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八年級講座:中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八年級講座:中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024-07-31 閱讀 8524

八年級講座:中學生如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澄邁中學李守鵬

俗話說:“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等成長的道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切都是從少年兒童開始,不同的童年會造就出杰出的青年與犯罪的青年,而這不同的基本點之一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一個班級,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如此,對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為人,每個人都需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習慣正是幫助我們構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好習慣是一個人終身的財富。習慣是一個人的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你一輩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你一輩子有償還不了的債務。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一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礎。拿破侖曾說過這樣的話:播下一個行為,你將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事實的確是這樣,好習慣不僅會使你在學習生活中不斷進步,更會為你日后在社會上生存奠定基石,因為社會、國家、世界越來越需要人才,而一個擁有良好習慣的人則更容易成才。

良好習慣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矯正一個不良習慣更不是短時間能辦到的事,好習慣只有在長期反復的訓練中才能養成。那么,在中學時代應如何去培養良好的習慣呢?《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40條說得清清楚楚,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為人處事,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從遵規守紀開始,《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科書,學生的一言一行就是培養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業。因材施教是養成教育的著眼點,不同年級的學生,其心理特征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養成教育時,就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按照其年齡特征、性格特點來分類設計方案,分層確立目標。

若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養成的過程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學生在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行為,因此,教師一定要耐心教導他們,如果發現他們的日常行為表現有不正確的地方,就要及時加以糾正。同時,還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訓練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事實證明,不少孩子的好習慣往往是在與壞習慣的斗爭中形成的,因此,訓練就要嚴格,在教學中要把嚴與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嚴的手段,達到愛的目的,真正做到寓愛于嚴,嚴愛結合。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是提高學習質量的諸多重要條件之一,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生深刻的影響。在學習早期階段,如果學習習慣在一定途徑下得到順利發展,并形成個體的一種需要,將會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發揮深刻的影響并成為導致學生在社會結構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條件。因此,從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今后學習能力的提高。

管得住自己,你是習慣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習慣的奴隸,做主人還是做奴隸;全在于自己的選擇。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拿破侖,中學生,基本點,人的一生,如何

篇2:思想品德課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

思想品德課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有一句話叫: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成功。好習慣和成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在我們給學生談成功,或許早了點,但卻可以為將來的成功創造條件,而對于學生來說,培養好習慣對將來走向成功應該是最重要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能開始會難以點兒,但是一旦堅持了一個階段,形成一種自然,那么,一個普通的學生變成一個優秀的學生,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其實,習慣是一種養成,是一種比較確定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而這種養成,一開始要有強制性,用以保證某種思想和行為的重復和連續性,并最終在持續一段時間后形成一種自然。而對一個普通學生來說,一段時間或很長時間的堅持,便會產生質的飛躍,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所以,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可以把培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的方法應用到各科的學習中去,讓學生能養成某一學科良好的自學習慣。

隨著素質教育的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在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模式上進行了很多嘗試,比如,借鑒了洋思和杜郎口的一些優勢,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每節課爭取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實現“堂堂清”。但一直以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都存在學生實際與運用的矛盾,如果過多的強調知識的記憶,可能就會忽略甚至擠掉培養學生能力的時間,而如果淡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則應用就會變得很空洞。因而,以往的教學一直存在一種比較被動和無奈的狀況。按教學要求去做,每節課需要一課時完成,若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節課,則可以完成本節的任務,實現“堂堂清”。但當學習第二節時,需要檢查學生對上一節的掌握情況,需要至少十分鐘的時間,再去完成第二節,則時間上不允許了。另外,若按舊的模式去進行,學生經常在倉促中接受,很多東西只是粗略的了解,甚至有些差生根本不能掌握,更談不上應用了,因而效果很不好。但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模式很難,因為,每次老師們都想讓學生先識記,再去理解運用,否則,就談不上成績。這種固有的模式像鋼筋混凝土一樣牢固。

為了改變這種固有的模式,我們經常探討、探索,希望找到一個有效的突破口。其實,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復習,這并不是壞事,這也符合記憶的規律。但卻忽視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預習。雖然,老師們也強調預習,但沒有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另外,課堂上沒留時間,所謂的預習也是一句空話。預習的環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該與復習同等重要,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更加重要。根據這一點,我們逐漸找到了一條變被動為主動,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教學道路,雖然不很成熟,但卻可以改變舊有的被動模式,形成一種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和習慣。

首先,在課時的安排上做一下調整。一般每一課包括兩節,以往上課都需要兩課時,現在調整為三課時或三個半課時。第一課時就安排為預習課,讓學生預習兩節的內容爭取把這兩節的基本問題明確,同時能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然后分兩課時完成兩節的教學任務,以保證實現“堂堂清”。當學習完一課后(即兩節),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再復習一節或半節,同時讓學生預習新內容。

其次,調整教學的基本程序。

第一課時,預習課。

篇3:推薦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兒歌

兒歌一

成績好,有訣竅,認真聽課很重要;

書展開,筆在手,課前準備要做好;

眼看清,耳聽好,上課專心不說笑;

勤動手,多動腦,精力集中質量高;

師教導,要記好,同學之間多探討;

勇挑戰,善思考,學生守則要記牢;

敢提問,會創造,方法科學效率高

兒歌二

風兒輕輕把書翻,我做作業書桌前。

課上認真聽仔細,融會貫通最重要。

課后作業用心做,加深理解有創新。

動口動手還動腦,張開想象重思考。

方法對頭思路巧,事半功倍效果好。

基礎扎實不含糊,獨立作業莫應付。

完成作業須檢查,良好習慣有神功。

每天及時交作業,老師講評要細聽。

提高成績在作業,能力培養重實踐。

兒歌三

勤學習,愛思考,好奇心,不可少。

看世界,多奇妙,善讀書,貴生疑。

為什么,追根由,是什么,要弄清。

問同學,問老師,問父母,問兄長,

問詞典,問自然,學學問,問是寶。

有問題,是聰慧,敢提問,見勇氣。

兒歌四

欲要記,先要懂,增強記憶有訣竅。

注意力,要集中,排除雜念抗干擾。

課堂上,要用心,思考吸收記得牢。

學知識,重理解,死記硬背可不好。

手耳眼腦齊到位,聯想記憶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