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生長:第二講1
第二講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智慧?
各位老師,我們接著講第二個專題: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智慧?
第一個專題我們討論了“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課程智慧”。教師的課程智慧主要顯示為教師的“備課”。我們的基本結論是:做老師的人一生都在備課。他一生都在尋找、開發、利用相關的課程資源。一個好的老師,他的經歷,他看到的,聽到的,不時地被轉化為上課的內容。真正好的公開課,不是一個星期就可以準備好的。有些老師,一旦上公開課,就渾身是膽。為什么?他有經歷,有閱讀,他一直在備課。真正好的公開課,往往在上課之前,有大體上的準備,然后有臨時的生成。他在現場突然會冒出來很多智慧來。真正的有課程智慧的老師,他就不時地積累課程資源,積累之后,那些課程資源就會在課堂上蹦出來。
如何讓課程資源在課堂上蹦出來?如何讓課程資源進入具體的課堂教學?這是我們所要討論的“教學智慧”。嚴格地說,教師的“課程智慧”與“教學智慧”是連在一起的,很難分割。教師的“課程智慧”以和課程資源的開發既顯示為教師的“備課”行為,也可能存在于具體的教學過程的現場。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有相關的課程智慧以和臨時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的機智。但是,還是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劃界:教師的“課程智慧”主要顯示為教師的“備課”行為,而教師的“教學智慧”主要顯示為教師的“課堂”行為。因此,當我們討論“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教學智慧”這個主題時,這個主題也就可以轉換為:一堂好課的規范是什么?或者,什么樣的課是一堂好課?
我個人愿意將教師的“教學智慧”概括為三點,這三點也可以視為一堂好課的基本要素:第一是傳道,第二是授業、第三是解惑。
傳道
“好課”總是讓同學有一種感覺:他被你感染,一種力量感染,新課程稱之為“情感、態度、價值觀”。其實,“情感、態度、價值觀”基本上都是不可以教的,只能感染。一個老師上課有沒有激情,取決于這個老師的生活態度,他的生活態度會以看不見的方式感染他的同學。
我推薦的第一個有關“傳道”的案例是美國電影《死亡詩社》。
這部電影在很多地方在流傳。我在廣州的購書中心買過幾十張《死亡詩社》,我自身觀看,也送給我的朋友。廣州的購書中心有專門的音像店,我每個月會到那里去尋找資料。我一直在搜集教育電影、教育錄像。我上課的時候,就給同學提供一些教育電影或教育錄像的片段,作為課堂討論的案例。
有一段時間我給廣東的校長做有關“新課程的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題報告。那段時間,廣州購書中心的服務員感到很奇怪:忽然有很多老師特意來購買《春風化雨》(這部電影也翻譯為《春風化雨》),買到《春風化雨》之后,就迅速離開,不買別的。她們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告訴她們,是因為我給校長們做了推薦。廣州購書中心賣了上百張《死亡詩社》。后來,我再去買的時候,那里的店員說:“已經賣完了。”我問:“什么時候有呢?”店員說“可能再也沒有了。”我問:“怎么再也沒有了呢?”店員說:“印制的權限已經用完了?!焙髞碛殖霈F了DVD版本。
在《死亡詩社》中,那個基廷老師是有專業智慧的,但更重要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專業智慧,而是基廷老師的教學激情。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的同學。什么是一堂好課呢?有時候,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東西更重要。我給老師們放幾個片段。這里面出現了幾位老師,你看這些老師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鏡頭1:一群同學在樓道里面自由地擁擠、呼喊。
為什么放這個鏡頭呢?這個是學校里面的生活,他上課之前就放這么一個鏡頭,你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藝術的表達,因為小朋友們原本是野外的一只只鳥,但是現在小朋友們已經變成了家豬。就是我們現在養豬啊,原本都是野豬,慢慢變成家豬了。你想家豬對人是好的嘛,但是對豬來說,是很糟糕的。我們有的老師說:“家豬有什么,家豬過的很開心,吃了睡,睡了吃,很好的?!边@是你想的開心,更可怕的是,假如那些家豬也認為開心,那就完蛋了。你看,野鳥,小朋友自身就是野鳥,自由地飛翔,可是慢慢地被變成了我們教室里同學這個樣子了。
鏡頭2:學校副校長在樓道里喊:慢點,小朋友們!慢點!你們這幫毛手毛腳的家伙。
你看,他為什么說:“慢點,小朋友們!慢點!你們這幫毛手毛腳的家伙?!本褪钦f:你們這一群野鳥,你們這一群小野獸。這原本不是什么壞事,可是,現在,我們小朋友們身上已經看不到野性了,非常的遺憾。依我看,最美的男人,就是身上有野性的男人,女的我不好說。
鏡頭3:化學老師給同學安排作業
篇2:教師專業生長途徑與戰略
教師的專業生長,是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的完美產物,二者相輔相成,缺乏教學理論指導的課堂,是了無生機的機械的應試教育。沒有經過課堂實踐檢驗的理論,是無法實現的虛無飄渺的神話。因此,只有二者完美結合,才干生成高效的教育。那么,針對農村教師,該如何空虛他們的教育理論呢?培訓與學習,不失為解決這個問題的良策。
一、培訓形式多樣化。
1、校外培訓與校內培訓相結合。
