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書筆記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書筆記

2024-07-31 閱讀 6749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書筆記

所讀的教育專著中,每一位名師無不在用各種方式闡述自己的教學觀點---語文教學,就是“讀”和“寫”。江蘇名師于永正老前輩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尤為深刻:學語文,其實很簡單,概括為兩個字,即“讀、寫”;概括為四個字,即“多讀、多寫”。

已至暑假,邢校長給我們小學部每位語文老師發放兩本書,其中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更詳盡地詮釋了孩子早期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一個個鮮活、真實的案例,不同層次的孩子通過“海量閱讀”之后的可喜改變,讓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為之震撼,為之動容。

下面將韓老師的經典語句及自己所概括的零星筆記記錄如下:

1進行“課內海量閱讀”,不需要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學藝術,我這樣口才平平的丑下鴨,通過進行課內海量閱讀,把安身立命的職場變成了充滿樂趣的幸福之旅,為學生快樂的書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海量閱讀”給老師、家長帶來意外的驚喜,讓孩子混沌的思想變得開豁明朗,從書中獲得力量,獲得快樂。

3“海量閱讀”,讓學生快速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有“下筆如有神”之感。

4愛學生是一種能力。教師愛學生,就是具備培養學生可愛的能力。

學生調皮,作業滯后,是不會學習方法,不愛學習的表現,其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學習樂趣,追根溯源,就是沒有“海量閱讀”。

5愛學生就是有本事把兒童的嘰嘰喳喳聲變成和諧的樂章,當老師有能力指揮童聲大合唱時便獲得了自己的職業幸福,安身立命的職場就變成了充滿樂趣的幸福之旅。這里的“本事”條件就是,讓學生海量閱讀、醉心讀書、自求博取、沉浸在書香墨韻之中。

6行動大于理念,實干就是能力。“笨鳥先飛”,“行”大于“言”,“行”會改變“言”。

7閱讀讓孩子步入平靜和平的港灣。

“海量閱讀”改變學生,也改變教師,讓你在家也能成為倍受尊重和有影響力的一員。

8公開課上出原生態的課,上出個性特色的課,唯有個性,才會突出。公開課,看學生。老師的面子是學生給掙的。

9韓老師的課堂特色: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10寫任何文章都要追求質樸文風、法子內心的真情流露。教書、做人做事都亦如此----質樸自然。

11我一直堅信,“海量閱讀”不應該是“個性化”的行為,而是“一般老師、一般生源、一般學校”的普遍行為。

“海量閱讀”易復制,易操作,貴在堅守。

12語文教學至簡為上,人生法則從簡如流。

13韓老師的課堂靜心閱讀的時間遠遠大于“討論分析”的時間。

14低年級的閱讀教學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強化朗讀,不求甚解。

15語文教學:“讀”才是硬道理。讓“讀”占鰲頭,讓我們語文教學變得簡單、輕松。

篇2:2月份教師讀書筆記:讀《孩子最想得到是什么》所想

2月份教師讀書筆記:讀《孩子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所想

符雪紅

第一眼看到這個題目就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這是一個老師最想知道的事情了?爸爸媽媽的愛。這一件禮物對于很多家長來說是太簡單的禮物,因為,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們要的愛,不是家長們取代一切的疼愛,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順的溺愛,不是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寵愛,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孩子們要家長把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還要家長給他們完整的愛。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的愛。如果家長朋友都正確地去愛你們的孩子,那么他們一定會成為新一代的人才!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媽媽領著七歲的孩子去釣魚,釣了一下午也沒有釣到一條魚,孩子很著急,他和媽媽經常來這里釣魚,這個釣魚區是有禁釣魚時間的,到了時間就不可以釣魚了。突然魚線動了,孩子興奮的拉魚桿,真的是一條大魚。可這時媽媽卻說“寶貝,這條魚我們不能拿走,孩子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指了一下表。孩子說:“又沒有人看到”媽媽說:“可你的心看到了,這是長在心靈的眼睛呀”。后來,這個孩子成為了聞名的建筑師。這就是父母給的正確的愛。心靈深處的愛!

但如果你愛的不對,又會什么樣呢!有這樣一個媽媽,愛她的孩子!這個孩子是個女孩子,女孩子是喜歡美麗的。一次,外地的姐姐回來了,拿回來了認為時尚的可以把直的頭發燙彎的卷發器。女孩子很喜歡,借去了,過了好久,姐姐要回去了,問女孩子拿回來,女孩子什么也沒說給了姐姐,可當姐姐回到工作的地方要用的時候,發現卷發器壞掉了,是燒壞的,姐姐當時有應酬,只好到理發店去整理了一下頭發。當姐姐再次回家,問起女孩子關于卷發器的事時,女孩子的媽媽也在那里,可她的媽媽卻在笑,在笑事情過去了,不需要給姐姐買一個新的了。連一個生活用品的小小責任都不讓孩子去承受的父母,他的子女以后會是什么樣子呢。女孩子高考沒考好,去了一個很不理想的學校,出來也許只是一個最普通的工人。

我們要愛孩子,不是偏袒;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而不是每一件事都讓他們先看利益;當好孩子的楷模,做一個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就可以;只要你做應該做的,合乎人情事理的。孩子就會看到的。

20**年2月21日

教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