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對英語學科新課導入藝術看法

我對英語學科新課導入藝術看法

2024-07-31 閱讀 6258

我對英語學科新課的導入藝術看法

課堂教學導入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科學的導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積極主動去探索,精神振奮去獵取,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下面我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英語新課的導入藝術。

一、復習導入法

每節課的教與學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舊知識的拓展與深化。因此,在新課開始之前,對與本節課內容有關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復習與鞏固,既能彌補學生舊知識掌握中的缺漏,又能使學生很快投入新知識的最佳學習狀態,為完成本節課教學作好準備。

二、實物和圖畫導入法

真實的實物和圖畫對新課的導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課堂教學中,出示實物和圖畫,變抽象為具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而且能清楚地揭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自覺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外語感知事物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運用實物和圖畫不僅形象、具體而且便于學生接受與回憶。如教初中第1冊18課時,我叫學生每人準備蘋果、梨、香蕉、蛋、桔子或蛋糕中的一樣,上課時,老師隨便走到哪便拿起實物問,What’sthis?It’sapear.Andwhat’sthis?It’sanapple.有些實物不能搬進教室,可用掛圖式或圖片輔助導入新課,如教第二冊22課的elephant,panda,m,tiger等動物時,出示圖片進行問答:What’sthisinEnglish?It’satiger.Whichanimaldoyoulikebest,adogorapanda?這樣學生把圖形與單詞結合起來,就自然而然地理解并記住它們的意思。

三、設問導入法

教師以富有啟發性、連貫性的問題導入新課,是為了刺激學生的中樞神經,引導學生回憶,聯想或滲透學習目標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如教初中第三冊第10課課文時先設置問題。1.WhydidMissZhaosay“Congratulations”totheclass?2.WhywasMissZhaonotpleased?WhatdidClass3dolastSunday?學生帶著趙老師“先祝賀,后不高興,學生做了什么”這一貫穿主題的問題去尋找答案,就自然地過渡到課文內容的教學中去。

四、簡筆畫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中,實物和圖畫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特別是簡筆畫,它能創設情景,有直觀、方便、節省時間、幽默等特點,一支粉筆在手,寥寥幾筆便能勾畫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動物、花草、樹木等,就能表達豐富的語言信息。如教初中第一冊21課畫人物簡筆畫就可問答:Who’sthis?ThisisLiLei?Howoldishe?Heistwelve.又如教初中第二冊76課時,畫上太陽、云、雨就能進行天氣情況的教學。

五、情景導入法

英語是一門語言,需要語言環境。直觀真實的畫面。真實的情景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就會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教師在情景導入中抓住時機,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本節課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課上去。如教第三冊22課,講臺上放一個小書架,讓一個學生扮演圖書管理員,另一個扮演借書人練習對話:A.Excuseme.Haveyougotanybooksaboutthemoonandthestars?B:Yes,theyareontheshelf.然后引出話題Inthelibrary的教學內容。

六、故事導入法

心理研究證明,興趣對人的未來活動有準備性作用,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愛聽故事,故事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上課前,選擇與課文內容情節緊密相關的知識性及趣味性故事,講給學生聽,以達到巧妙引入的目的。如:教初中第三冊42課前,我先講了一個只讀了三個月書,后來成為偉大的發明家的故事,聽完故事學生都知道是ThomasEdison.然后我問:愛迪生是怎樣成為科學家的呢?帶著這個問題,學生都想弄它個水落石出,這樣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中去。

七、電教導入法

運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輔助教學,既有聲又有像,形象、直觀、生動、新穎、有趣,能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錄音機教學,先放錄音讓學生聽,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新教材的編排在很大程度上都傾向于這一方面。

運用投影儀、多媒體既能節約時間,又形象直觀,并且還有動態功能,就象電視上的“現場直播”一樣。

另外,用電視錄相播放與課文相關的鏡頭、片段,可增加學生感性認識,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如在教初中第三冊的Thesport時,播放一些運動會(最好是本校)的場面,學生看到熟悉的鏡頭,倍感親切,好象自己又回到了當時的場面。