近些年來,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高度重視,轟轟烈烈的進行了課程改革,加大對農村教師專業提升的扶持力度,先后組織了各種類型的培訓活動,從而使一批農村骨干教師迅速得以生長。然而,對于資金緊張的農村學校來說,經常無法使參培活動難以成行。因此為了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實現資源共享。必需將這種高規格的校外培訓與共享型的校內培訓緊密結合,使得前者付出物有所值,后者生長如愿以償。學校也應該采取措施提高這種培訓與返培訓的效益。
2、校級培訓與組級培訓相結合。
由于培訓級別的不同,可能也會形成培訓內容各有偏重。相比來說,校級培訓體現整體性,其對象是全體教師,其目的是有助于學校管理,有助于教師綜合素質提高。其內容可以是思想政治培訓,也可以是心理輔導培訓,還可以是學校中層組織管理培訓等,例如班主任培訓等。組級培訓注重學科性。其對象是不同學科教師,其目的是研究教師、研究教法、研究課堂、研究同學,通過教學理論的多元化來促進學科專業化和課堂教學的更新。其內容可以是教材教法培訓,也可以是課標解讀,還可以是優秀教案分析、課題研究相關輔導。培訓者必需理清自身所選內容的范疇,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集中培訓與自我培訓相結合。
無論是校外、還是校級、組級培訓,因參訓人數較多,內容必需面對全體,均屬于集中培訓。教師的專業提升僅靠這種培訓是遠遠不夠的,必需大力提倡教師的自我培訓,假如說集中培訓是通過“步伐統一”而實現“滿園春色”的話,具有專業生長群體化。那么自我培訓則是通過“另辟蹊徑”而實現的“獨樹一幟”,具有專業生長特長化,更有助于教師“海納百川,取長補短”,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理論雛形。
二、培訓內容多元化。
1、以師德師風培訓疏心理,塑師魂。
當今社會人們追求更廣泛,文化形式更多元,對于一個長期處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無論是社會因素,還是環境因素,或是自身因素的影響,多多少少對自身從事的這份職業有著不同的看法,職業倦怠感經常無法防止,三尺講臺上的做法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心理的疏通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學校必需定時組織相關培訓,端正師風、凝聚人心,規范教學行為,引導教師自我釋壓,堅持對教育事業的高度熱情和教學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2、以崗前提高培訓為新教師導航。
面對目前教師調動頻繁的現象,幾乎每學期都有教師調進各校,處于提高學校整體師資水平的考慮,學??梢栽趯W期伊始聽取摸底課之后,針對各個新進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進行點評和培訓活動,這樣有利于校本教研良好氛圍的營造,也對學期教研活動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3、以教材教法培訓顯目標,明方向。
處在課程改革日新月異的今天,再資深的教師,也不敢輕易“手拿一本書,直接進課堂”。因此,必需對教師進行培訓,這種培訓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通過培訓,要能使教師明晰整套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特點,明白教材的發展方向,創新教學技藝,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增強課堂實效性,使同學學得有效、學的愉快、學得主動。那么這種培訓必需將“返培訓”與教研組培訓結合起來實施。
4、以經典選讀滲透課堂,引發考慮。
教育家之所以是教育家,那是因為他的觀點來自于教育實際,他的理論能夠滲透人心,更能指導課堂走向。常用教育理論,激活心智;常讀教育經典,經驗引路;常思教育現象,創新教法。因此,培訓中適當輔以教育經典解讀,堪稱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
5、以課題培訓豐富教研活動。
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教學現象,解決教學疑難,使教育教學活動有的放矢。這正好可以規范教研活動散亂無序的狀態。因此,課題培訓中必需使教師了解課題研究步驟,了解課題研究方法和措施,嘗試實施課題研究,鼓勵開展小課題試行研究,將教研與課研融為一體,以課題研究使教研活動更有目的,以教研活動為課題研究提供實驗平臺。
6、以寫作技能培訓積淀教師寫作功底
要實現教師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就必需使教師自覺地、主動地研究課堂,反思課堂,但是,如何研究?如何反思?如何提取有研究價值的教學現象?學??梢酝ㄟ^校級培訓和組級培訓的方式,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理論培訓,組織校內寫作高手進行教育敘事和案例分析,引導教師從不同角度分析和看待每一個教學現象,鍛煉教師的寫作水平,并舉辦寫作技能競賽提高教師寫作興趣,讓教師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7、以信息技術培訓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益。
網絡信息的迅猛發展,使得教育教學手段盡顯得天獨厚的優勢,遠程教育資源的靈活運用,不只提高了同學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師教的更舒心,但是由于地區和教材內容等多方面的限制,緊緊依靠網絡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根據本地本校的特點整合和開發出有效的課程資源,而這些工作缺乏了相應的技術指導是無法完成的。信息技術培訓必需將這個重任擔負起來,以便我們的課堂更有效,更高效。使我們的教師更專業,更多才。
