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結構和撰寫方法
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書面資料。經驗總結報告的基本結構大體有以下幾局部:①題目。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項目,即專題經驗總結;也可以是對某一階段(如一學期、一學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顧。從中找出效果較大、印象較深,且富有新意的東西來確定總結的題目。②引言。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大多數以凝練簡潔的語言交代本篇經驗總結的背景、寫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果等,使讀者一開始就判斷出有無參考價值。③正文。圍繞經驗總結的主題(總觀點)組織資料,可在文中設小標題,但要注意所敘述的若干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經驗總結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加以理論概括,做到內容生動,有理有據,說理性強,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工作上可資借鑒。④結尾。這是經驗總結的精髓和結晶。它是通過正文的典型資料和對其分析而概括出的結論,是從大量具體事實中找出的規律性東西,它應反映作者的獨到見解。至此可見,各種類型的科研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盡管如此,它們卻包括了或者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個三段式的基本格局。如調查報告可分為引言、正文、結論三個局部。實驗報告可分為引言,實驗方法、過程和結果,討論和結論等三個局部。經驗總結報告可分為情況概述、經驗總結、存在問題和今后意見等三個主要局部。當然,這只是科研報告習慣格式的沿用,并不能限制文章結構形式的創新。科研報告的結構可以根據內容和體裁的不同而靈活掌握。只要能夠達到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鎮密,條理清楚的要求,在寫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一篇完整的教育科研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局部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料兩個局部。⑤署名。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并標明對報告的所有權。署名應寫明研究者的工作單位和真實姓名。假如研究者有多人,可商定署名的先后次序,逐一寫清。對全面工作不太了解,不能對研究全面負責的人,不一定署名,但可在和注中說明他的貢獻。署名也便于讀者與之聯系。⑥和錄和參考資料。和錄是指內容太多、篇幅太長,不便于寫入研究報告又必需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資料,如測試試題、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統計檢驗等內容。“參考文獻是指在實驗報告中參考和引用他人的資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和出版時間。如引用未經翻譯的外文資料,應用原文注釋,以資查證
篇2:讓學生在自信中啟航小學教育經驗
讓學生在自信中啟航小學教育經驗
“自信”是學生學好數學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一座大城市的心理研究所對中小學生進行過調查,有兩個結論發人深省:一是智商很高和智商很低者,各僅占2%左右;二是學習不好的學生95%智商不低。這說明學習的后僅生,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方面,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造成的。可見,數學學習自信心是數學學習中一個重要的情感因素,與學生的數學成績和他們對于數學活動的自覺參與等諸多學習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我把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作為教好數學的首要任務。
一、愛心
篇3:養成教育經驗分享培養遵守紀律行為習慣
最近,發現高年級個別班級的個別同學,上課擾亂課堂紀律,就此本人從網上學習,尋找對策。發現前人的經驗不錯,于是和大家分享。
孩子如何養成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呢?
(1)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就是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這在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中是行之有效的,能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并避免“逆反心理”的產生。如有的孩子根據自己情況,寫些有關遵守紀律的格言、警句放在桌上提醒自己;有的制定《課堂紀律十條》來要求自己;有的編寫《一日生活常規》來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這些做法都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堅持下去,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2)榜樣法“榜樣法”是孩子以其他同學或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模范行為為榜樣,自己向他學習的方法。孩子用榜樣激勵自己自覺遵守紀律,同時用榜樣做一面鏡子進行對照檢查,矯正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言行。在孩子身邊,一定有許多同學遵守紀律,可以以他們為榜樣,看他們是如何專心聽講,遵守課堂紀律的。特別是要和他們交談,了解他們是怎樣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習慣的。還可以以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為榜樣。而父母自身也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處處以身作則,高標準要求自己。
(3)評價法“評價法”是根據孩子自己訂的標準和《學生守則》《課堂常規》等有關紀律內容,對其行為給予一定的檢查、判斷。這種方法也可以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不斷強化自身的積極方面,抑制自身的消極方面,逐漸懂得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從而提高是非觀念和認識水平。只要孩子經常進行自我評價,不斷檢查自己,對自己遵守紀律情況進行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言行,就能達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效果。自我評價能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遵守紀律的“內驅力”。但是光靠孩子自己評價仍然不夠,還要父母不時給孩子以指導和幫助,適時為孩子提一些建議。孩子還可以每個階段制定一個目標,規定自己在紀律方面達到什么程度。如包括出勤、課堂紀律、課間紀律、課間操紀律、集體活動紀律等。父母可以指導孩子按照以上內容畫一個表格,貼在家里的墻上,督促他們每天晚上進行認真地總結,每天自我評價,這樣也能起到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作用。
、(4)說理法所謂“說理法”,就是孩子和他自己的行為進行說理,是孩子自己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認識、辯明是非的方法。比如孩子上課隨便說話違反了課堂紀律,就要進行自我分析,找出違反紀律的原因,并想出克服缺點的措施。如果能夠進行心理分析,效果會更好。這樣,他們就在自我說理的過程中,不斷分析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知、情、意、行,人們的行為習慣往往又和道德水平、認識水平有關。凡是自我修養較高、認識水平較高的學生,一般來說,都比較遵守紀律。反之,紀律較差的學生,一般來說或自我修養欠佳,或認識水平較低。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就要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點評養成教育很重要。發表于**-2-2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