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高學生信息學習能力

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高學生信息學習能力

2024-07-31 閱讀 6872

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高學生信息學習能力

汪清縣第一實驗小學薛立文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人們無時無刻都處在一個信息交互的狀態,可以說沒有人能在沒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帶有意義的符號,還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資源,是社會不斷進步的驅動力,同時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信息技術教學已經廣泛地運用到,在小學的信息教學工作中,應不斷創新發展信息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信息教學的最佳效果。

一、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計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針對這一特征,作為教師應及時調整信息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以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為原則,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通過各種主題活動,如電子板報評比活動、電子小刊物評比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上進的環境中制作自己所感興趣的電子板報、電子刊物,不僅提高了小學生運用計算機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學習和求知的能力。此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學計劃,在出色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多進行信息教學的革新,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從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學的任務。

二、加大信息教學的實踐力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在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的任務是讓小學生掌握獲取、傳輸、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計算機作為信息傳導中最重要的平臺和媒介,讓小學生能夠及早地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和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計算機作為一種電子產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程序性,一般情況下,以嚴密的教學教程和技術要領為教學重點,但是小學生的具象思維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應該以實踐作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只需對學生進行要領的點透,而著重對其進行實踐上機的指導,讓小學生在親身接觸計算機的過程中,了解并熟悉信息接收、傳導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其較為輕松地掌握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操作要領。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要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作為一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創新教學思路,拓展教學領域,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將學習活動討論、信息技術學習征文、“我與信息技術”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活動納入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自由發言、展現自己,暢談自己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所收獲的一些小知識、小竅門或小故事,通過與同學們的共同分享與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先進的同學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還可以有效地激勵和幫助后進同學,讓其在不知不覺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盡快地加入到先進同學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營造出一種“比學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強化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

四、建立起健全的評價和獎勵機制,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其自身特點的原因,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因此,應該在班級中建立起健全的評價和獎勵機制,從而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上進心和積極性。采取考試、提問等督促方式,讓學生及時溫習、牢固所學知識;同時完善獎勵機制,對于在考試優秀和平時表現優異的同學重點進行表揚和獎勵,以此來帶動其他同學不斷向其學習和靠攏,從而達到帶動整班學習水平提高的目的。而對于不認真學習的同學,則采取幫助和教育為主的方式進行督促,重點對其進行興趣點的激發,因為一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教師精心的教育培養,使其最終跟上教學的進度和進程。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項需要不斷創新思想,更新理念的工作,一定要在實際工作中多進行實踐和探索,將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工作中,讓小學生的信息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未來競爭更為激烈的信息社會培養更多的后備人才。

篇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焦淑芝

【摘要】在信息社會大背景下,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學得到足夠的重視。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分重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科特點,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本文試從這一角度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人的發展,所以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自主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取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個性化,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中,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自主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個性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性能力,個性的發展是創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說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設置導學提綱。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

篇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甘肅省張家川縣新建小學張建文

信息技術走進小學課堂,實現了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形成了雙向交流教學方式。學生一改被動的學習地位,主動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去,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便于教師與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個別化教學。同時還能及時將系統對學生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便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輸與協作。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加以積極的干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作為新教育形式的元素,不僅僅在于它的加入突破了傳統的校園圍墻,走出了傳統教室,還在于它帶來了教學模式的變遷。它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形式,改變為以學生個人自主的個性化學習和交互式集體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本文著重談談在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自主探索的興趣

“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就是創設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心理的自學情景,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具體生動地呈現自學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情感,充分調動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們協同作用、和諧發展。

1、運用新異刺激,喚起好奇注意。刺激的新穎性、醒目性、變化性、奇特性,容易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具體生動地呈現自學信息,使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景中學習,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多樣而富有趣味的教學形式(如播放視頻、問題探索討論、分組比賽、上網閱讀、交互式課件、游戲、戲劇化的表演、藝術性的語言等)均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調動他們自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注意力,喚起求知欲,使他們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

2、下降教師權威意識,調動學生學習情感。平等、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可使學生無拘無束,敢說敢做,學習熱情高漲,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活動就顯得更為興奮;而那些過分嚴肅、呆板、緊張恐懼的教學氣氛,學生就容易出現厭倦、懶惰、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他們上課只是應付教師被動地學習,效率甚低,嚴重阻礙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課堂上的教學氣氛,學生的態度情感對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直接的影響。

3、教會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的方法,使他們能為自己制定一個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學目標是“教”與“學”的導向,它在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習動機,調整、控制教與學的策略、評價教學效果等方面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關研究表明:“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誰都會認真地干”。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行確定學習目標,可使他們覺得足自己的事情,必須要由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可激發他們對新的學習任務的興趣及達到學習目標的渴望,引發學習動機,使之更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