校本培訓作為教師專業生長的戰略之一,它努力的為教師積淀理論基礎。為了凸顯它的功效,還必需制定相應的培訓要求,做到培訓活動有主題、有主持、有講義、有演示、有記錄,教師人人參與,做到有筆記、有反思、有小結,學校每學期培訓內容裝檔成系列,使培訓活動經?;贫然?,規范化。加速新時期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整體素質的提升。
篇3:教師幸福人生與專業生長
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對教育的理解。今天,我報告的主題是:%26lt;%26lt;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生長%26gt;%26gt;。
報告開始前,讓我們一起分享幾個圖片:一是幸福的家庭……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母親的關懷、豐收的喜悅、平靜的溫馨、神秘的巧克力、林間的小路、遠離塵囂的靜土、自由的跳路、溫柔的撫摸、安寧、不經意間的感動、重溫聽潮的時刻、開滿鮮花的、一生的信仰、更多的時間、美妙的夢、豐富的想象、寄托在紙上的希望、自身的感覺、勇于攀、獨立的夢想、下一步的欲望、朋友的關懷……幸福無處不在。
在我看來,幸福就是空虛而又閑適。物質和精神上的富有。所謂閑適,從容地自主地面對生活,現在我們的壓力太大,有一個解放教師的問題。所謂幸福,就是指內心的平安,自主地面對生活。這是我所理解的生活。幸福人生需要什么?
我寫了一篇文章“幸福人生的有與無”,其中,講了幸福人生的四個有:第一、心中有盼頭。即有目標、有追求、有所成績、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一定能不時地喚起同學對于未來熱烈的神往與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出現在同學的面前,讓同學帶著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生長。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著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崗位,兢兢業業。第三、身邊有親友。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有情感的歸屬。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欣賞,這是所有人一個一起的需要。怎樣使學校成為一個溫暖的家、溫馨的家?怎樣打造一個相互支持、相互欣賞的團隊?這是校長們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領導、校長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更多地欣賞和鼓勵我們的同事,更多的關愛,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是一個好領導的重要特征和表示。第四、家庭有積蓄。經濟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們經常說富貴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貴”。當我們在經濟上富有的時候,就會顯得大氣,不會過分地斤斤計較,不會過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所以,我們要消滅貧困,建設一個富裕的社會。
這是我所概括的“幸福生活“的四個有。希望大家能成為這樣的“四有新人?!弊4蠹矣肋h幸福。幸福是社會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標,我們要發明幸福的社會。假如社會中有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是更加平安的、和諧的和融洽的,更有前途和活力。
現在大家在幸福的心情下,開始我們的分享。
發表《優質教育一定源于善好生活》。我們個人的生活有兩個評價的尺度:一個是社會倫理道德的尺度,即所謂“善與不善”;另一個是個人自我的評價尺度,即所謂“好與不好”。
善的生活,即體面的、有尊嚴的、負責任的生活;精神高貴和優越的生活,正直與光明的生活,富于德性的生活,充溢了同情與關愛的生活。而好的生活是能夠感受到愜意與輕松、感受到內心的空虛與和諧、感受到精神與物質的富足、感受到心靈的舒展與個性的張揚。善好生活是一種自我實現的生命歷程,是一種“不惑、不憂、不懼”的生活。而所謂優質教育,一定是能夠使同學形成陽光般的心態和健康人格的,是能夠提高同學的自尊和自信的,能夠使同學內心變得越來越空虛和富有力量的。
優質教育一定是學校資源的配置富有效率和效益的,學校生活中充溢了對所有同學的深切關注,沒有人被忽視和被遺棄。我們不時地去豐富內涵,建立在師生一起上善好生活基礎上的?!瓣P于師生學校生活的質量”,影響到我們能帶給同學怎么樣的教育,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這是我們教育的重要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心態,生命的苦樂等全在于我們自身看,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生活。
先說一個有趣的計算。假如令A、B、C、D……X、Y、Z這26個英文字母,分別等于百分之1,2,3,4……24,25,26這26個數值,那么,我們就會得出如下有趣的結論:
