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銷售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石油化工銷售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根據公司制定的任務目標完成石油化工部銷售任務;
2、負責客戶管理、供應商管理工作,協調內部資源;
3、負責推進項目執行工作,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及按時回款;
4、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職要求:
1、3年以上石化領域銷售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市場開拓及公關能力;
2、較強的溝通及應變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
3、喜歡商務旅行,樂于并善于與人打交道;
4、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承受壓力并能承擔高強度的工作負荷。
二、優選條件
1、具備客戶資源,或具備優秀的客戶開發能力
2、具備供應商資源
3、具備石化行業資源
4、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工設備與機械、機電一體化、國際貿易等專業優先;
5、具有良好的日語、英語能力;
6、具有跨國公司、貿易公司、代理公司等工作經驗。
石油化工銷售崗位
篇2:石油化工企業點火源的控制措施
在多數場合,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消除或控制點火源就成為防火防爆的關鍵。但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點火源常常是一種必要的熱能源,故須科學地對待點火源,既要保證安全地利用有益于生產的點火源,又要設法消除能夠引起火災爆炸的點火源。
在石油化工企業中能夠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點火源主要有:明火源、摩擦與撞擊、高溫物體、電氣火花、光線照射、化學反應熱等。
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明火源,是指敞開的火焰、火花、火星等。如吸煙用火、加熱用火、檢修用火、高架火炬以及煙囪、機械排放火星等。這些明火源是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常見原因,必須嚴加防范。
(1)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應有醒目的“禁止煙火”標志,嚴禁動火吸煙。吸煙應到專設的吸煙室,不準亂扔煙頭和火柴余燼。進入危險區的蒸汽機車,應停止抽風、關閉灰箱,其煙囪上應裝設火星熄滅器;駛入的汽車、拖拉機、摩托車等機動車輛,其廢氣排氣管應戴防火帽。
(2)生產用明火、加熱爐宜集中布置在廠區的邊緣,且應位于有易燃物料的設備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并與露天布置的液化烴設備和甲類生產廠房保持不小于15M的防火間距。加熱爐的鋼支架應覆蓋耐火極限不小于1.5小時的耐火層。燒燃料氣的加熱爐應設長明燈和火焰監測器。
(3)使用氣焊、電焊、噴燈進行安裝和維修時,必須按危險等級辦理動火批準手續,領取動火證,在采取完美的防護措施、確保安全無誤后,打可動火作業。焊割工具必須完好。操作人員必須有合格證,作業時必須遵守安全技術規程。
(4)全廠性的高架火炬應布置在生產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可能攜帶可燃性液體的高架火炬與相鄰居住區、工廠應保持不小于120M的防火間距,與廠區內裝置、貯罐、設施保持不小于90M的防火間距。裝置內的火炬,其高度應使火焰的輻射熱不致影響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頂部應有可靠的點火設施和防止下“火雨”的措施;嚴禁排入火炬的可燃氣體攜帶可燃液體;距火炬筒30M范圍內,禁止可燃氣體放空。
2.防止撞擊火星和控制摩擦熱
當兩個表面粗糙的堅硬物體互相猛烈撞擊或劇烈摩擦時,有時會產生火花,這種火花可認為是撞擊或摩擦下來的高溫固體微粒。據測試,若火星的微粒是0.1MM和LMM的直徑,則它們所帶的熱能分別為1.76MJ和176MJ,超過大多數可燃物質的最小點火能量,足以點燃可燃的“藝體、蒸氣和粉塵”,故應嚴加防范。
(1)機械軸承缺油、潤滑不均等,會摩擦生熱,具有引起附著可燃物著火的危險。要求對機械軸承等轉動部位及時加油,保持良好潤滑,并注意經常清掃附著的可燃污垢。
(2)物料中的金屬雜質以及金屬零件、鐵釘等落入反應器、粉碎機、提升機等設備內,由于鐵器與機件的碰擊,能產生火花而招致易燃物料著火或爆炸。要求在有關機器設備上裝設磁力離析器,以捕捉和剔除金屬硬質物;對研磨、粉碎特別危險物料的機器設備,宜采用惰性氣體保護。
