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調整備課思路解決課堂效率方面嘗試和反思

調整備課思路解決課堂效率方面嘗試和反思

2024-07-31 閱讀 1845

通過多次聽課和自己上課的體驗,我發現在課堂上“課堂效率”的問題不容忽視,在“道德課堂”指引下,“學生的課堂學習目標問題、學習策略和學習過程的問題、學習效果的評價問題”直接關系到設計教學能力,實施教學能力和評價教學的能力,在道德的考問下,我真實地感到走上講臺的壓力。上課之前問問自己能否回答好這三個問題,反思自己備課方面的問題,慢慢地,我有了新的發現。那就是,我在備課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一、備課想當然。

有時候會急于實現備課的目標,拿人家設計好的教案直接來用沒有加入自己任何智慧,這種生搬硬套顯示出自己很無能。為了追求有創新而盲目摹仿老教師、名師的教學設計思路,只看教參,忽視學生實際水平,讓課堂與學生實際脫節,課堂氣氛沉悶,課堂目標評價不到位、重點抓不住,課堂效率低……

二、備課沒有吃透教材,沒有培養學生的能力

有時候看教案、教參,只為將參考書中的知識點一一眉批于書上,生怕一些知識上課過程中漏掉。文章被分解的支離破碎,給學生讀書和思考的時間不足。老師指導的方法和重點不夠明確,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總結一些學習方法,發展思維。有時候沒有研究人家什么這樣設計教學?想實現什么培養目標……

在開學快一個月了,我在備課思路上做了一些調整嘗試:首先,自己先把課本讀熟練,目的是為了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清楚知道自己今天上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課本內容熟悉到哪種程度。課堂上示范給學生的句子段落,要讀出感情,以情打動人。重點詞語和句子作為學生先體驗讀一讀,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自己先把握一下本節教材的重難點。然后,再有意識地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接著,打開《教師用書》,與自己所研究的內容進行對比,訓練自己把握教材的能力。然后,再看參照優秀教案,吸取精華為我所用。批注在書上。在這一系列處理教材的環節中,尤其注意將重難點的處理要清晰的刻在自己大腦中。最后,將整個環節多看幾遍。目的在于在腦中有意識告訴自己,那部分是次要的,那部分是重要內容(課堂上需要講解的)要花多點時間怎樣處理,讓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實際就是把握重難點,初步安排一節課的課堂節奏。

這樣有目的的去練了兩星期,我發現,我的課堂效率提高不少。以前一篇課文兩個課時都不能完成的學習目標(寫字、朗讀和背誦),現在多數孩子當堂就可以掌握了。現在課堂上學生有了讀書思考的時間,由于條理更清晰學生熟悉了我的上課流程,他們也能提前讀讀課文,漸漸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了。即便是作業當堂沒有完成,在練習課上我發現學生一節課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這次實踐反思給我的啟示:教學無秘訣,凡事遇到問題多動腦,積極去實踐總結,主動性越強,獲得的長進就越大。

篇2:小學備課制度參考

大慶路小學備課制度

備課是上課的必要準備,是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確立目標、選擇教法、實施教學的過程。為了使教師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展變化,全面落實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標,切實改進教學方法,真正發揮備課的作用,特提出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

1.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才能上課,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和“信口開河”。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掌握好本冊教材的重點,與前后教材的內在聯系及函接,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教師必須弄懂教材的知識,以保證準確、無誤地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

2.備每一課必須做到:

①備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目的要求要明確、恰當。要分節備課。

②備教法:教師應不斷探討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③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既使中下生能學會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又能讓學生的智能得到發展。

④備練習:改革課內外練習的形式,激勵學生愛練,善練、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3.每課的教案應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智能與思想教育兩方面)、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步驟、必要的答案、練習的安排、作業的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內容。

4.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各年級備課組要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可利用校園網的優勢,備課小組成員根據本學期的教材,可以電腦備課的形式,分擔一至兩個單元的備課任務,實現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其他教師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與本班學生的特點,把修改的意見寫在自己的備注欄內。修改意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總的設計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學生?2、我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中出現哪些問題?我將如何解決?3、本教案的哪幾個環節使我得到啟示,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后反思也應有自己的個性。電腦必須按以下六個環節操作:組長分配任務――組員獨立備課――教研組集體討論修改后下發教案――上課教師再修改后執教――撰寫課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語文書上圈圈點點。

5.語文教學要加強優秀文化熏陶,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文化經典(成語、古詩、格言、歇后語、諺語、名著……)誦讀活動,及早讓兒童接受傳統優良文化的教育。每個年級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把每周誦讀內容在期初做好計劃,周周落實。

篇3: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臨湖第二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小學各年段的教學要求,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認真分析教材編寫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年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研專題,報教研組并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備課組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時,教師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研討,研討過后再進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學預案。每兩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另外可以不限時間地利用同年級同學科同辦公室的有利條件,開展一些同專題或是共性問題等的研討。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教學內容;定主講人員,定專題。

共同研究:

(1)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制定;

(2)每一單元及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每一篇課文或每一課時的作業或練習;

(4)每一課時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同年級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磨課活動(同一課題多人上)。

5、制定好學科的復習計劃,做好命題、測試、閱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要求每學期上交一篇專題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