第一、Hardwork(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是重要的,它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占98%(算式:H+A+R+D+W+O+R+K=8+1+18+4+23+15+18+11=98%)?!笆种杏惺伦觥焙途ぞI業,這是我們實現生命價值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第二、Knowledge(知識)。知識也是很重要的,它在我們的生命中的重要性占96%(算式: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知識改變命運。
第三、Love(愛情)。愛情可能對女性來說更重要一些,它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占54%(算式:L+O+V+E=12+5+22+5=54%)。
第四、Luck(好運)。好運、好運氣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都希望有好運氣。人生不是建立在饒幸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踏實、老實的基礎上,好運的重要性占47%(算式:L+U+C+K=12+21+3+11=47%)。
第五、Money(金錢)。當然金錢也很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般不能的。它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占到72%(算式:M+O+N+E+Y=13+15+14+5+25=72%)。
第六、Leadership(領導力)。它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占到89%(算式:L+E+A+D+E+R+S+H+I+P=12+5+1+4+18+19+9+16=89%)。這個領導力不只僅是領導者,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領導力的問題。所謂領導力,就是影響他人的能力,即推動、鼓舞和激勵他人的能力。一個人的領導力有這樣四個要素組成:洞察力、鑒賞力、判斷力以和親和力。人生的價值在哪里?在我看來,就是看你在多大的程度上、多大的范圍內、多大的積極意義上能給他人以多大的好的影響??梢酝ㄟ^你的思想、言論,也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發明等等,造福于人類社會,改變人類的生活,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第七、Sex(性)。性對我們成年人來說也是重要的,但是它在我們生命中只占到48%(算式:S+E+X=19+24+5=48%),略高于好運。
努力工作、知識、愛情、好運、金錢、領導力、性等這些我們通常非??粗氐臇|西,都很重要,但都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百分之百的圓滿。
那么,究竟什么能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百分之百的圓滿呢?
是Attitude(心態),是態度!
算式:A+T+T+I+T+U+D+E=1+20+20+9+21+4+5=100%。
為什么是心態呢?因為境由心生,環境是由你的態度生長出來的,用哲學的話來講,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處境。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身,痛苦與快樂,成績與失敗,寬容與緊迫,其實全在于我們怎么看。因為我們是通過自身的觀點去看世界,所以態度決定一切。這就是為什么課程改革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且把它作為“三維”教學目標中的重要一維。
心態方面,重要的一點要有感恩的心。有一首詩《我感恩》在西方廣為流傳,讀了這首詩,你會發現,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
“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他人在一起;有只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的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
能找到最遠的那個停車位,因為那表示我還能走路,且還有幸能有輛車;有巨額的電費帳單,因為那表示我冷氣吹得爽;教堂禮拜時我身后有五音不全的女士,因為那表示我還聽得到;有一堆衣服要洗燙,因為那表示我有衣服穿;一天結束時感到疲勞和肌肉酸痛,因為那表示我有個拼命工作的能力;一大早被鬧鐘吵醒,那表示我還活著;最后,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著我?!?/p>
當你覺得人生很糟,那就再看一遍吧!這首詩就是告訴我們怎樣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即是我們看的不得其實也有積極的一面?!安粫r給自身積極的心理暗示,靜由心聲,“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接下來,請大家先看三個小故事。
