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很重要

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很重要

2024-08-01 閱讀 7758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教育隨筆: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很重要

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為習慣對于人一生具有重大的影響。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幼兒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注重這一時期各種習慣的培養,是為他將來成功的走向社會的第一塊堅實的基石。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和傾向。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動化”地表現出來。

根據有關調查說明,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律:一是趨早性。即人的良好習慣萌發于幼兒期,宜從小培養。二是漸進性。幼兒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內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三是反復性。幼兒在習慣形成過程中會出現反復,他們的行為起伏變化,表現不穩定。而且,幼兒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和成人教導,他們正處于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關鍵期。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告誡家長說:“自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么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正確合理的起始教育,要比在教育的矯正工作容易得多。

幼兒期應該形成的良好習慣,主要包括生活衛生、道德品質和認知學習三方面的穩固的、自動化了的行為。這時形成的行為習慣不論是好是壞,都有很大的慣性力量,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會自覺的表現出來,是一種動力定型。

1、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如作息定時、獨立進餐、安靜就寢,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講衛生、愛整潔等,可以保護幼兒嬌嫩的器官,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2、良好的品德習慣,如文明禮貌、友愛同伴、誠實勇敢、愛集體、守紀律等,可以發展幼兒活潑的性格,適應集體生活,有利于親社會行為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

3、良好的認知學習習慣,如觀察敏銳、注意集中、勤思考、愛提問、坐姿和寫姿正確,愛護玩具和圖書等,可以發展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啟迪思維與想象,提高學習效率。

一對雙胞胎男孩,15歲時雙雙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人們紛紛向其母親請教育兒秘訣時,該母親說:“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就抓,這就是我的秘訣”。

國內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強調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就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確實,禮貌習慣好,思想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英國的洛克更是認為:“一切教育都歸結為兒童的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因此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小學養成良好習慣,爭當校園之星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圍繞“養成良好習慣,爭當校園之星”主題,積極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通過活動,鼓勵學生面發展,優化個性,培養特長,樹立優秀的學生典型,展現先進學生的良好形象,在學生中進一步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讓廣大小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有效地激勵全體學生奮發向上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充分展現學校的德育成果,營造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評選對象:全校學生

三、評選類別:

“校園之星”包括“文明之星”、“紀律之星”、“讀書之星”、“學習之星”、“體育之星”、“勞動之星”

四、評選條件:

(一)文明之星:

1、穿戴干凈整潔,衣著大方,在校園內不隨便取下紅領巾。

2、語言文明、舉止有禮,不說粗話,不打架,不罵人,不叫他人綽號,不隨地亂扔雜物,有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3、能和同學友好相處,知道謙讓,樂于助人。

4、課間活動遵守秩序,不玩危險的游戲,主動維持班級秩序。

5、愛清潔,講衛生,不亂丟紙屑果皮,無亂擦亂寫亂畫現象,能主動撿拾校園內果皮紙屑。

6、待人有禮貌,見到老師、客人能主動敬禮、問好。

7、尊重家長,離家或歸家主動與家長打招呼,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8、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形象文明、健康。

9、能為班級做事,工作認真負責,工作能力較強并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10、在班級能起到文明示范作用。

(二)讀書之星:

1、閱讀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能在班級或學校起發揮“課外閱讀”的模范帶頭作用。

2、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堅持每天讀書半個小時以上。

3、經常向學校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等借閱書籍。

4、閱讀興趣濃厚,有專門的讀書筆記,能堅持做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手抄報辦得好。

5、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泛。

6、堅持誦讀古詩文經典誦讀內容。

7、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讀書活動或征文比賽,成績突出。

(三)體育之星:

1、熱愛體育鍛煉,有一定的體育特長。

2、在體育比賽中成績突出。

(四)學習之星:

1、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

2、上課勇于發言,學習積極主動,勤學好問,刻苦鉆研;

3、學習方法得當,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4、能保質保量完成各科作業,書寫美觀,整潔且正確率高。

5、有自覺讀書習慣,能協助老師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6、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優異。

(五)勞動之星:

1、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

2、在值日中認認真真做值日。

(六)紀律之星:

1、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仰山小學一日常規。

2、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不給本班減分。

五、評選辦法

(一)以班級為單位,每月開展評選“班級之星”活動。

1、由班主任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根據學校活動進程由學生依次民主推薦或者通過考試評出本月“文明之星”、“紀律之星”、“學習之星”、“讀書之星”“體育之星”和“勞動之星”。

2、被評上星的項目獎勵一顆星,并把結果公布在班級的光榮榜上。

3、期末,各班根據教室內爭星欄板上學生得星的多少,評出班級的班級之星。

(二)以學校為單位,每學期評選一次“校園之星”。

1、每學期末,各班根據星級學生光榮榜上誰得的星星最多,推薦30%學生為本學期學校的“校園之星”。

2、獲得校園之星的學生將由學校授予“校園之星”榮譽稱號,并頒發證書。

3、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每班根據各組得星的多少評出一個明星小組,組長將被命名為“學校優秀班干部”。

3、將獲得“校園之星”榮譽稱號的的學生名單、明星小組名單和優秀班干部名單公布在學校櫥窗里。并對他們進行表彰獎勵。

六、評選活動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視“校園之星”評選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工作,要以該項評選活動為契機,切實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在廣大學生中樹立榜樣,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2、各班主任要把“校園之星”的評選活動作為實施班級管理、建設班級文化的切入點來抓好、落實好,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評選條件,明確個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并在學習與生活中積極地付諸于實踐。

