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工作優秀論文:做一名使學生喜歡稱職教師
長白縣教師進修學校隋麗環張燦紅
調入教師進修學校,離開講臺已有四個年頭了。這幾年來,也很少聽到“老師好”這樣的問候了,說句心里話,還真的很失落。也許這就叫人們常說的“當你失去時才覺得她的珍貴”吧。我想凡是曾經從事過教育工作的同仁可能都會有過這樣的感受。下面我就談談在二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的一些感受,愿意與各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
一、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教師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學生喜歡年輕漂亮有親和力的教師,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一種美,而一名教師面對學生有一張誠摯的笑臉和一句溫馨的叮嚀更是一種美,是一種永恒的美,當你走進課堂,不管有多大的煩惱,露出你的真誠笑臉就一定能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平時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真誠的交流,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所以只有把教師的愛注入學生的心田,學生的愛才會從心底向我們緩緩流淌。
1.多給學生一分熱情和真誠──年輕真好
我是85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我縣一所農村中學任物理、化學的教學工作。那時我21歲,有著非常高的工作熱情,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請教,與老教師們相處的也非常融洽,那里的學生家境都不是很富裕,可以說大部分學生的生活都很困難,但他們都很淳樸、很善良,我很快就愛上了他們,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我深知愛學生是我的職責,甚至我常常與學生同睡一鋪炕,同吃一鍋飯,同玩一個球,同跳一根繩,當有的學生交不起學費時我就替他們交上,當有的學生思想出現波動時我就耐心開導他,當有的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時我就鼓勵他……實例略,我始終清楚的記得當時化學課中學的一些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化合價,分子式,方程式等)因為雜、亂所以很不好記,為了盡快讓學生掌握這些內容,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做游戲,搞競賽等,其中有一節化學自習課讓我至今都記憶猶新,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把所學知識加深鞏固,他們很愿意上我的課,學習興趣非常高,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在我執教期間,連續三年的中考成績都名列前茅。我也因此而獲得了省優秀教師的稱號。我的付出和努力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對我的信任,贏得了他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也贏得了他們對我的愛,所以在他們畢業時很多學生每人送我一個筆記本,在第一頁上都留下了他們真誠的話語和祝福,這些本至今我都保留著,我覺得這是我一生中非常珍貴的東西,我會永遠珍藏著.那時我年輕,那時我熱情,那時我和學生之間沒有距離,所以那時我敢說:“因為我年輕,所以我富有;因為我年輕,所以我自豪”.在這里我也很想告訴那些職業倦怠的青年教師們,別吝嗇你的燦爛的笑容,別吝嗇你的愛,都奉獻給學生吧,你得到的將是別人偷不去的愉悅啊!
2.多給學生一分寬容和理解──做一個老頑童
后來,調入了我縣縣城一所中學,這一干就是20年,不知道應該說是蹉跎歲月還是歲月蹉跎,時光就這么快,一晃就已經不再年輕,可以說在這所中學我也算是老教師了。年齡促成了我和學生之間出現了距離,代溝也就隨之而來,怎么辦?再加上突如其來的新課改,而我又是一個不甘于掉隊的人,當時我就告訴自己,調整心態,把心態盡最大努力調整到最年輕化,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從我個人來說,在我做學生的時候,我也喜歡面帶笑容走進教室的老師,而不喜歡一副“長白山式”的臉的老師;我也喜歡善解人意的老師,而不喜歡“只會訓斥”的老師,所以每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我都會面帶笑容。雖然我年輕時的那種燦爛的笑容已經無法給予他們,但是我可以送給他們慈母般的微笑,這微笑可以消除那種恐懼感,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再加上課上、課下與他們交流、接觸、互相了解,漸漸地他們非常愿意跟我說心里話,就這樣師生間的感情很快建立起來了。
還有一次我教的學生中有幾個學困生,干脆我就稱他們為“皮蛋”吧,有一天竟然提出讓我領他們去打臺球,說起來這也只是四年前的事,他們的要求讓我出乎意外,我說我連臺球亭在哪都不知道,可他們說::“我們知道”。當時我想如果我拒絕的話,他們一定很失望,我知道這些皮蛋其實也有著很強的自尊心,我確實又怕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其實他們不就是想讓老師領他們去玩一次嗎?瞬間的猶豫之后,我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面對這些皮蛋,我常用的方法是多與他們溝通,在溝通中讓他們意識到我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這樣無論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評他們都會樂意接受,通過溝通我可以了解他們成績落后的原因,自然就會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并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幫助他們走向成功。就這樣時間不知不覺過去,我說該回家了,就這樣孩子們一個個就像小鳥一樣回家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我的腳步也輕快了許多,好像也年輕了好幾歲。我想對于這些皮蛋來說,他們學的課本知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多少年以后可能已經記不得多少了,但是老師給予他們的教導,老師教給他們的做人的道理,可能他一輩子都不會忘,所以我想老教師年齡大,不可怕,只要心別老,雖然我不能給他們燦爛的笑容,但我可以送給他們慈母般的微笑;雖然我已經不能再與他們同跳一根繩,同玩一個球了,但我可以為他們做一個忠實的觀眾;雖然我不能跟每位家長通電話介紹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我可以經常在他們的試卷上,他們的作業上寫下我對孩子的鼓勵和贊賞,這就是我作為一名老教師發出的感言,如果教師能多給學生一分理解和寬容,如果教師能多給學生一分熱情和真誠,那么學生能不喜歡你嗎?
