相包含,在教育實踐中不能截然分開;(三)各育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影響人的長遠發展。所以我們在學校教育中必須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
3.簡述觀察學習的理論并評論?
答:觀察學習又稱無嘗試學習或替代性學習。是指通過對學習對象的行為、動作以及它們所引起的結果觀察,獲取信息,而后經過學習主體的大腦進行加工、辨析、內化,再將習得的行為在自己的動作、行為、觀念中反映出來的一種學習方法。
4.隋唐時產生的科舉制度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答:一.起了抑制門閥的作用.
二.擴大了官吏來源.
三.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四.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定
5.舉例說明洋務學堂的類型
答:方言學堂,即外國語學堂,主要培養翻譯人員
技術學堂,1867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設的機器學堂
軍事學堂,1893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軍醫學堂,這是中國人自設西洋醫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