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綜合性實踐活動方案《品廉潔之美,鑄廉潔之風》
一、活動目標
1、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引導他們注意觀察社會,體驗人生,從對生活的觀察中理解人性美的純正一面,能從中吸取有利于人生健康發(fā)展的積極因素,為人生觀、世界觀的奠定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廣泛搜集、品讀、觀看有關廉政資料,增長見聞,深化思想認識,鍛煉學生搜集信息,明辨是非,提煉觀點的能力。
3、閱讀、朗誦、創(chuàng)作有關廉政內(nèi)容,提高學生朗讀、分析思想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4、在作品的教育中,引導學生積淀廉潔美德,走出廉潔純正的學習生活之路。
二、師生準備
1、本次活動若想開展得深入、成功,須事先做好精心、充足的準備。比如搜集有關視頻資料,要在一兩天之內(nèi)完成是不容易的;視頻播放時間的長短、時機都要事先預見,搜集有關廉潔的正面故事與反面故事的內(nèi)容,如何展現(xiàn)、時間安排,學生能否創(chuàng)作廉潔警句,如何引導都要事先謀劃。所以,作為教師最好提前一月準備,把該學生準備的資料、活動要提前布置、督查,讓學生盡心搜集。
2、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器材應盡可能地準備和使用,事先謀劃,檢測到位。
3、學生分組活動安排,各項內(nèi)容的布置要及時指點幫助。
4、廉政資料內(nèi)容的品讀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給學生恰當?shù)睦斫猓帜茉O定其自由表達的空間。
三、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
課前把學生分成5組進行活動準備(以自愿分組為原則,教師適時調(diào)整、搭配)。
第一組:“看看廉潔的短片”,該視頻準備,農(nóng)村學校學生難以完成,最好教師準備,讓學生體會、了解在職位、國度不同的情況下人們都是在如何踐行廉潔奉公的,以短片形式讓學生觀看。
第二組:“講講謙潔的故事”讓學生依托《廉潔教育讀本》或到圖書館、網(wǎng)上查找關于古今人們奉行廉潔的故事,也可講中外一些有名的廉潔人士從政的故事。
第三組:“辨辨貪官的羞愧”,讓學生從各種渠道廣泛搜集一些貪污腐敗的故事,并作簡要點評,對其危害性能條理清晰地作分析,如對國家、社會、家庭帶來的災難、損失、傷害等。
第四組:“聽聽貪官的心聲”,讓學生搜集一些貪官的懺悔、“獄中感言”,教師也可適時作下補充,讓學生從中去分析、品味“貪”之禍患、痛心。
第五組:“品品創(chuàng)廉的舉措”,觀看、聽取古今中外從國家到地方都是在如何開展防腐倡廉工作的,引導學生進行評議。
(說明:第一組、第五組的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可以分組進行或以班級集體的形式活動)
2、課堂活動的步聚
①導入本次活動
不久前,應城市楚劇團在我校舉行的“廉政之光”文藝演出,大家是否還記得呢?里面小品《送禮》中王局長的下場大家可能還記得吧!是的,廉,高尚;貪可恥。我們從小就讀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道了勞動的艱辛,也從一句通俗語“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中懂得了“貪”給人的畏縮、壓抑,背負的良心譴責。因此,廉潔對于我們來說確實很重要。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綜合實踐課“品廉潔之美鑄廉潔之風”吧,(板書課題)
②按分組活動依次展開:
第一組:“看看廉潔的短片”
(問題預設:a影片中的人都是什么身份?他們的廉潔美德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b你最感動的地方是影片中的哪些情節(jié)?談談你的感想。)
第二組:“講講廉潔的故事”
(過程預設:a按事先安排,選小組代表講故事;b讓同學們討論故事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最深刻的地方在哪里?給你帶來哪些啟發(fā)?教師適時點拔一下)‘
第三組:辨辨貪官的羞愧
(過程預設:a放短片;b討論:這些貪官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墮落的?他們在“貪”時又是如何進行思想斗爭的?如果不貪你們覺得他們還有可能生活下去嗎?他們的人生又將是怎樣的?你覺得他們的行為如何評判?教師整合。)
第四組:“聽聽貪官的心聲”
(過程預設:a播放錄音;b觀看短片;c分析討論:貪官的心聲說明了什么?他們的悔過又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fā)?;d對于我們中學生而言今后如何引以為界?教師適時整合)
第五組:“品品創(chuàng)廉的舉措”
(過程預設:a以史為鑒,古今中外是如何反腐倡廉的;b國外反腐,西方各國的反腐機制,新加坡的廉政建設,菲律賓監(jiān)察專員制度。教師引導學生對各國的反腐措施加以分析、評點)
(說明:課堂活動的五組安排應注意:a一定要喚起聽眾的積極參與和感情共鳴,要想盡一切辦法,激發(fā)所有學生參與和表現(xiàn)的熱情(讓每位學生都有口頭表達的機會,如果全班面前不行,小組討論時一定要照顧到);b當學生講述時,引導其與臺下學生進行交流,不能使其“自說自話”、“簡單的表達”,起碼做到有感情,聽眾能明其意,語調(diào)語速合理;c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資料有所限制,考慮不全時教師適時幫助、點撥)
3、遷移練習,成果展示
同學們,品完這可歌可泣的故事,看完這觸目驚心的教訓,我們是否對“廉潔”有了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呢?現(xiàn)在就請讓我們來說說身邊的廉潔典范同時為自己的人生寫一句自我警勵的廉潔座右銘吧!