無論你是作為同學的家長或教師,講故事的身手是很重要的。因為不論是兒童或成年人,大家都愛聽故事,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一個現象。怎么解釋,為什么大家都愛聽故事呢?這個解釋就是理論,理論是什么?理論就是對一些問題和現象的解釋。地理學上的大陸漂移學說,就是一個地理學家生病的時候,躺在病床上整天反復地看世界地圖,發現這個地球外表的21%的陸地好像吻合起來,形成的是一個整體。那為什么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分布呢?他就提出一個假設,地球上大陸原來是一個整體,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被分裂了,被漂移了,所以形成了今天地理上的格局。所以說是理論就是解釋。
為什么人們喜歡聽故事呢?又怎么解釋?我的解釋有三點:第一,人是萬物之靈,人都有生與俱來的好奇心,故事有境界,好的故事有引人入性的境界,故事能夠協助我們探索考慮,滿足我們的好奇心。第二故事是有形象的,形象相對于籠統,形象更能喚起我們內心的欲望。戲劇、舞蹈、雕塑、音樂、美術、攝影等,都具有形象性,包括文學,能喚起人們生命的欲望。在教學中,我們強調直觀、生活體驗,就是要喚起同學對生活的愉悅和向往。第三,故事有一個自由解釋和理解的空間,有一個放飛心靈,置身事外的安息空間。這就是人們為什么喜歡聽故事的原因,了解這一點對認識人類內心世界是有協助的。
故事一:木匠的故事
一個上了年紀的木匠準備退休了。他告訴他的雇主承包商他不想再蓋房子了,想去與他的老伴過一種更加悠閑的生活。他雖然很留戀那份報酬,但他該退休了。他們的生活也能過得去。承包商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便問他能不能再建一棟房子,就算是給他個人幫助。
木匠答應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而易見的是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不只手藝退步,而且還偷工減料。以這種方式結束他所熱衷的事業令人感到遺憾。木匠完工后,雇主來看房子。他把前門的鑰匙交給木匠。“房子歸你了,”他說,“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p>
木匠感到很震驚!太丟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為自身建房子,他做事的方式就會完全不同了。我們也是一樣。我們每天都在書寫我們的人生,往往并沒有竭盡全力。那么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我們將不得不住在我們自身建的房子里。假如我們可以重來,情形就會大不相同。但我們無法回頭。
你就是那個木匠。每天你釘一顆釘子,放一塊木板,壘一面墻。有人說:“人生是一項自身做的工程”。你今天做事的態度和所做的選擇,筑成你明天要住的“房子”。要用心建喲!這個故事的寓意:人生就是一項自身做事的態度。
故事二:青蛙的故事
從前,有一群青蛙組織了一場攀爬競賽。競賽的終點是一個非常高的鐵塔的塔頂。一大群青蛙圍著鐵塔看競賽,圍觀者為他們加油。
競賽開始了!老實說,這群青蛙沒有誰相信這些小小的青蛙會到達塔頂,他們都在議論,“這太難了!!,它們肯定到不了塔頂!它們決不可能勝利的,塔太高了!”聽到這些,一只接一只青蛙開始泄氣了,除了那幾只情緒高漲的青蛙還在往上爬。群蛙繼續喊著說:“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頂的!”越來越多的青蛙累壞了,退出了競賽,唯有一只青蛙卻還在越爬越高,一點沒有放棄的意思。
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競賽,除了有一只青蛙,它費了很大勁,終于成為唯一一只到達塔頂的勝利者。
很自然,其它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勝利者”是怎么勝利的?有一只青蛙還跑上去問了那只“勝利者”,你哪來那么大的力氣跑完全程?結果發現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于消極失望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只會粉碎你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夢想與希望。而且總是要記住,你聽到的那些消極的話語都會影響你的行為。所以,我們總是要堅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而且,當有人告訴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你要學會變成“聾子”,對此不聞不問!要總是想著:我一定能做到!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兩個重要意義和價值。
第一、改造國民性。所謂國民性,就是一個國家公民一起的性格。人們之間性格有很大的差別。當我們放在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上,就會發現考慮問題的方式,處置問題的方式、審美趣味、情趣,甚至很多民風、民俗、習俗等是非常相近,這個相近就是所謂的國民性。
我國是一個落后的國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國民素質的落后。諸如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對他人的真誠的支持、缺乏高度的自律,缺乏主動、積極、自信等這些品質,這是我國國民的一些缺乏。
魯迅、梁啟超等前輩,很早就強調改造國民性。
今天通過發明積極的課堂,讓同學獲得更多的勝利體驗,使同學在課堂中有更多實質性的參與機會。減輕同學學習內容的難度和份量,讓同學更實質性地參與課堂,讓同學更多樂于表達,等等,培養未來國民良好的品質,積極的、樂觀的、開朗的、主動的、自信的、友善的等重要品質,形成民主的性格。建設一個民主的國家,就必需培養公民民主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