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不注意傾聽怎么辦

幼兒不注意傾聽怎么辦

2024-08-01 閱讀 1482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幼兒不注意傾聽怎么辦

我們知道能專心地做一件事,是孩子將來成才必備的品質之一。《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但現實中的課堂,做到這一點很難。盡管我們一直在努力,總會有幼兒“置之不理”,這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禁不住誘惑。在他們心目中,自己的事要比老師重要。處理不完自己的那點事,他們就光惦記著,所以才會出現魂不守舍的樣子。二是不喜歡聽下去了,不由自主地便玩了起來。我想:沒有一個孩子是故意不聽話,故意做小動作。請不要怪罪孩子,更不要當面指責孩子。課堂上,孩子不聽課,責任在老師,只能說明你的教學內容或者你的教育技巧出現了問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要想讓孩子不分心,專注地傾聽“他人”講話,除了課講得精彩外,有以下幾點也很重要。

一、教師自身就要做好一個傾聽者

當你面對著孩子時,記住,無論你有多忙,都要停下手里的工作聽孩子訴說,尤其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教師不要心不在焉。要專注地聽孩子訴說,盡量不打斷孩子。這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孩子會從中明白:耐心傾聽別人講話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切記孩子在發言的時候,你在班里忙得不可開交,一會走到這,一會走到那,害得孩子跟在你的屁股后面追著你說。

二、排除干擾因素

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差,很容易被周圍事物分心,作為教師,在專注組織某一活動時,一定要清掃一遍“戰場”把孩子擺在桌上的與講課內容無關的東西清理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你疏忽的話,孩子肯定會在你稍不注意時拿出心愛的小卡片,或者是小玩具獨自玩耍,這時就怪不得孩子了。

三、眼神交流必不可少

作為教師,無論你的教學內容是長是短,與孩子的交流必不可少。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關注,所以我們要進入角色,目光與孩子們去碰撞,讓他們感到:老師很在乎他,切不可自己說自己的,不管孩子的狀態。孩子雖然小,他也能讀懂你眼睛里的愛意。

四、給孩子點事情做

當需要教師或者幼兒上前講述時,記得一定要給其他孩子留點小任務。如果此時你不說清楚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很容易因無所事事而左顧右盼。因此教師適時的教育必不可少,恰當的引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需要孩子傾聽之前給留個小任務,如:聽聽*X哪里講的好,一會告訴老師;聽聽故事中的小兔子怎么了?這樣孩子有任務在身,會收斂很多。

五、適時的物質獎勵要跟上

如果有個別幼兒不注意聽講,我們可悄無聲息地把紅花貼到認真孩子的腦門上,因為教師中斷講話時,突然的沉默會讓孩子把驚奇的目光轉向老師,他們要看看老師在干什么,隨之而來的便是齊刷刷地坐好,因為任何人都想得到獎勵。

六、點到為止,不傷自尊。

當你發現某個小朋友摸摸這又摸摸那時,你可以叫上他的名字:*X小朋友過來幫助老師一下,這樣既中斷了孩子的獨自玩弄,又在無形中增進了師幼的互動。他會感到:老師不是批評我,而是讓我幫忙。這樣巧妙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受孩子們歡迎。但要注意一點,當孩子沒在聽你課的時候,請不要提問他,那是明擺著給孩子難堪。收不到什么好的效果。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老師順其自然地走到孩子身邊,在那站一會,聰明的孩子知道老師的意思,即使沒有領會,有老師站在身邊,他也不會再做小動作。當然,不能總在那站著,你可以嘗試上邊的幾個方法,對他更加關注。爭取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過來。如果當時不能解決問題的話,下課要找孩子好好談談。以激勵為主。

六善于及時調控,

當大部分幼兒出現騷動時,情況是非常嚴重的,說明孩子們不是疲勞就是厭煩了,一個精明的老師肯定中斷教學,變換方式與孩子們交流,一個小游戲,一個小互動,都能讓孩子們重新活躍起來。明白了以上道理后,你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會大動干戈了。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教師讀書筆記:《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書筆記

王老師寄語:

