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師課堂語言規范

小學教師課堂語言規范

2024-07-31 閱讀 3289

問題提出后,鼓勵孩子們發言

“小朋友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訴大家,好嗎?相信你能很行。”

“誰能用你的聰明才智,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一個接一個發言時

“你(們)知道得真多。”“你的知識真豐富。”

★學生提出不同看法時

“真動腦筋,敢于說出不同的看法

★當學生遇到難題時)

“再試一試,我對你有信心。”

“我覺得你能行。”

“你覺得你的問題在哪兒?要我幫忙嗎?”

“只要你有決心,我會幫助你。”

“再試一試,再想一想,不要緊張。”

★當學生做錯或回答問題不理解時

★“再試試看或許下一次你會成功。

“失敗一次沒關系,只要努力了,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再試一次,一定會比剛才好。”

“在*方面注意一點,回答得就更完美。”

★當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時卻言不達意時

“能積極舉手發言很好,下一次先想一想,想好了再發言好嗎?”

★小組學習完成后進行交流時,有同學膽小而不敢發言,老師用鼓勵的眼光說:.

“*同學你很認真地參加了討論,你來說說你的觀點,聲音響亮些!”

★當出現兩種不同意見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教師說:'

“*同學老師已聽到你的意見,很好!請你有條理把你的觀點向大家說一說。”4.

★當學生一筆一劃用心書寫生字,發現學生寫字時間架結構有錯誤時

“只要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就會寫得好看,你不是也會這樣做的嗎?”

★一個平時膽小的學生想舉手發言,但舉起又放下時

投以贊許的目光,請全班學生鼓掌歡迎這位同學發言,發言后:“今天我非常高興*同學大膽舉手發言,而且非常棒,希望你經常讓大家聽到這樣精彩的發言。”

篇2:運用優美實效課堂語言藝術提升高效課堂提問藝術表達能力

運用優美、實效的課堂語言藝術,提升高效課堂提問藝術的表達能力

臨澤四中賀正福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發展平臺,開展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課堂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之一。高效課堂要實施有效提問,必須使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程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這其中教師要不斷研究和合理運用優美、實效的課堂語言藝術,提升高效課堂提問藝術的表達能力,并恰當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語言,增強高效課堂的語言藝術感染力。

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些教師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以課堂上學生“聽懂”為目標,課堂上的提問往往是“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淺層次判斷式的提問,或者是“對”還是“錯”的選擇性的提問。這樣的課堂提問往往隨意、無序,甚至不分主次,會使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學生只是機械式的接受,毫無生氣,學生的學無效果,教師的教無效率,這樣的課堂根本談不上高效。

要實現高效課堂就離不開有效的提問,有效的提問應注意以下幾個面:

一、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進行有效的提問。

課堂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即教師首先應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并以此作為設計問題的依據,使設計的問題既明確易懂無歧義,又能突出知識的重難點。

二、課堂提問要有一定的開放性。

課堂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封閉式或簡單的提問,使學生回答時會不假思索或帶有猜測的成分。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使問題具有開放性,這里的開放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問題答案不要太唯一,二是問題答案不要太小,上述無論哪一種肯定情況,都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課堂提問要有會對性。課堂提問要針對不同學生,因人而宜有層次性。對于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提問時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而對于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提問時要稍有難度,有綜合性。這樣,就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

四、課堂提問要難易適度。課堂提問必須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即不能太難或太易,問題太易會使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問題太難會使學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課堂提問的問題要有坡度。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引入求知的高度。

五、提問要注意提問的語言、態度。老師要為學生創造多種課堂提問、師生對話的鍛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會敢說愛說,真實獲取學生在語言方面的深層發展機遇。當面對心理素質差、課堂上不敢大膽表達,這時教師也不能著急,應該用商討的語氣輕松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課堂提問還要善于誘導,教師要運用輕松的鼓勵語言,“你再想一想,這個問題解決方法應該還有哪幾種”,“坐下來與你的同桌、小組成員再次交流一下,接著再發言好嗎”。教師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譽,營造出和諧、開放的課堂語言交流氛圍,使提出的問題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從而達到提問的有效性。

六、提問需要有效的評價。教師提問之后一定要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適當的評價。教師的評價極為重要,它能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新一輪的學習中去。對回答正確又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教師應該充分肯定,還應給予必要的贊揚。而對于回答不夠全面的同學,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進一步啟發學生全面考慮問題。而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師在不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應明確指出其不正確,并進一步啟發這些學生的思維,給他們再一次站起來回答的勇氣,而不能摸棱兩可,一味地表揚和遷就學生,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不敢面對、不敢批評。教師應注意將激勵性評價和否定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注意方法和方式,以關心、愛護和理解學生為出發點,達到有效提問后的有效評價。

篇3:經驗分享課堂語言激勵性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與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激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其中言語的激勵則較為普遍。綜觀一些名師的課堂,我們常有這樣的感慨:他們的高明之處更多的是在于,他們善于用溫柔真誠的語態,飽含真情的語氣,洋溢激情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潛在的情感,從而產生一種情感共鳴的語境,使學生為沉浸在風趣的教學環境中,激發他的潛能以至于轉化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心理因素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學生總是很重視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語言評價要有針對性。例如有位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表現時說到:“真是與眾不同,多么富有創意的思考啊。你有一雙智慧的眼睛,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真了不起!”“誰來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說錯了不要緊,老師最喜歡舉手的同學,因為你們是最自信的人。”……一句句激勵的話語讓每個學生都有了前進的動力。再比如特級教師竇桂梅常常這樣激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