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孩子自信是培養出來

教育隨筆:孩子自信是培養出來

2024-08-01 閱讀 3251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教育隨筆:孩子的自信是培養出來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心自己最清楚,明白我們的工作不是做給誰看的,而是對孩子們心智進行培養和呵護的。

孩子們的熱情像幼苗一樣嬌嫩,我們要對他們負責,用我們的辛勤耕耘在孩子的心頭點燃一顆希望的火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積蓄的學識、能力、操守和素養溫暖孩子們的感受,滋潤他們的心田,毫不功利地踏踏實實地做事,不為別人的眼睛只為自己的責任(心),這樣我們就找到了開啟成功的鑰匙。

與孩子相處一天就要去影響他們一天,使孩子或多或少的改變一點,這樣才能讓時間變得更有意義一點,不管和孩子一起看書寫字還是到野外(游戲)瘋玩……

常懷教子心,心自與子通。

相信自己的能量總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一些影響和變化,應善于把想法用最簡潔、最精煉的語言傳遞給別人。

有缺陷的孩子有著和常人一樣的情感世界,他們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他們比常人更渴望讓別人認可,更渴望自己成功。給那些內心被鄙視所淹沒的孩子機會,讓他們成功,給別人機會讓別人去贊揚他們,可能一顆靈魂就會蘇醒。

0到六歲決定人的一生。所以幼兒教育這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幼教工作的人應是最優秀的人,幼兒教師應該是勝過科學家和先知的人。

教育者中的老師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的精神環境。

老師是園丁,而不僅僅是一名經師,更應當是人師,是一個真善美的心理學家,是兒童心智發展與生活技能信息吸收平衡的協調者;是兒童成長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輔助者,是孩子素質和能力發展的培養者,是孩子精神世界構建的協助者。

當孩子出現厭學或逃避學習時應該把自己定位于教師,而不應當站到一個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出現的問題。很多作為教師的爸媽,管理不好自己孩子的學習,皆源于溺愛親緣愛蓋過了真正的教育愛,以致個個聰明活潑的小搗蛋鬼養成了知“父母師”莫如子的尷尬難調局面:我不學你能把我怎么樣?我就不聽你的你又能把我怎么著?

對于愛鼓搗東西的孩子應至少從兩個方面去分析看待:一、看孩子是出于好奇還是在反復驗證自己拆卸妝的自我價值滿足。二、是不是確實對物品的不在意或浪費的滿不在乎。然后再因情況的具體方面施以鼓勵教導或糾正。至于孩子的學習,應從習慣與興趣培養方面并重考慮: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樹立自信的學習態度!

在孩子出現問題時,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以他的學習動態和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可以試著在交流中運用:“如果…”的假設方式,轉換角色引出他的想法、見解,然后針對孩子的情況因勢利導。

孩子們都處于摸索著學習成長的階段,心里尚未成熟,自我評價意識還不完善,對自我的認知還有賴于成人的評價,所以,我們這些大人尤其是教師不要貪一時的口舌心情心情之快,來消自己的心頭怨恨。切忌在孩子面前談論或挖苦孩子的缺點,更不拿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橫向比較,恨鐵不成鋼,小心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應需要經常鼓勵孩子,在無形中幫助孩子建立起,并設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可以點燃智慧的火花,舒展想象的羽翼!

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教育者悉心培養出來的。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研究

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研究

俄體中心校兒園教師:李兆紅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的,自由選擇、自由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意義

在近年來的幼兒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視教育觀、幼兒觀的轉變,提高了對自主游戲的認識。從中可以認識到,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除了教師預設好的游戲活動,幼兒自主的游戲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幼兒自主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主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又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因而在自主性游戲中較適合對退縮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矯正幼兒的退縮性行為,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自主游戲和自信心培養關系的分析,提出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發揮自身潛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存在的問題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游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也是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戲理念向游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自主游戲理念向自主游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通過剖析幼兒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提出一些建議,為提高廣大教師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技能等方面提供參考。

目前在現實中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像樣時,就會主動地示范,再讓該幼兒照著做一遍。這是教師對游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游戲的權利。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正確認識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自主游戲的指導原則。

篇3: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培養

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的培養

王國禮**年1月30日

學校教育的首要職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學科內容,更要培養學生對于學科的良好的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以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或終身學習的能力。新的數學課程的構建要求我們必須跳出只關注學科內容體系和結構的束縛,真正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續發展。所以,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積極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是由學生對數學所采取的立場、看法,并引起的對數學的喜愛、憎惡的心理狀態。只有良好的數學態度與積極的數學情感才能引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由此可見,這三者形成一個以態度為核心,情感為紐帶,自信心為動力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良好的數學態度、情感與自信心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快樂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快樂逐漸減少,焦慮驟增。在教學方面,這種現象尤其明顯。但無論從教師自身來看,還是對教育的要求來看,學生的成長都需要教師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的情感態度。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影響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趨于穩定。馬卡連柯說過:“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不會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人的消極情緒若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造成惡性循環。例如,一位教師因早上失起床較遲,怕上班遲到,心里很急,趕忙騎上電車,中途不慎被圖釘扎破輪胎,心情很壞,只能推著車來到學校,又碰見校領導在值班室,說了他兩句,他更是憋著一肚子的火。到辦公室取了教學用具趕忙去上課,開始提問某個學生,該生一時回答不上來,他正憋著火沒處撒氣,此時過去就是一巴掌,打得那位學生淚水直流,接著又提問了好幾位學生,只要回答吱吱晤晤,他過去都會收拾一番。結果在這一節課上,雖然教室里鴉雀無聲,但主動發言的人少了,教師讓全班學生一起回答問題時,竟然沒有一人出聲。這位教師的做法不僅使學生的情緒壓抑,主動性不能發揮,而且也損害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使學生從此對這位教師產生了畏懼感,師生交流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快樂教師實施快樂教學,能使學生情緒舒暢,心理穩定,能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積極地接受教育。

二、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數學,了解數學,談論數學,探究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以生活為背景,以知識為載體,巧設新課引入情景;列舉一些解決現實問題的例子,培養學生樂于了解數學,應用數學的態度;列舉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激發學生探究心理,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鼓勵學生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數學的發現過程,使其產生對數學的喜愛,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態度;聯系數學史,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對人類發展的作用,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時代氛圍,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使學生認為數學也在與時俱進,隨時代的發展,與新型科技相匹配,從而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態度。

三、轉變教師角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由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內容,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而改進教學方法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轉變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多指導學生想一想,引導學生猜一猜,與學生合作共同做一做。教師的這種新型關系的提出,就是要教師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教師權威者的形象,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實踐。只有教師放下架子,給學生一個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以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