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四年級語文下期中段考試卷分析

四年級語文下期中段考試卷分析

2024-08-01 閱讀 2704

**年度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段考試卷分析

重興鎮加昌小學陳梅

一、試卷分析:

從卷面情況來看,所考的題型多樣,內容難易適中,出題內容全面,概括了所學知識。試卷從基礎知識、閱讀和作文三個部分十二個大題來安排試題:一到十題是基礎題,考查學生對生字、詞語、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十一題是短文閱讀題;十二題是作文題,通過具體事例寫一寫自己的性格特點或興趣愛好,讓人了解你是一個怎樣的小孩。從整體題型看,這次試題非常注重綜合能力的檢測,以培養學生記憶力和學習力為主,體現素質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我班的考試情況:

我班有34人參考,平均分數為64.7分,及格率為61.8%,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考試的成績一般。現將學生的考試情況作如下說明: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題共十個小題,第1、2、3、5、6、7、8、9題是從“拼音,書寫,組詞,把詞語補充完整,把詩句、名言、諺語補充完整,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問題”考察學生記憶力的題目。從考題看,學生對課文基礎知識的掌握較牢固,考得非常理想,說明學生的記憶力較佳。而第4小題給“肖”字找朋友組成新字并填空,使故事變的更完整。考查學生的識字能力。這道題大多數學生完成得不好,故都失去了分。

第二部分是課內的閱讀題,本題考得也不太理想,滿分的同學達不到一半。可見,學生對閱讀題的閱讀能力,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強,還普遍存在學習力差的現象,所學過的知識還不能靈活地遷移運用。

第三部分是習作題:內容是通過具體事例寫一寫自己的性格特點或興趣愛好,讓人了解你是一個怎樣的小孩。本題是十二大題中失分最嚴重的題目,可以說是有40%的學生偏離了題意,他們沒有審清寫作要求,都寫到別人的事情,能夠緊扣題意的同學所寫的內容也比較空洞,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針對失分存在的原因,今后要在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下功夫,讓每個學生在課堂里掌握比較多的基礎知識。上好每節課,精心準備,為每個孩子設計一個發展的空間。從這次期中考試來看,優生率還有待提高,以后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更多有層次性的練習,讓學生多讀苦練。在教學中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題型,多做多練,使學生能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基礎打牢了才能靈活運用。還有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習作方面也要多下苦功。從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學習力出發,為美好的明天打下堅固的基礎。

篇2:教師招考試卷小學數學新課標試題

整理一、單項選擇題

1.“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一定要注重內容的時代性,所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有能力感受的現實,不能離學生太遠。【C】

A.方法B.概念C.素材D.原理

2.在“統計與概率”教學設計實踐活動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和年齡特征,注意活動的組織形式,使活動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A】

A.已有認知水平B.熱情C.興趣D.干勁

3.設計統計與概率的實踐活動時應該考慮學生的(),注意活動的組織形式。【C】

A.品質B.意志C.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D.上進心

4.“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學習,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調查、設計等學習活動,經歷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A】

A.解決問題B.修改問題C.研究對策D.征求方案

5.實踐與綜合應用作為一種探索性的學習活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主要通過為學生創設啟發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來實現。【B】

A.多做題目B.經歷探索過程C.科學研究D.勤于訓練

二、多項選擇題

1.“統計與概率”與人們的()密切相關。【AB】

A.日常工作B.社會生活C.生活習慣D.生活態度

2.義務教育階段應當使學生熟悉統計與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從而使他們逐步形成()。【BCD】

A.空間觀念B.形成統計觀念

C.尊重事實的態度D.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3.常用的收集數據的方法包括()等。【ABC】

A.計數B.測量C.實驗D.計算

4.《標準》設置了“實踐與綜合應用”這一領域,把

()等內容以交織、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現。【ABC】

A.數與代數B.空間與圖形C.統計與概率D.算術

5.()將成為實踐與綜合應用的主要學習方式。【BCD】

A.模仿和記憶B.動手實踐C.自主探索D.合作交流

三、判斷題

1.新的小學數學課程中統計學習的重點是根據已知數據解決提出的問題。(×)

2.“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中所提供的材料,學生越是不熟悉,學生就越會感興趣。(×)

3.組織學生進行統計活動時,要盡量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要讓學生成為統計活動的真正主人。(√)

4.為了體現統計與概率教學過程性的原則,在情境設上不一定要做到連貫。(×)

5.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多做題目。(×)

6.“實踐與綜合應用”學習領域的設置,有利于學生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和應用價值。(√)

篇3:做好期中考試卷分析

期中考試結束對老師來說,考完試后,試卷講評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千萬別以為,講評只是給個答案。一節試卷講評課的重要性,絕不亞于一節新課的。因為它既是教師教學的總結,也是學生學習的總結!具體如何做呢?

