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小印章會說話
低年級兒童的認知比高年級更傾向于直觀,無論教育教學,你用過于“內涵”的方式和他們進行溝通,那是極不理智的行為,往往苦口婆心地勸說,會換來他們的熟視無睹或者茫然不知所措。這與他們的年齡特點是緊密相聯的。
一年級的時候,我也在他們的作業上蓋印章,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作業完成怎么樣。但是時間久了,孩子漸漸也就麻木了,無論是對于作業批改的等級,還是印章的數量,好像都不過是那么回事。
我們班的孩子和家長都知道,我對書寫的要求相當高,不比閱讀花費的時間少,甚至更多。因為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用兩年的時間練習書寫,到了中年級就基本成型,當孩子的學習任務愈加繁重的時候,已經輕車熟路的書寫方式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的減輕。但是讓孩子持續對書寫保持一種認真的態度,這確實需要針對他們的特點,實施具體策略。
如何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書寫被重視了呢?而且讓別人一眼都能看出自己的書寫有了進步。一開學搬辦公室的時候,我看了看印章寶盒里竟然放了有二十多枚完全不同的,還不算在教室里去年常用的十枚。想法來了,印章除了功能性的田字格、拼音格等,大多是評價性的,那么就展示一下它們的魅力。
第一次作業我就給孩子了一個下馬威,全班75個人,我當天只讓一次性通過了22個,其他53個人我都根據孩子情況不同,把他們有問題的字范寫下來,讓他們看著臨寫。在那22個同學的本上,我在封面處重重蓋上第一個章“好樣的,一次通過”,有了這個章的孩子,就表明當天作業極為出色地完成了。然后趁機告訴他們說:“以后一次性通過的同學都有這個章,老師會把章全蓋在封面上,一個本用完,到我那里記錄下章的數目。”
孩子的積極性瞬間高了起來,第二次作業不出意料地大多數孩子都一次性通過。后面每次發作業的時候,孩子們都會眼巴巴地看看自己的本是不是被蓋了印章,然后在發本的時候,就會不時聽到:“哇,他得了五個了!”“每次都得章有誰?”還常有同學問:“老師,咱們得章最多的人得了多少個章了?”然后就和自己的數目相比較。
這只是其中的一項,小學語文練習冊就是分課蓋章的,若是一次通過和家庭作業本上一樣,若出現錯誤,訂正完的孩子會蓋上大拇指章,證明已經完成了。若什么章都沒有,孩子們就明白了,原來自己有錯還沒有改呢!
如果有人問我最自豪的是什么?其實我們的書寫和晨誦、午讀一樣,孩子們都一樣的出色。雖然無法像晨誦那樣可以繪聲繪色地展示,但是那會說話的小印章也會告訴它們的小主人,你還需要做哪些改進哦。
若你書寫規范正確漂亮,小印章說:“好樣的,一次性通過!”
若你改正了錯誤,小印章說:“你做得真不錯,錯誤全改正了!”
若你還留著問題,那印章空空的地方會提醒你:“小主人,你還沒有改正呢!”
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極直觀又有趣,比老師一次次說教還更加有效呢!
這會說話的“小印章”,是不是低年級老師教學中好幫手呢?
篇2:小學老師教學經驗交流錯題本建立與使用
“錯題本”是提高學習效率的辦法,是減輕學習負擔的作業。通過“錯題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質量,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知識點及概念點,可以極大地改善粗心的現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學習成績。
如何建立錯題本?
1.錯題本是對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可能很多同學會說,這些錯誤就讓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樣嗎?將來看卷子就是了。其實,這是一個關于統計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統計的效用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尤其是當我們對錯誤進行了總結之后。比如:我們將數學錯題本上的問題總攬一下,可能很容易就發現,一遇到數形結合的問題,自己就很容易出錯,那么,我們在這部分的基礎方面就需要下點功夫了!