我只是探索:遇到問題可以怎樣去思考,才有解決的希望。我不兜售教育秘方,我在學習教育智慧。

我做案例點評,大概有以下幾條原則:

1.橫向,不就事論事,在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教學,在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2.縱向,追蹤學生和教師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個人成長史的根源和歷史根源。我特別重視家庭影響,特別重視指導家庭教育,因為學生的問題,幾乎都來自家庭。

3.對教師的案例陳述采取分析態度,不盲目跟著教師的思路跑,保持研究者的主體性和獨立視角。教師陳述的事實,往往是經過他的眼睛和頭腦篩選過的,甚至問題的提法都可能包含著既定的教育理念,點評者如果不能跳出這些圈子,很難看清廬山真面目。

4.側重梳理思路。任何教育行為都有某種理論假設在前,不管教育者本人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特別注意找到教師教育行為的理論假設,對它加以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解決轉變教育觀念的問題。

5.先問“為什么”,假設多種可能性。沒弄清前不問“怎么辦”。遇事假設多種原因,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必須反復練習。

6.要出招。梳理思路之后,提點可操作的具體建議,否則不解渴。

7.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研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段落,沒有終結。

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感化心靈

篇3:講座整理筆記:教育

一.概念解釋:

1.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的學校系統,具體規定著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2.談話教育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思考,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獲得新知識和技能的方法。

3.課程標準:是指根據課程計劃制定的有關學科教學的目標、水準、結構與教學要求的綱領性文件。

4.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與豐富,成為成熟專業人員的過程。

5.《白鹿洞書院揭示》: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是中國書院發展史上的一個綱領性的學規,書院學規的一個范本,標志著宋代書院開始走向制度化。概括了儒家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體現了古代封建教育的主要精神,不僅是南宋時期書院的學則,而且對元明清三代書院有著指導作用,還為一般官學所采用,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

6.六藝是指的孔子提出來的幾種技藝.分射,御,禮,樂,書,數六個部分.

7.騎士教育:就是世俗奴隸主子弟所受的教育,它同時也是一種培養為世俗封建主服務的、保護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答:(1)勞動任務的綜合性。首先教師需要同時完成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的任務上。其次在每一學科的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和指導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第三,教師要善于協調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育影響,以指導學生良好發展。

(2)勞動對象的復雜性。首先表現在其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其次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參與客觀上影響并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勞動手段的主體性。首先教師的勞動手段一方面是由人類智慧結晶的教材來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師自身的學識、能力、人格來施行。其次教師必須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傳遞人類文化的精華。再則其示范作用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4)勞動過程的創造性。教師要有極強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完善學生個體,幫助學生實現內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都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師勞動的長效性。首先從人的整體發展來看,人才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學生某一具體、局部的發展來看,也往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

2.簡述全面發展教育各組成部分的關系?

答:在我國的教育方針中,全面發展教育包含了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教育,都是學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共同完成全面培養人才的任務。

一、各育都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因素

五育各具不同的作用、地位,擔負著不同任務,德育是靈魂,體育是基礎,智育、美育、勞動教育是重要內容。它們都有是學校教育的有面組成部分,因此不能互相替代,互相等同,它們是缺一不可的。

二、五育互相聯系,共同構成完整的學校教育體系

(一)五育必須統一在一個人身上,它們之間具有一種不可分的結構上的聯系,人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五方面整體性的協調發展;(二)各育互相滲透,互相包含,在教育實踐中不能截然分開;(三)各育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影響人的長遠發展。所以我們在學校教育中必須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

3.簡述觀察學習的理論并評論?

答:觀察學習又稱無嘗試學習或替代性學習。是指通過對學習對象的行為、動作以及它們所引起的結果觀察,獲取信息,而后經過學習主體的大腦進行加工、辨析、內化,再將習得的行為在自己的動作、行為、觀念中反映出來的一種學習方法。

4.隋唐時產生的科舉制度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答:一.起了抑制門閥的作用.

二.擴大了官吏來源.

三.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四.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定

5.舉例說明洋務學堂的類型

答:方言學堂,即外國語學堂,主要培養翻譯人員

技術學堂,1867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設的機器學堂

軍事學堂,1893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軍醫學堂,這是中國人自設西洋醫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