八、現場導入法

教室是一個很大的“教具”,室內有門窗桌椅,還有學生、老師及學習用品等,如教現在進行時時,叫一個學生去關門,老師在學生關門時說Heisclosingthedoor.叫一個學生開窗時說Sheisopeningthe在教形容詞的比較等級時,叫三個學生站到前面,說:Aistall.BistallerthanA.Cisthetallestofall.學生通過這實實在在的人或物的現場表演,學起來更加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九、游戲導入法

中學生是長知識的時代,他們精力充沛,參與意識強。因此,我們的課堂應當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將要學一般疑問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前,做Isitabus?的游戲,讓學生用Yes,No回答,直到猜對為止。當要學到祈使句時,做Pollysays“Standup!”Touchyournose的游戲,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又進行了實際操作,學生記憶深刻。

十、自由交談導入法

在每天安排的同桌3分鐘的自由交談時,事先叫學生作好就當天所學的新課內容有關的話題進行交談,使這個交談能達到承上啟下,水到渠成的效果。如將要學初中第三冊54課ChristmasDay時,交待學生準備好有關話題:

A:Hi!LiuYing.Igotapostcardfrommyfriendyesterday.

B:Really?Whereisitfrom?

A:It’sfromAmerican.

B:Whatdoesitsay?

A:BestwishesforChristmasandtheNewYear!

然后教師就Christmas作解釋,這樣就順其自然地引出WhoisFatherChristmas的主題了。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一切新穎的、有效的方法,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導入新課。寓教于樂,讓學生覺得上課是一種樂趣,而不枯燥乏味,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與老師達成一種默契,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學科,藝術

篇2:中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方案

為切實提高我縣中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培養一批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領頭雁”,促進我縣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提升,根據《浙江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領雁工程”實施辦法》和《紹興市教育局關于組織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領雁工程”的意見》,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培訓方案。

一、培訓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新時期對我縣中小學英語教師的要求,以及中小學教師教師在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現實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執教能力、專業引領能力為重點,整體設計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提高培訓質量。

二、培訓對象

政治素質好,熱愛農村教育,有強烈的事業心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能起到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的中小學英語教師。已在省、市各類研修班、培訓班學習過的教師不再安排。

三、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的師德修養和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科研能力、校本培訓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等有顯著提高。具體目標如下:

1、良好的師德修養。通過理論學習、榜樣示范、吸收內化等,進一步提升師德修養和綜合素質。

2、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了解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動態和發展趨勢,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從整體上把握中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系統領會學科教材體系和編寫意圖,了解并掌握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設計;提高骨干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增強解決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3、一定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了解現代中小學英語發展前沿與教育創新,增強教育科研意識,掌握科研理論與方法,學習、掌握教學診斷技術,從實際情況出發承擔實驗課題和專題研究。

4、引領校本培訓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策劃、組織及活動等途徑,進一步提升引領校本培訓能力。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學習,和課件制作等方面的實踐訓練、進一步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四、培訓內容和方法:

根據骨干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培訓內容分為理論學習、課堂實踐、教學探究、交流考察四塊。集中培訓時間為兩個月,共計320學時。理論學習主要是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及對學科知識全面深入的理解;實踐主要是通過有意識的聽課、評課、說課、上課及觀摩研討等活動進行;研究主要是掌握教科研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一)理論學習:理論培訓的內容圍繞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能力進行,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師德修養,樹立素質教育新理念,掌握現代教育的理論和方法,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研究教材、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的活動,也為自身的發展增加后勁。

(二)教學實踐:主要是根據所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從經驗到科學、從無意識到有計劃、從憑直覺到有目的明確的飛躍。實踐活動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開展互相聽、說、評課活動;開展上公開課、分析評價公開課活動;觀摩、討論優秀教師的公開課;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等。

(三)教學研究:教科研是理論學習和開展實踐兩者有機的結合,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要求在掌握教科研一般知識的基礎上確立好自己的研究課題或研究方向,并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收集資料,開展實驗、總結、研究,完成自己的研究課題,并形成書面材料。

五、培訓考核

1、教師發展中心將建立完備的培訓檔案。具體包括:培訓方案、實施計劃、培訓教材資料、培訓通知、學員登記表、培訓管理規章、日課表、學員考勤記錄、實踐活動記錄、學員作業、學習成效鑒定、學員培訓反饋意見表等。