2.很多學習比較浮躁的同學滿足于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但是,認識往往不是很深。有時,即使讓他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其關鍵是步驟和過程。這時,建立錯題本,將錯題抄錄下來,并重新分步解出就顯得很有檢驗效果了,而且很有鞏固作用。
3.錯題本不是簡單地將題目和答案抄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和預防類似錯誤出現的方法。這是一個自身逐漸學習和修正的過程,會讓自己對這一類錯題的認識逐步加深。同時,對于一些題目很長的錯誤,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幫助抄錄題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題并總結;或者將有關試卷復印,然后剪切下來錯誤的題目,粘貼在錯題本上等等,從而節省孩子的寶貴時間。
4.給每科建立一本錯題集。每天做當日作業前,把昨天的錯題解決后再開始新的作業。
對每道錯題都要重新摘錄,然后做錯誤過程陳述、錯誤原因分析、錯誤類型總結、最后將正確解題過程寫出。如果有多種方法也應該做出。看下圖示:
X年X月X日
原題:……
錯解:……
錯誤原因(種類):……
正解:……
以上就是錯題本的完整格式。
5.建議大家在錯題本上完善幾個功能,就象模塊一樣,讓“錯”變得非常清晰。比如:標注出“概念錯誤”、“思路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馬虎”等錯誤原因,標注出“錯誤知識點”數列、函數、解析等,標注出“同類錯誤”第幾頁第幾題等等。另外,可以考慮運用出題法,針對自己的常犯錯誤,給自己出幾道題目,考察自己對概念掌握、條件運用和知識結合的理解程度。
如何使用錯題集?
1.經常閱讀。錯題本不是把做錯的習題記下來就完了。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閑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拿出錯題本,瀏覽一下,對錯題不妨再做一遍,這樣就使每一道題都發揮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類習題時,會立刻回想起曾經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從而減少習題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錯題本,這樣經常溫故知錯、持之以恒,學生的高考成績至少會提高20分。
2.相互交流。由于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同學們能從做的錯題中得到啟發,從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成績就能有較大的提高。高考并不需要燈光下的熬夜苦戰,也不需要題海中的無邊漫游,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
3.經常翻閱錯題本。每周或兩周一次重做一下錯題本,考試前更應重做“錯題本”。開始“錯題本”里由于粗心的類型會占大多數,但隨著該項工作的深入,“錯題本”中的錯誤質量會越來越高,數量會越來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點和思路而引發的錯誤,這些題就是屬于平常沒有作對,考試又犯錯的典型類型,如果平時就能夠解決好,到最后考試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錯。
4.在開始時,把本學期甚至本學年的所有錯題全部整理出來(這點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尤為重要)。
請注意的是:錯題本能否順利建立和進行,需要教師和學生認識統一,并有決心堅持。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是對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善待錯誤,你很快將會欣喜地發現,錯誤會變得越來越少,你也很快會從煩瑣的錯題整理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信心。
篇3:教學經驗交流文章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態度
心里暗示可以改變學生的態度
錦山小學包海燕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暗示有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積極心理暗示,就是指來自外界和他人的有利于激發被暗示者自我定位和自我發展的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幫助人樹立起信心,調動人內在的潛能;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情緒、智力、生理都能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的學生年紀小,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還不成熟,比成人更易接受心理暗示。因此,教師要注意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去影響學生,同時克服不良的心理暗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一、表揚鼓勵的語言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還記得那是在教上一屆的學生時有個叫明磊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和表現在班級中不是很好的,雖然也做過幾次工作可是就不見起色。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他們母子倆,母親就向我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沒多想就說這幾天表現很好,看到他滿臉的笑容,眼睛里充滿了對我的信任,我就拍著他的肩說,以后好好表現。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從此以后這個孩子真的改變了,課堂端正的坐姿,回答問題的次數多了,作業書寫的工整了,成績在一點點的變化著,兩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班級的好學生。就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次意想不到的暗示,給了一個孩子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問他你的變化怎么這么大呀?他說:“老師你都說我在學校表現那么好了,我能不好好去做嗎?”是呀孩子的心中有了目標----我表現的好,就照著去做,所以就真的好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喜歡聽“好話”,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是人的天性,兒童亦如此。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從學生的接受出發,多一點表揚,多一點鼓勵,讓良藥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老師的教育,快樂成長。
二、合理的目標對學生的心理暗示。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潛能。我們心理暗示的結果必須由受暗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