一、課前準備與要求

試卷講評要避免兩種做法:一是從頭到尾逐題講解,沒有重點;二是對、抄答案,就題論題,淺嘗輒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試卷講深講透,首先必須廣泛收集試卷信息,仔細分析答題情況。因此,講評課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

1、試卷數據統計

為了做到對成績、對學生、對試卷心中有數,除了要統計整套試卷的平均分,班級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之外,還要統計每題得失分率以及涉及到的每一知識板塊。

2、分析比較

老師根據每題出現的典型錯誤揣摩學生的答題思路,歸納造成學生答題錯誤的主要原因(或審題意識,或知識積累,或語言表達,等等)學生在各個板塊復習中的總體優勢和劣勢。比較可以是同類班級的橫向比較,也可以是本次考試與近幾次考試情況的縱向比較;可以將同一試卷中不同題型、不同板塊的得分情況作比較分析;還可以從優等生與后進生進行比較,找出優等生之所以優秀,后進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確定重點

數據統計及分析比較的根本目的,是對得分率低的試題認真查找失分原因,并確定講評的知識重點和板塊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重點知識的講評,一般要達到以下目的:

(1)認知試卷。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試卷的整體結構、基礎題型以及測試要達到的目標和已經達成的目標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和把握。

(2)糾正錯誤。糾正學生答題中各種錯誤的同時,對錯誤率高達50%以上的試題要重錘敲打,重點講透,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3)提要鉤玄。老師對每一道題涉及的知識考點應有一個基本方法的歸納。如對大、小閱讀題(自然科學類文章、文言文、文學作品)文本的整體把握,不同的文本類型應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導;對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類型或不同文體的作文命題,也應有不同的基本審題方法或構思方法的指引。

二、講評遵循的原則

1、及時性:趁熱打鐵

我們常常抱怨學生喜歡把眼睛盯在分數上,不重反思,太過功利。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是試卷講評和結果反饋相對滯后。學生做完一份語文模擬試卷需要兩個半小時,經歷從識記、理解到鑒賞、評價、表達的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效如何非常重視,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教學中,由于我們備課任務繁重、批改試卷難度大,往往把試卷發放和講評工作擱置太久;此時,學生做題目時產生的思維火花已經消失,能夠刺激他們思維的只剩下分數。因此,及時將考試結果和答案反饋給學生,是取得良好講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2、針對性:選題典型

一份試卷中總有一些錯誤率高、迷惑性大的試題,還有一些能體現某階段教學重點的試題。老師應選擇這些試題作為講評的重點,而不應面面俱到。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教師對某道題或某個板塊試題的常見干擾陷阱設置講清、講明,以增強學生敏銳的識別意識;對某道或某個板塊能體現本階段教學內容的試題,應講好其基本解題思路、答題策略,最好采用專題式講評模式。

3、拓展性:融會貫通

試卷講評從一定程度上講是一個重新整理知識的過程。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借題發揮,類比延伸,調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理清相關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形成一個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知識網絡。講成語運用,講語病辨析,講語言連貫等,應將相關考點的思維方法適當歸類,力爭講活一題學生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互動性:再現情境

試卷雖然相同,但學生分數高低不一,答題思路方法也各有差異,知識缺陷和錯誤情況也不盡相同。講評試卷時可安排幾道題由學生講述答題思路,還原考試情境,甚至讓他們提問、質疑,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使講評更貼近學生心理。通過學生自己的講解,教師會發現學生得了分的題目未必是因為知識學得扎實,有時屬于歪打正著。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講評課取得最佳效果。

5、激勵性:增強信心

充分發揮試卷講評課的激勵性功能是講評課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動機常常表現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取得好成績后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但是,每次分數下來,總是幾人歡樂幾人愁。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情緒高漲,喜悅;成績差的則情緒低落,甚至自卑、自棄。因此,每次考試成績下來,總是會強調,學習沒有常勝將軍,一馬當先不必沾沾自喜,馬失前蹄不必妄自菲薄,學習關鍵在于細、實、慢、活,堅持不懈。特別是對于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僅沒有過多的指責,而且在講評時,特別關注幫助他們恢復信心,使其保持和強化學好語文的心理動機。

三、講評課后要“診療”

1“診療”之一:糾正錯題

要求學生根據答案,針對答錯的題目寫出對題目的正確理解,解答過程等。自習課多去教室和學生進行溝通。

2“診療”之二:考試小結

要求學生做好每次考試小結。小結的內容包括本次考試的準備情況、答題情況、得分情況、出錯原因,認清自己是識記不牢還是理解不到位,是表達不規范還是題干隱含意義挖掘不清,是教材知識遷移不夠還是閱讀思維方法欠缺,是思想上不夠重視還是心理上過度緊張導致的臨場發揮不佳,所得分是實力分還是運氣分等。

3“診療”之三:鞏固練習

要求學生針對答題時出現的錯誤,查找相關資料,自主選擇相關試題進行鞏固練習,以檢測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掌握了。若又出錯,仍要繼續查找原因。我們應讓學生永遠記住:語文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同錯誤進行斗爭并戰勝錯誤的螺旋式上升的漸進過程。

試卷講評課決不簡單,我們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講評中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查漏補缺,完善知識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