3.教師要愛憎分明──多給學困生一點愛
愛憎分明,這是我們做人的準則,是人格魅力的體現。前面我也提到了學困生,在這里我還要提,可以說學優生是在贊揚聲中長大,他們飽受著很多人的寵愛和呵護,而學困生呢?他們是在責罵聲中長大,他們經受著冷眼和責怪。在學困生的成長過程中,除了他能得到的本能的父愛和母愛之外,他還能得到多少呢?所以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對學困生的關愛,做到不袒護學優生,不歧視學困生,如果學優生犯了錯,照樣光明正大的批評指正,決不寬容。對于學困生要盡量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能挽救一個學困生,才是教師的偉大之所在,最差的學生恰恰需要最好的老師。記得有一天,一個學生突然不不舒服,吐了一地,就在大家都感到很為難的時刻,有兩位學困生急忙站起來幫助給打掃了出去,而那些老師眼里的學優生又是怎樣表現的呢?一個個捂著鼻子,一臉很反感的表情,在平時還有些學優生對班集體漠不關心,也不愛給成績差的同學講題,特別自私,這一切我看在眼里,感觸很深,如果這樣下去,未來的社會會怎樣呢?所以當時我就表揚了這兩位學困生,同時我也批評了那幾個學優生,我就教育他們要學會關心、幫助別人,要學會感恩,光學習成績好那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中學生。.我還常常對學生們說的一句話是:“送給他人玫瑰,自己留有余香,當你能為別人講一道題時,你千萬不要覺得浪費了你的寶貴時間,,你不會有什么損失的,不會耽誤你的學習的,相反,你一定會在原有基礎上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和升華。當你能為別人做一點事情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就這樣,很快在后來的學習當中,這兩位學困生竟然學習起來非常認真。可能他們能感覺到老師有一顆不偏的心,有一顆公正的心,而且在課堂上出現了互幫互助的氛圍,學優生也愿意幫助學困生講題了,看到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我非常高興。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對教師提出過這樣的忠告:“你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多年來,我始終認為在老師眼里的差生其實只是學習成績差,可其他方面不一定差,現在差,可將來不一定差,我們在座的大部分老師都曾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事實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所以如果我們教師能多給學困生一點關愛,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那么你就會愛上這些學生,這樣師生間有了感情,縮短了距離,教師講課學生容易接受,消除了心里障礙,所以學生自然就喜歡上你的課。也許這就是我這么多年來,為什么如此關愛差生的原因吧!
當然,我們除了愛學生的同時,同樣也需要“嚴”字當頭。當學生犯了原則性的而不可饒恕的錯誤時,我們做教師的決不能“心慈手軟”了,我用這個詞也許不恰當,事先聲明可不是打學生啊!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一定要講究策略和方法,以理服人,以教育為主。千萬不能因此而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避免適得其反。作為教師一定要處理好“嚴”與“愛”的關系,真正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
篇2:小學德育工作優秀論文:用師德撐起教育藍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之所謂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思想、職業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里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范文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范,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為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學生把幾年、十幾年的生命時間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學校、教師就有責任去珍惜別人的生命,浪費別人的生命時間就是罪過。所以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作為教師,應該無私地把愛撒向每一個孩子,平等地對每個孩子,了解他們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時時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當老師把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孩子,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公平地把愛和溫暖送給每一個孩子時,孩子小小的心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如今,網絡上關注度最高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29歲正是年輕人享受花樣年華,實現人生理想的大好時光里卻因車禍瞬間挽救學生身受重傷,自己雙腿遭碾壓高位截肢,至今躺在重癥監護室沒有蘇醒,或許這一輩子都有可能不會醒來,我想她的這種用生命去愛學生的精神是任何人都超越不了的。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這不就是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