3、學校和班級在“校園之星”的評選活動中,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評比的目的主要在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故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現先進典型要及時表揚并加以宣傳,擴大典型事跡在集體中的影響力。

更多文章

小學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范本

小學秋季開學典禮方案文本

小學開展讀書節活動方案

文苑小學20**第一學期現場繪畫大賽活動方案

小學“揚帆中國夢共筑生態家”生態文明活動方案

精選小學開學典禮方案策劃范本

小學少先隊暑假活動計劃范例參考

小學20**年秋季象棋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清明節活動方案20**

4月12日小學植樹節活動方案

第十五個“中小學教學常規月”活動方案

20**小學植樹節活動方案

20**小學雷鋒日活動策劃方案

20**小學五一勞動節主題活動策劃

小學20**年“學雷鋒”活動月活動方案

篇3:養成良好習慣教育活動方案

為使四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形成良好的學風,提高課堂效益,經四年級語文備課組教師商討,現制定此實施方案,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為進一步的學習夯實基礎。

一、良好習慣的培養目標:

(一)課堂學習習慣:

1、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2、認真傾聽、認真思考的習慣

3、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

4、認真做好筆記的習慣

5、與同學合作交流的習慣

(二)課后學習習慣:

1、預習的習慣

2、復習習慣

3、閱讀習慣

4、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5、遇到問題多問的習慣

6、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熱愛寫作的習慣

二、活動過程:

(一)課堂學習習慣:

1、課前習慣:進行“課前準備優秀班“評比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第1-2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

措施:1、教師統一課前準備的要求(學習用品、準備姿勢)

2、組長組織進行檢查評分

3、班長維持紀律,科代表帶讀。

活動形式:

(1)第一周內各班教師對活動明確要求,并進行強化訓練。

(2)第2周內備課組長對4個班語文課隨機進行抽查,對課前準備做得好的優秀班級進行獎勵。

2、認真傾聽、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的習慣: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3-13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

措施:

1、明確傾聽、思考、回答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的要求,合理分好學習小組。

2、主要采用鼓勵、及時評價、榜樣示范的方式,利用班級博客及黑板報及時反饋每月課堂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小組。

3、同級聽課。

活動形式:

(1)利用3-6周進行班級學生“爭奪小紅花”活動,各班利用課堂進行優秀個人,優秀小組的“課堂優秀表現獎”的評比。

(2)利用7-8周進行“課堂評價”活動,四年級語文教師進行同級聽課,對各班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進行評價。

(3)9-11周就課堂中學生出現的不良學習習慣進行反饋課堂、反思課堂、整改課堂。

(4)12―13周再進行四年級語文教師進行同級聽課,強化良好習慣的形成。

3、認真做好筆記的習慣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3-13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

措施:1、明確筆記的分類與內容、記在哪里。

2、規范做筆記的要求:結合運用上一年級的課題成果,教給了學生一套符號筆記,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上課及課后對課文的字、詞、句、段、篇、題目、標點、自己的疑惑處等的下面標上相應的直線、曲線、豎線、波浪線、黑點、圓圈、驚嘆號、問號、三角、方框等,讓每個人要形成自己的符號系統,相同類型的知識都用相同的符號勾畫,班上的符號系統基本一致;

3、小組長和科代表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活動形式:

1、利用3-6周進行班級“優秀摘錄筆記”的評選活動,各班評選出優秀的摘錄筆記,進行表揚。

2、利用7-8周進行年級優秀摘錄筆記的展覽,把各班評選出來的優秀摘錄筆記進行展覽。

(二)課后學習習慣:

1、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遇到問題多問的習慣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3―4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備課組長

措施:老師明確預習、復習和做作業的要求。對能自覺完成要求的實施小紅花獎勵。小組長檢查等形式

活動形式:

(1)第3周進行小組長的培訓活動,讓小組長能明確檢查的方法、技巧。教師抽查,獎勵做得好的同學。

(2)第4周進行“作業小標兵”的評選。

2、閱讀的習慣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5―15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備課組長

措施:1、教師明確要求,推薦優秀書目,引導學生明白閱讀對思維發展的積極影響。

2、與班主任協商,利用主題隊會或班會舉行讀書交流會或講故事比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

3、鼓勵學生到閱覽室借閱圖書,交換所購買的書籍,分享體會。

活動形式:

(3)第5周進行優秀書目的推薦,設計個人讀書卡。

(4)第15周進行“讀書積極分子”的評選。

3、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熱愛寫作的習慣

時間:20**學年第二學期13―16周

地點:四年級各班教室

參與活動人物:四年級語文教師、4個班學生

措施:1、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游戲或活動,在舉行玩活動或游戲之后,馬上讓他們談談表現,記下心里活動變化過程,使習作貼近兒童生活。

2、充分利用展示欄把孩子們的有個性的習作展示出來(讓每個孩子的習作盡量得到展出)使他們充滿自信心。

活動形式:結合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1)結合5-15周進行的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間交流自己的寫作作品,暢談寫作心得。

(2)16周進行習作比賽,評選“寫作小能手”。

另外,為了更好地落實《四年級語文養成良好習慣的活動方案》,提高學生的主觀認識,家校聯系,緊密地監控學生的習慣養成,讓家長與學生每月共同填寫一份《四年級不良語文學習習慣糾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