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用于小學語文美育初探

多媒體用于小學語文美育初探

2024-07-31 閱讀 1912

多媒體用于小學語文美育初探

重慶市合川區龍市中心完小張祥清

[文章摘要]:眾所周知,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美育,如果能通過多種電教媒體來加以輔助的話,效果則會大大好轉。我在此文中,主要是結合自己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分別運用投影、錄音、錄像這三種電教媒體,優化語文美育的過程加以簡單的剖析,總結得失,試圖在今后的審美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關鍵字]:美育投影錄音錄像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美能磨煉人性”,是“心靈的體操”。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純真的心靈正是等待播撒美的良種的沃土。而把小學課程中占課時量最多,容量最大的語文學科作為一條重要的輸入渠道,把美的甘泉引進學生們的心田,必將產生影響他們一生的無法估量的巨大教育功能。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的那樣,是“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也?!惫识蚝⒆觽冇仔〉男撵`不斷播撒下美的種子,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最神圣的職責所在。

如何實施語文學科的美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充分地運用各種電教媒體就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運用投影設備,優化觀察方式,促進認知,培養美感。

教學要加強直觀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在教學論中也是把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作為一項原則而提出來的。投影作為中國目前大多數校園中較通用的一種多媒體教學手段,它的運用就是體現了直觀性原則。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這不但使教材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學生變得樂于理解和接受知識。也就是說,投影的運用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可使觀察者有觀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了觀察的效率,優化了觀察方式。

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要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兒童的美感。”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有許多與課文相輔相成的投影片,我們千萬不可偏面地認為它們只有認知作用

篇2:傳遞美得教育巧用信息技術走進美育殿堂

傳遞美得教育巧用信息技術走進美育殿堂

摘要:語文審美教育,就是以語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學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突破傳統教學的羈絆,體現了時代特色和教學需求?,F代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多媒體具有的功用,為語文審美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現代語文教學煥發無限生機。巧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感知視聽美,讓學生品味意境美,讓學生鑒賞形象美,讓學生體驗情感美,讓學生享受創造美,使審美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審美教育;信息技術;多媒體

語文審美教育,就是以語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蘇霍姆斯基說過:“沒有美育就沒有任何教育?!敝袑W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這樣的功用,為語文審美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現代語文教學煥發無限生機,使審美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感知視聽美

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單一、死板,課堂往往顯得沉悶而缺乏生氣,難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多媒體擁有圖片、聲音、音樂等豐富的手段,它像清新的春風,喚醒了學生的感官系統,能使學生直觀、形象地去感受語文文字中蘊涵的視聽愉悅,充滿審美情趣。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領略到語文內在無窮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

例如,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我先播放制作的課件,里面有濟南美麗的風景、優美的音樂、深情并茂的課文朗讀,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學生如癡如醉地聽著朗讀,盡情欣賞著濟南冬天獨特的風光,樂此不疲。多媒體這種視聽交融散發出的美,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讓學生在耳聞目睹之中得到美的沐浴。在教學曹操的《觀滄海》時,我同樣制作了滄海的畫面和配樂朗讀的課件進行導入,蕭瑟的秋風、壯闊的海面、洶涌的濤聲,學生很快就體會到了曹操的雄心壯志是融在滄海的雄偉壯闊之中,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菰锏墓旁娊虒W內容在多媒體的展示下變得有聲有色的、生動形象,這樣的一種視聽美,陶冶著學生的心靈,學生的審美想象力無形中得到了豐富。

二、巧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品味意境美

在語文教材中,大家會發現朱自清的文章都要求背誦,這是因為他散文中的意境特別美,可以拓寬人的審美視野。意境是指生活圖景與思想感情的融合體,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現、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征和韻味無窮的審美特征。從鑒賞角度來看,意境是一種審美感受,品味文章中的意境美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都是非常有益的。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能讓學生更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因為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情境真實、生動,不受時空的限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得到審美的愉悅和滿足。

例如在教學《巴東三峽》時,我用多媒體播放有關三峽的彩圖,其中有西陵峽的險,巫峽的秀,瞿塘峽的雄,構成了一副巨大的山水畫廊,學生看起來賞心悅目。于是,我引導學生一邊看彩圖一邊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從圖片進行玩味、聯想,然后從文中的語言文字去想象巴東三峽的美。引人入勝的大自然畫卷展現在學生眼前,三峽的雄壯之美撲面而來,在這美的意境中,學生熱愛祖國美好家園的情感油然而生,審美想象力也得到了培養。在教學《天凈沙

篇3:論美育教學對中小學生現代教育促進作用

論美育教學對中小學生現代教育的促進作用

摘要:美育教學,又稱為審美教學或美感教學。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追求著“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可見美育教學的地位是與德育、智育、體育是相等的。隨著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需要,深化美育教學,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與審美價值是現代藝術教育的必然選擇。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塑造人和發展人。中小學生藝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省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落后,途徑單一、方法相對簡單。在藝術教育中依舊延續著傳統理論教育的灌輸方式,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還容易導致學生的實踐和創造能力差,最終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為此,我們需要在保證基本理論知識教育的前提下,改進美育教學,引導學生們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本文站在21世紀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的高度,洞悉現代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按照我省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區域競爭的態勢,深入地思考未來我省美育教學,并以此為出發點,探討美育教學對中小學生現代教育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美育教學、人才培養、人文素養

正文:伴隨著海南省范圍內的經濟、社會、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也在匆匆行進中……面臨著新時代、新發展和隨之而來的價值觀轉變和教育方式的轉變。如今美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現代中小學藝術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何改進美育教學,擺脫過強的滯后性,樹立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教學理念。

(一)美育教學現狀調研分析

即便目前許多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推崇美育教學,甚至包括省教育廳等相關部門也在進行一定的推廣,整個海南省的中小學的美育教學都還處在于普及階段。另外,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在盲目追求著“升學率”,對于美育教學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特別是在私立學校里,這樣的現狀尤為顯著。目前我省許多中小學藝術教育都存在:美育教學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管理不規范、美育教師力量不足、環境條件簡陋等問題。在目前海南省的各大中小學藝術課程的開設上,主要還是以美術、音樂、舞蹈這三種課程的開設。藝術課程的類型選擇較少。遠離市區,你到絕大多數縣以下的中小學里會發現,這類藝術課程的課時少不說,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取消了。這種應付、敷衍、不重視藝術課程的現象在在絕大部分市縣已經成為普遍。很多市縣下面大部分中小學甚至連專業的美育老師都沒有,一個老師兼任多門課程教育的現象也不再少數。另外就是學生們的課外藝術活動開展也都較少,最常見的藝術活動也都是為了慶祝節假日而準備的,例如元旦節、六一兒童節。近年來,國家都一再強調素質教育,導致許多學校教育都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對于學生的美育教學認識也不多。隨著時代對于高素質人才的發展,現今已不再滿足于一般的理論教學,而逐漸地開始向美育教學上。美育教學,本是在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進行教育的方式,是最能夠深入影響學生情感體驗的一種教學方式。但由于種種原因,美育教學的還處于初步的普及階段。涉面廣泛,解決它需要黨和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還離不開廣大教師們的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普及美育教育。特別是對于中小學生藝術教育工作者而言,站在時代對教育要求的高度去認識美育教學、改進美育教學、調整教學方式、加大對美育教學改革成果展示,促進美育教學交流等方式。這樣更好的發揮美育教學對中小學現代教育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