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老師國培總結

小學語文老師國培總結

2024-08-01 閱讀 7633

“國培”遠程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理論講座,專家答疑,學員互動,示范上課,使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國培仿佛一股清泉流進我干涸的心靈,專家們的知識美和人性美時時撞擊我的心坎,潤澤我的心靈,回顧學習培訓,感受頗多。我決定細品所學,總結所得,把此次培訓的所學、所得用于現實識字寫字教學和作文寫作教學中。下面我就如何設計好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兒童步入小學就意味著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必將對它們日后的閱讀,包括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產生深刻的影響。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階段目標,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著重落實以下幾方面的目標: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注重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第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第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第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了解課文中的意思,并達到樂于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要順利達到以下目標,我覺得作為教師的我們一貫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強認讀,逐步提高

入學前學生的認識的字都很少,入學一段時間后,他們就逐漸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從而為閱讀奠定了一點基礎。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所以,即使課文中沒有生字,好多學生也會一字一頓地讀,或者回讀,難形成連貫的語流。因此教師應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課堂上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可以采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對于較難讀的句子,教師可示范甚至領讀。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習的經驗,切實過好認讀關,從一字一字地讀到以詞或以詞組為單位進行閱讀。

2.感受樂趣,啟發對話

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加工處理課文的符號信息,與課文和作者對話交流,受到課文豐富內涵的影響。于是學生體會到閱讀可以跨越時空,將世界各地的風光盡收眼底,將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來,其樂無窮。漸漸地,這種閱讀的樂趣轉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進行實踐活動的原動力,是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源泉。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然而文字畢竟是抽象,對初學兒童來說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借助課文插圖、實物、音響手段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進入閱讀,啟發學生與文本對話。

3.自主閱讀,感受語言

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過程是在教育影響下與客體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的,而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又使體驗、感悟這種心智活動成為可能。因為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為,學生是閱讀主體,是閱讀行為的發行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終決定著閱讀的目的、任務、方式和效果,所以學生在興趣的激發下理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位置。

總之,國培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彌補了我以前認識上的不足,同時也促進了我的教育教學,對我的專業成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國培,給我們中小學教師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我會以國培學習為契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篇2:語文老師我們該教給孩子些什么

語文老師,我們該教給孩子些什么

六月,這個畢業季,接觸了不少的畢業生及家長。聊得最多也是就業問題。簡歷千百篇,投向萬千家,卻總如泥牛入海無音訊。為什么就業那么難呀?別的且不說,且從孩子自身能力說起,從我們的教育本身說起。孩子們接受了十幾年的學校教育之后,離校步入社會,找尋自己的人生幸福。但是剛步入社會就吃了個閉門羹。為什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些什么?我們真正做到了嗎?

分數分數分數,這是我們學校喊得最熱烈的話語。但是社會用人不是看分數。我們培養的孩子跟社會需求有點背離了。人常說“學校即一小社會”,但是學校有社會必備的“五腹六臟”嗎?孩子最終是成為一個社會人,所以在學校里我們必須教會他適應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這才是我們學校應負有的使命。那么在學校,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到底應該教會學生哪些基本技能呢?

一、教會傾聽。從社會交往角度看,首先要了解別人的需求是什么,我們才能提供相對應的事物。而學會傾聽是社會人的第一要基本技能。作為學校、教師方,應該從文明禮儀等方面入手,養成細心、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良好習慣。

二、教會說話。這里的說話即口頭表達,因為口頭表達最直接、使用頻率最高、效率最佳的一種交流方式。怎樣說話才稱得是“會說”呢?

(一)說話要流暢。社會是一個高頻率、快節奏的交流群體。如果說話結結巴巴、斷斷續續、語不達意,交流對象勢必反感,不愿繼續交流下去。所以說話首先一定要通暢流利,口清意明。在語文課中,口語交際作為一個重要的專項說話訓練內容來抓,足以說明口語交際的重要性。為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很多問題,鼓勵孩子大膽地起來發言說話,利用一切機會訓練學生流利地表達自己。耐心專注地傾聽、自信負責地表達、文明得體地交際,這個是交流的基本要求。應征面試中得高分的都是表達很流利的,說話很連貫,很少斷斷續續的,所以我們的孩子也必須練習好好說話。

(二)說話要有感染力。人是感情動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表達主要是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聲音語氣、話語行動等呈現出來的。同一件事,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表達方式都有不同的效果。要使人信服,首先是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所以,說話的技巧尤為重要,這是一門高深的技藝,靠自己在生活中不斷地錘煉提升。而在學校最主要的是要創造更多的平臺給學生說、演,以達到會說的教育目的。

三、教會書寫。

(一)會寫一手好字。雖說現在推行無紙化辦公,但是你要記住永遠不可能消滅紙質稿件和書寫能力。寫字是門藝術,也是門面功夫,是一個人的文化印象顯示。在許多招聘過程中,許多用人單位往往比較注意這些細節方面的考量。現在的大學生也許對練字的要求很低,所以不太注重練字,那么如果我們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訓練學生寫一手好字,那么到了他們讀大學時,也許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來糾正字形了。所以教育部強調義務教育階段有練字要求也是出于此原因。

(二)會寫一手好文章。從社會生活角度看,光會說還不行,還要會寫,而且會寫實用文。實用文包括小至便條、信函,大致行政公文、學術報告等。孩子在學校十幾年,從寫作方面加強訓練,特別是實用文的訓練必不可少。

常常提醒自己,我只教孩子這么短短的幾年,但是如何對孩子的一生、對孩子的未來能起到有效的打基礎的作用呢?教孩子幾年,想孩子幾十年,這樣的教育才是功德無量的,如果能夠對孩子將來走入社會起到哪怕一丁點的作用,那也將無愧于心了。

篇3: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