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教學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極大作用幼兒語言學習良師益友

多媒體教學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極大作用幼兒語言學習良師益友

2024-07-31 閱讀 2264

多媒體教學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極大的作用幼兒語言學習的“良師益友”

摘要:語言,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標志,它隨著社會發展,隨著時代進步。3-6歲幼兒無論是在模仿力還是記憶力方面都處在一個高峰期,接受語言信息能力強、速度快。因此,幼兒時期是發展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開端,肩負著艱巨而神圣的使命,語言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自然而言地在幼兒教育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放眼當下,傳統的灌輸式語言教學法呆板無趣,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幼兒語言信息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隨著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多媒體已經越發廣泛的被運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如果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作用,必將大大提高幼兒語言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幼兒語言

一、多媒體教學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極大的作用

(一)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力

對于幼兒來說,最好的培養他們對語言的興趣以及對語言美的感悟的方式是欣賞優美的散文詩及瑯瑯上口的兒歌。傳統的詩歌教學,教師一般只能采用朗誦或是借助圖片將作品介紹給幼兒。而用圖、文、聲并茂的多媒體教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詩歌《春雨》,首先,滴答、滴答的下雨聲開始了,接著是配樂詩朗誦《春雨》,同時相應的動畫畫面也依次呈現在熒屏上:春雨下,種子從泥土中長出小綠芽,梨樹開出了小白花,青麥苗慢慢地長高……這一幅幅形象、生動、美麗的畫面搭配上優美的配樂詩朗誦,立刻將詩歌的整體意境呈現在幼兒的面前,給了他們極美的視、聽享受。優美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也更容易使孩子們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二)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由于幼兒才剛剛踏入學習的殿堂,他們的語言能力并不強,甚至很弱,所以如果幼兒教師沒有豐富的素材,幼兒就沒有語言表達的興奮點,也缺少語言表達的憑借物,因此,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一個豐富熱烈的動態語言環境供孩子們學習,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構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比如,多媒體教學中的《森林選美會》這一課,展示森林里的飛禽走獸參加選美的故事,一個個熟悉的動物形象一下就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他們會情不自禁的參加到這場“選美大會”中,爭先恐后的發表意見,選出自己心里最美的動物,其教學效果絕非幾張圖片可以比擬的。可以看出,多媒體課件通過聲音、動畫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啟發其思維,另一方面又能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幼兒參與語言活動,使他們的語言向著強勢發展,從而整體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現在的多媒體中會有一些讓幼兒們自己去動手操作的電子小游戲,比如通過聽、說、讀、寫、畫,讓幼兒跟隨多媒體玩豐富多樣的游戲,在操作中感知,在游戲中學習,積累豐富的經驗,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孩子們在積累豐富經驗的同時,也對學習的語言有了進一步理解、鞏固,增添了趣味性。如果說多媒體教學內容廣度的增加,為我們在語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的話,那么運用形式的變化,也使語言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效果上得到提高。

篇2: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提高幼兒語言教學

淺談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提高幼兒語言教學

白城市鎮賚縣黑魚泡鎮中心校趙榮珍

在科學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科學技術去開發學生的智力,特別是創造力為主要目標。為此,多年的參教中,我嘗試了許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手段是將多媒體計算機引入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開展的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單調呆板,使課堂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充滿童心、童趣,活躍了幼兒的思維,激發了幼兒的表達的欲望,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有著深刻的影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幼兒對有色彩的、有聲音的、會變化的刺激物最感興趣,注意力最能集中。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將文字、圖形、動畫、視頻、聲音等多種信息加工合于一身,融視、聽、動覺于一體。激發幼兒的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培養幼兒聽說能力。提高幼兒語言運用的創造性、感知能力和幼兒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大班語言活動中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那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對某一事物的長期注意呢?以往我們在幼兒語言教學中,運用一些相關的教學內容的圖片、掛圖等單一的形式。久而久之,已經適應不了幼兒的需要,不能吸引幼兒的眼光了。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形象化語言,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我們利用多媒體具有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方法,來實施幼兒聽讀游戲,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語言易學且愛學、樂學。如我們在開展語言游戲“鼠寶寶找朋友”,當幼兒看到顯示屏上出現形象生動、富有動感的小動物如:小鴨、小貓、小青蛙和聽到逼真的動物叫聲時,都情不自禁地模仿各種小動物走路的姿態和叫聲,并很快知道各種動物的名稱,將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在老師的啟發下大部分幼兒還學會了正確運用跑、跳、爬、跪等動詞,他們邊做動作邊說:“小青蛙跳跳跳”“小鴨子跑跑跑……”整個過程,引導幼兒去發現小老鼠的朋友是誰?是會跑不會跳的小鴨子?還是不會跑也不會跳的布娃娃?是會跳不會跑的小青蛙?還是會跪也會跳的小貓……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構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幼兒的學習情緒高漲,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很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思維活躍,樂于表現,促進了幼兒的語言學習。