(a分組進行一部分學生準備故事,一部分學生動筆創(chuàng)作警句,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合作提煉字句寫出,對仗工整或比喻形象生動的警句;b分小組擇優(yōu)進行成果展示)
4、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在故事影片中體會到了什么叫作美,也在故事、影片中體會到什么叫作恥,中國自古就有“勤儉為美,勞動為榮”之說,*同學也曾告訴我們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相信同學們都記得這樣一句流行語“種自己的田,流自己的汗,自己的錢自己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相信我們憑著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打下一片輝煌的天地!
活動反思:
《廉潔教育讀本》是中學生的一本人生修養(yǎng)的必備書籍,對于培養(yǎng)中學生“勤儉節(jié)約廉潔奉公”的品質(zhì)起到了必要的基礎性作用,但是“廉潔”二字與中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看好像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如何讓他們既有深度的認識,又是一種必須學習的緊迫性認識,要解決好的問題,為此教者作了如下努力:
一、借看賞加深廉潔的必要性認識
這一節(jié)課,通過觀看短片、讀文體會,讓學生從中認識到廉潔的美德,也認識到了廉潔對于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的發(fā)展的積極意義,學生在典型的例子、精僻的文字、名言警句,觸目驚心的短片中,由淺入深,正反審視,從入情入理入心的角度,啟迪了莘莘學子,讓他們從小培養(yǎng)廉潔之德,立廉潔之志,敬廉潔之人,踐廉潔之行,為將來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揚聽說讀寫深化廉潔的實踐性。
本節(jié)課圍繞“廉潔教育”這一中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他們把“廉潔的認識落實到實踐中。在聽的活動中感受到廉潔的啟發(fā),受到心靈的教育;在說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廉潔與貪污,受賄能從源頭說起,能從根本上予以剖析,在正反對比中積淀了廉潔之德,同時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課的結尾同學們談了身邊的廉潔人物,并寫出了廉潔的自我警示座右銘。通過寫的形式,升華了對于“廉潔”的認識,為踐行“廉潔”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廉潔”教育影響未來,青少年廉潔教育是影響著祖國明天的發(fā)展,“國運運昌盛系于教育!”國家的發(fā)展系于青年,“少年強則國強!”對于廉潔教育,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成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把廉潔教育深入、有實效性地開展下去,更是我們今后所必須研究的一個課題!
篇2:綜合性實踐活動方案:臉譜手工制作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基本活動。它對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奠基的價值。
這個活動主題的提出背景:中華五千年悠久民族文化,蘊涵極為豐富課程資源。我校依據(jù)現(xiàn)有教育資源,決定從中挖掘相關元素,進行以中華傳統(tǒng)手工藝術的操作體驗和相關內(nèi)容的研究學習,發(fā)展學生藝術專長,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教師目標:
1.指導學生體驗中華傳統(tǒng)戲曲藝術,培養(yǎng)學生藝術專長、提高審美能力。
2.在研究了解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搜集、學會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和尋求問題的解決。
3.讓學生獲得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探究的過程之艱與收獲之樂,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生目標:
1.通過對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了解戲曲人物的臉譜所蘊含的意義,及戲曲相關知識;并獲得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探究過程的艱辛與收獲的樂趣,同時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習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的搜集,并且學會合作。
三、活動的實施
本次活動分為“獨特的表演”、“臉上的色彩”、“色彩中的故事”、“我的臉譜”、“我們的博覽會”五個主題系列活動。活動設計上讓學生從欣賞入手,欣賞戲曲表演、臉譜藝術、講述歷史故事,激起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通過詢問、查資料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加深對中華傳統(tǒng)戲曲的了解,最后讓學生通過親手繪制臉譜去真正體會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第一階段:獨特的表演
目的:
1.通過欣賞活動讓學生初步接觸戲曲臉譜。
2.進行小組的組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nèi)容,確定研究主題。
過程:
活動一:欣賞戲曲
先讓學生觀賞一些學生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戲曲臉譜的小藝術品,讓學生對此產(chǎn)生“這是誰?”的疑問,再組織學生在電教室欣賞《中國戲曲京劇名家名段》vcd中的《臥龍吊孝》、《李逵探險母》、《四郎探母》、《秦香蓮》、《徐九經(jīng)》等戲段,老師從旁進行必要的講解,讓學生對戲曲臉譜有了初步的了解。
