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育心得好教學是一種親切款待

小學教育心得好教學是一種親切款待

2024-07-31 閱讀 4132

今日在看《教學勇氣》的時候,讀到這樣一句話:好的教學是對學生的一種親切款待,而親切款待經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為……教師對于學生的親切款待產生了一個更親切款待教師的世界。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但經得起推敲,舒心的環境、稱心的服務、美味的菜品,在這期間最大的受益者當屬餐廳老板,其實教學同理。

課程如菜單,選擇理應多一些點

對于課程,我們一直呼吁:在確保國家課程開全開足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地方課程、積極研發校本課程,為學生成長成才、教師發展提高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和資源,可現實情況實況并不隨人愿,要么老師忽略學情閉門造車,以致于辛苦開發的課程學生壓根不買賬,積極性嚴重受挫;要么就是由于師資匱乏,優質課程不得不中斷或有違初衷,創新力嚴重打折……試想一下,當你點餐的時,菜品少到沒有選擇的必要,中意的菜品亦無再次品嘗的欲望,這樣的菜單不要也罷。鑒于此,我們真該好好豐富一下我們的課程,更新一下可供學生選擇的菜單了。無效甚至無用的課程果斷舍棄,充滿創意的想法努力變成現實,一個人搞不定的事情組建團隊來完成。如果學校、老師夠努力、夠用心,縱使面對再挑剔的學生,我們也可以自信地說:盡情選擇吧,總有一款適合你!

校園如餐廳,設計應該更人文

談及校園文化設計,我不由地想到了上海、江浙一帶的學校,他們的學校雖然占地面積很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尤其是一些貼心的小設計,無不展現該學校用心育人的無限情懷。有一所學校因為時間久遠記不起名字,但參觀過程中的一個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操場的一角有一排水龍頭,估計是特地為上體育課的孩子們設計的,每個水龍頭旁邊都掛著一個紅色的尼絨網兜,里面有塊類似石頭一樣的東西,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個小男孩正好經過,用水將手打濕后,嫻熟地拿起小石頭在手中擦拭了兩下,豐盈的泡沫越來越多,原來那是一款香皂呀!看孩子滿心歡喜地離開,作為旁觀者,我突然有種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在他以及其他師生身上也有所體現。家不需要豪裝,師生使用方便即可;家不需要太多教條,師生理解懂得即可。家,是需要用理構建、用愛填充、用心經營的。唯有這樣,學生才會愛家、戀家,建設小家和大家。

教師如侍者,理念需要站得穩

曾經有段時間,我對“教書匠”這三個字頗不具好感,總認為它是觀念陳腐、古板教條的代名詞,自己也總想在教育教學、班級管理標新立異,整出點兒新花樣。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此時恐怕連入門級的教書匠的學徒都不如,至少他還有一顆懷揣夢想矢志不渝的匠心,而我呢?教育需要創新、需要與時俱進,但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做任何決斷,都不能背離了教育的本心:教育是為了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教師則是協助孩子實現這個目標服務的。孩子們每個階段的學習如同登山跋涉,陪伴他們每個階段的教師也如同在進行接力賽,盡管沿途的風景異樣,經歷的磨難不同,教師的全程陪伴和指引終將會把孩子送往他們成功的彼岸、人生的巔峰。雖然我們不能像餐廳那樣將顧客奉為上帝,但我們完全有這個必要和自信將我們的孩子們視為天使,他們展翅飛翔的之際,也是我們倍感幸福之時。

以后要努力學習、不斷進修,多掌握一些獨門絕技,爭取為孩子們烹制更多道大餐,讓他們垂涎三尺、樂在其中、終身難忘、一生回味。一個人的努力,這么多人受益,還有這么多人惦念,仔細想想,當老師挺好的!我是教師,我驕傲。孩子們,愛你們!

篇2:小學教育心得為每一個學生幸福人生奠基

“做老師的價值在哪里?”突然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在《尋找做教師的感覺》一書中,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回答,其中為每一個學生的幸福認識奠基,讓我很有感觸。

孩子總是自己的好,這是大多數家長的人之常情。遺憾的是,我們卻習慣把班里的孩子分為三六九等,習慣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這是余老師描述的,也是很現實的一面。成績好的學生總是受到老師更多的偏愛,而學困生常常被老師忽視。

作為教師的我們,究竟有什么樣的使命?既然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質,那我們就要平靜地去對待所有坐在面前的學生。因為那些被忽視的學困生,后進生以及他們的父母也一樣對孩子未來的幸福有強烈的期盼。

我們教孩子讀書和做人,最終是為學生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這才是教師的神圣職業使命。

看到這里,眼前出現了很多學生的面孔,這些面孔或許不是學習很優秀的學生,但他們卻有著樂觀的處事態度。在現在動輒就要把保護孩子們的心靈放在第一位的今天,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是多少人所渴望的。跟友人聊天時,我不知道如何去評價一些家長不關注學習,自己學生一塌糊涂的學生,我曾用過一個詞語就是淳樸?,F在想好,他們并沒有抱怨父母對他們的不關注,甚至還要在放學后為父母做家務,他們也沒有因為學習而出現情緒問題。對于家長和社會來講,這也是一個值得贊許的地方,他感覺自己是幸福的,而這種幸福感就是一種能力。我們老師不能只是為少部分學生的幸福人生負責,而應對全部,每一個學生負責。“一個都不能少?!?/p>

不要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在教師的字典中不應該有“放棄”這兩個字。用教師的智慧去挖掘每一個學生,用行動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篇3:小學教育心得千篇一律掌聲不如一句真切地評價

我們常常對低年級的孩子給予肯定時,說道:“真棒!真好!真行!”老師們似乎出現了語言匱乏,讓我們的課堂評價陷入一個模式化的怪圈。

尤其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落座之后,老師總會接上一句:“讓我們給這位同學一點兒掌聲!”隨后,娃娃們訓練有素地鼓掌,一齊喊著:“棒棒,你真棒!棒棒棒,你真棒!”

一堂課下來,不知有多少時間用在這種千篇一律地喝彩中。

這個環節,縱然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若想持續,還需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認可學生不一定需要“鼓掌”。

鼓勵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最接地氣的莫過于恰如其分地評價。若想讓口頭表揚不落入俗套,更不顯得生硬和虛假,教師要懂得并善于聆聽。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教育者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聽孩子把話說完,教育者的語言千萬不可過于強勢。

教師緊接著要進行及時地評價。評價應一語中的,不僅要做到準確、簡練,還要體現評價目標和意義。對其他學生具有一定的提醒或者警示的同時,讓發言的學生充分體會到老師對他的認可與接納,并在此基礎上巧妙地指出不足、鼓勵和期待。

優秀的評價語因時而生,決不在備課的“預設”中,應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和掌控。它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執教老師面臨學生在“預設”之外的回答,如何運用教育機智,依然能有條不紊地展開合理的評價,并將課堂能夠引導,且不至于驚慌失措。

這是每一名教師需要在經歷千錘百煉之后方才做到游刃有余,課堂評價不但是一個技術活,還是一個良心活。

真切地評價不僅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還要讓孩子對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