二、運用多媒體,為幼兒學習語言營造氛圍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興趣維持的時間較短。但是,媒體教學憑著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和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就拿語言活動中《會變色的蝸牛》為例,傳統教學就是老師講述“熊媽媽開了一家水果店,里面的水果又甜又新鮮,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說完就出示各種水果圖片,讓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顏色,接著出示“小蝸牛”圖片,讓幼兒知道這是一只神奇的小蝸牛,即“小蝸牛吃了××(顏色)的水果變成了××(與水果顏色相同)的小蝸牛”,幼兒學習這句句型是相當困難的,往往使幼兒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后,當屏幕上剛一出現熊媽媽的水果店時,小朋友的積極性就來了。在老師點擊出小蝸牛正在大口吃水果的畫面時,也點擊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都情不自禁的跟著老師“啊嗚,啊嗚”地邊做邊說了起來。這時,教師馬上將畫面切換到變了色的小蝸牛,將幼兒的情緒拉到至高點。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加以引導,和幼兒一起發現原來小蝸牛吃了什么顏色的水果就會變成什么顏色的蝸牛,促進了幼兒的語言學習。

三、運用多媒體掃除講述教學活動中的障礙。

語言是人們用來交流經驗、表達感情、接受和積累知識、進行交際的工具。而幼兒時期正是人的一生中學習、掌握口語最迅速的時期,即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教看圖講述《猴子過河》時,目的是讓幼兒能正確地表述一個事物,進行一句話訓練。其中底片是河上有座獨木橋,河對岸樹上結滿了桃子,拉動片是老猴子帶領一群小猴子在河對岸玩耍,教師問:“猴子看到河對岸樹上結滿了什么樣的桃子?”這時幼兒思維活躍起來,回答“結滿了又紅又大的桃子”、“結滿了又甜又脆的桃子”、“結滿了散發清香味的桃子”。讓幼兒由一件事聯想到表達這一事物的許多詞。

講續編故事《戰勝大灰狼》,目的是對幼兒進行一段話的訓練,通過投影引導幼兒進行擴散性思維,編出了幾種比較精彩的結尾。在教學中,首先進行詞的訓練,再進行一句話的訓練,然后進行一段話的訓練,由簡到繁,逐步培養幼兒探求問題的能力。根據投影的不同內容,靈活掌握發散求異。發散面越廣,構成故事的編碼語言就越多,孩子們的語言就越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積極性越高,教學效果也就越好。同時,利用投影發展擴散思維,還為幼兒養成了善于多方思考的好習慣。

四、豐富語言情境,使其活躍思維,提高幼兒的創造力。

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學材料進行巧妙的編輯和組合,設置思考點,引導幼兒思維,從而在幼兒語言與思維的整合教育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讓幼兒能創造性的運用語言如:詩歌《夏天的歌》教學中,課件的使用,讓幼兒始終處于夏天的蟬鳴蛙叫,荷風細雨的意境之中。為了引發幼兒積極的思維和想象,課件中一個稚嫩的聲音還發出了熱情的邀請:“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誰在夏天唱歌呢?”。目的是為了制造懸念,讓幼兒積極思維,想出小動物唱歌的情景。這樣不但增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調動了幼兒的思維,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達到完美整合。

總之,多媒體教學有許多優點。它具有生動性、趣味性和變化性,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和教師講解,可以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引起大腦皮層的強烈興奮,增強記憶效果。但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悉心體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不斷創新。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幼兒的思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促進了幼兒主動學習和語言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推動幼兒自身創造性素質生動、活潑、積極發展的有效途徑,使活動教學更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