2對學員的學習考核采取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自評、互評、專家評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理論考核以課程作業、讀書心得、結業論文等形式進行;實踐考核以案例分析、交流研討、教學設計、技能操作等方式進行。具體內容:

1.教學設計(診斷課教學設計和提高課教學設計)各1份;

2.同伴課堂教學診斷分析報告1篇;

3.自我課堂教學診斷分析報告1篇;

4.自我或同伴課堂教學實錄及反思報告或課堂教學研究論文各1篇;

5.課堂教學觀察報告1篇;

6.讀書報告1篇;

7.校本培訓活動設計方案1份;

8.制作教學課件1份。

其中診斷課教學設計和提高課教學設計須經答辯通過。

學員修滿規定學時,經考核合格后,由縣教育局發給“領雁工程”培訓結業證書。對成績優秀的學員頒發“領雁工程”培訓優秀學員證書。

六、實施計劃

第一階段(12月10日~12月24日):時間為兩個星期。由紹興文理學院外語學院負責培訓。培訓主題:教師的人文素養、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開設的課程由文理學院外語學院制訂。

第二階段(12月25日~1月8日):時間為兩個星期。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培訓。培訓主題:中小學英語教材教法研究、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英語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

培訓時間

內容

形式

授課人

12.25

上午

教育科研方法

講座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研訓部主任張豐

下午

課題的選題與寫作

講座

12.26

上午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的素養

講座

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沈江峰

下午

分班教育

講座

紹興縣教師發展中心

教研員王麗英、駱海軍

12.29

全天

(小學)小學英語教學案例評析

講座

浙江省教研室小學英語

教研員鄭文

全天

(初中)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研究

《goforit》教材分析

講座

浙江省教研室中學英語

教研員李冬梅

12.30

全天

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規范

講座

嘉興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張健

12.31

上午

中小學英語課堂觀察方法

講座

紹興市中小學英語教研員周智忠

下午

(小學)全國優質課觀摩(錄像)

講座

教研員駱海軍

(初中)課堂教學觀摩(錄像)

講座

教研員王麗英

1.4

全天

(小學)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講座

溫州實驗小學(全國賽課一等獎)夏恩力

全天

(初中)閱讀課教學

講座

湖州湖興區教研室吳佳

1.5

全天

(小學)《小學英語教學教材教法問題分析》《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評課》

講座

越城區教研員李應紅

全天

(初中)初中英語說課和磨課

講座

嵊州市教研員方雁燕

1.6

上午

中小學英語課件制作與實踐

講座

王壇中學省教壇新秀

鄭斌

下午

操作

1.7

上午

(小學)小學英語命題技巧

講座

實驗中學曹剛陽

(初中)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管理

講座

實驗中學王國峰

下午

(小學)優化小學英語作業設計

講座

實驗小學詹洪法

(初中)初中英語命題技巧

講座

實驗中學曹剛陽

1.8

上午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與教學技巧

講座

教師發展中心駱海軍

上午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講座

教師發展中心王麗英

第三階段:時間為3個星期。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培訓。培訓主題:課堂教學實踐

實踐基地:

(初中組)縣實驗中學、柯巖中學、王壇鎮中、秋瑾中學、齊賢鎮中、錢清鎮中

(小學組)縣實驗小學、柯橋小學、平水鎮小、福全鎮小、齊賢鎮小、錢清鎮小

異地考察:待定

第四階段:時間為1個星期。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培訓。培訓主題:課題結題、學員小結、考核、總評、結業典禮。

篇3:小學英語學科新課改隨想

新課改倡導知識聯系生活的教學策略,它改變了以往小學生機械重復,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保持長久,同時它也在影響著學生今后各個階段的英語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歌曲和chant是激起學生興趣的有效形式,針對孩子天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把音樂帶入課堂,用歌曲來導入新課、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很好,明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言語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那么如何創設真實的學習情景呢?

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將真實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小學課本內容簡單易懂,輕松的情節加上同學表演時全身心的投入,惟妙惟肖的表演就像一個全真的課本劇,深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使學生們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等很多實用句型。而且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不是空洞的而是真實的、深刻的。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漲,氣氛非常活躍。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通過不斷出嘗試,不斷努力,我收獲很多,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吸收新的理念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自己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