欣賞活動過后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處在一知半解的時候都有許多的問題,“老師,我知識諸葛亮很聰明,他有很多計謀,可是我不是很清楚。”“老師,李逵后來怎么樣了?”“老師,包拯額頭上為什么會有一個月亮?”......學生的問題為后面活動的開展墊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活動二:進行分組,確定研究的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研究計劃表
第二階段:臉上色彩
目的:通過書籍、圖片了解戲曲臉譜譜式、顏色所代表的含義,由此拓展,從而了解人物的性格,并通過這一活動學習利用圖書室搜集自己想要的資料。
過程:
活動一:在圖書室進行資料收集活動
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對戲曲臉譜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還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計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實踐。
學生先根據(jù)自己所需資料的類別來到相應的書柜前,再本查找。雖然受我校圖書室規(guī)模的限制,部分學生無法在當節(jié)課找到相關資料,但仍可以聽到學生們這樣說:“呀!戲曲是從唐朝開始的呀!”、“嗯,這方面的知識人們不太想了解,書才會比較少。”、“《三國演義》說了這么多人、這么多事呀!”、“找不到有關的書,我們該怎么為呢?找老師問一問吧。”......孩子們在十五分鐘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許許多多,有知識的掌握,問題的產(chǎn)生,由感而發(fā)的想法,同時也促使學生遇到阻礙時另覓他徑解決問題。
活動二:活動交流,完成《活動過程記錄單》的填寫,進行資料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過程記錄單
活動三:舉行“比一比,誰知道得多”的小知識竟賽。
學生在前期收集資料和活動中對戲曲臉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活動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學生在竟賽中紛紛踴躍發(fā)言,把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了解到的知識講出來,“京劇臉譜的譜式有整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元寶臉”、“京劇臉譜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紅忠、白奸、黑直率,藍、綠驍勇,紫沉穩(wěn),金銀是神怪’。”......孩子們對戲曲臉譜的興趣正隨著對戲曲臉譜的了解逐步增加。
第三階段:色彩中的故事
目的:將對戲曲臉譜的了解拓展到戲曲故事中,并由此發(fā)展,讓學生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社會,去了解戲曲臉譜及各個劇種的發(fā)展情況。
過程:查找戲曲中或背后的故事
活動前由學生自主選擇了解的方式,如:到圖書室看書、訪問、上網(wǎng)等。去了解戲曲所講述的故事、某個臉譜人物身上的故事或由戲曲和臉譜所引發(fā)的傳說。
四、活動的結果
1.學生正在體驗著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活動中去“做”、“考察”、“調(diào)查”、“實驗”、“探究”,從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感受中華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對我國傳統(tǒng)的戲曲藝術的了解,學生的審美觀點和審美能力均有所發(fā)展,在日常生活中開始有意識的關注戲曲臉譜。同時學生繪制臉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繪制的戲曲臉譜作品在許多場合得到眾多好評。
(二)活動的評價
五、學生的收獲(略)
六、指導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qū)W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nèi)容是具有開放性的。我校能結合本校教師興趣面廣、心靈手巧,對中華傳統(tǒng)手工藝有一定了解的情況,設置我校的校本課程為《中華傳統(tǒng)手工藝術的體驗與研究》,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及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事實證明這一課程的開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和動手的機會,學生均頗感興趣,而且在教師的指導下都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如我班學生就可繪制出精美的臉譜工藝品,同時對我國的國粹――戲曲臉譜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學生在自己的研究感受中寫到“為什么稱臉譜是國粹呢?首先,臉譜是我們中國人所特有的;其次,它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說有了人類就有了臉譜。只不過當時的臉譜可不像現(xiàn)在所看到的那么精美、漂亮,結構細致。最先使用的是巫師,他們用一些花草擠出來的汁涂在臉上,代表神靈,讓人們祭拜以求豐衣足食......”這些認識都是學生自己通過查閱資料獲得的,也讓學生牢牢的記住了。而且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感受著研究性學習是怎么一回事,學習著簡單和科學研究方式,孩子們在研究感受中也有這樣的話語“臉譜真不愧是中華的國粹,它是那么值得我們?nèi)パ芯浚谡{(diào)查的過程中,我遇到過許多問題,但通過小組和教師的幫助,把種種困難都解決了。研究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怎樣去向路人詢問,怎樣去查找資料,怎樣和小組中的同學合作。得到了不收獲。”這一切都讓我深深體會到不同的學習方式帶給孩子們的變化,我不由的想起普羅塔克的一句話:“兒童不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只要我們找到了點燃火種的契機,孩子就能以自己的方式放射出思維中的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