(3)金屬機件摩碰,鋼鐵工具相互撞擊或與混凝土地面撞擊,均能產生火花,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所以,對摩擦或撞擊能產生火花的兩部分,應采用不同的金屬制造,如攪拌機和通風機的軸瓦或機翼采用有色金屬制作;扳手等鋼鐵工具改成鈹青銅或防爆合金材料制作等。在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生產廠房內,禁止穿帶釘子的鞋,地面應用摩碰撞擊不產生火花的材料鋪筑。
(4)在傾倒或抽取可燃液體時,由于鐵制容器或工具與鐵蓋(口)相碰能迸發火星引起可燃蒸氣燃爆。為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應用銅錫合金或鋁皮等不易發火的材料將容易摩碰的部位覆蓋起來。搬運盛裝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金屬容器時,嚴禁拋擲、拖拉、摔滾,有的可加防護橡膠套墊。
(5)金屬導管或容器突然開裂時,內部可燃的氣體或溶液高速噴出,其中夾帶的鐵銹粒子與管(器)壁沖擊摩擦變為高溫粒子,也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因此,對有可燃物料的金屬設備系統內壁表面應作防銹處理,定期進行耐壓試驗,經常檢查其完好狀況,發現缺陷,及時處置。
3.防止和控制高溫物體作用
高溫物體,一般是指在一定環境中能夠向可燃物傳遞熱駐并能導致可燃物著火的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在化工生產中常見的高溫物體有:加熱裝置(加熱爐、裂解爐、蒸餾塔、干燥器等)、蒸汽管道、高溫反應器、輸送高溫物料的管線和機泵,以及電氣設備和采暖設備等。
這些高溫物體溫度高、體積大、散發熱量多,能引起與其接觸的可燃物著火。預防措施如下:
(1)禁止可燃物料與高溫設備、管道表面接觸。在高溫設備、管道上不準搭曬可燃衣物。可燃物料的排放口應遠離高溫物體表面。沉落在高溫物體表面上的可燃粉塵、纖維要及時清除。
(2)工藝裝置中的高溫設備和管道要有隔熱保護層。隔熱材料應為不燃材料,并應定期檢查其完好狀況,發現隔熱材料被泄漏介質浸蝕破損,應及時更換。
(3)在散發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集中采暖的熱媒溫度不應過高。一般要求熱水采暖不應超過130℃,蒸汽采暖不應超過110℃。采暖設備表面應光滑不沾灰塵。在有二硫化碳等低溫自燃物的廠(庫)房內,采暖的熱媒溫度不應超過90℃。
(4)加熱溫度超過物料自燃點的工藝過程,要嚴防物料外泄或空氣滲入設備系統。如需排送高溫可燃物料,不得用壓縮空氣,應當用氮氣壓送。
4.防止電火花
電火花是一種電能轉變成熱能的常見點火源。電氣火花大體上有: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在開關斷開、接觸不良、短路、漏電時產生火花,靜電放電火花,雷電放電火花等。電氣火花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見本篇有關內容。
5.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
直射的日光通過凸透鏡、圓燒瓶或含有氣泡的玻璃時,會被聚集的光束形成高溫而引起可燃物著火。某些化學物質,如氯與氫、氯與乙烯或乙炔混合在光線照射下能爆炸。乙醚在陽光下長期存放,能生成有爆炸危險的過氧化物。硝化棉及其制品在日光下曝曬,自燃點低,會自行著火。在烈日下儲存低沸點易燃液體的鐵桶,能爆裂起火。壓縮和液化氣體的貯罐和鋼瓶在烈日暴曬下,會使內部壓力激增而引起爆炸及次生火災。因此,應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范,保證安全。
(1)不準用橢圓形玻璃瓶盛裝易燃液體,用玻璃瓶儲存時,不準露天放置;
(2)乙醚必須存放在金屬桶內或暗色的玻璃瓶中,并在每年4~9月限以冷藏運輸;
(3)受熱易蒸發分解氣體的易燃易爆物質不得露天存放,應存放在有遮擋陽光的專門庫房內;
(4)儲存液化氣體和低沸點易燃液體的固定貯罐表面,無絕熱措施時應涂以銀灰色,并設冷卻噴淋設備,以便夏季防暑降溫;
(5)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倉庫的門窗外部應設置遮陽板,其窗戶玻璃宜采用毛玻璃或涂刷白漆;
在用食鹽電解法制取氯氣和氫氣時,應控制單槽、總管和液氯廢氣中的氫含量分別在2%、0.4%和3.5%以下。在用電石法制備乙炔時,如用次氯酸鈉作清凈劑,其有效氯含量不應超過0.1%。
篇3:石油化工企業設備管理規程
一、設備動力管理責任制度
為加強企業對設備動力工作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實行綜合管理,明確各有關部門和設備動力部門的職責范圍,特制定本制度。
(一)企業廠長(經理)的主要職責
1.對全廠設備動力工作負全面責任。在任期內全面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對設備動力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和有關規定。在經營責任制中,要制定設備動力工作的組織和經濟措施,使工廠達到無泄漏標準和實現設備動力管理中的技術經濟指標(包括設備更新改造和實現措施、設備新度系數)。
2.協調好生產與維修、設備的經濟與技術的關系,搞好設備動力的計劃修理,組織好維修備件的生產和供應。生產中不允許拼設備。
3.廠長(經理)可以根據企業情況委托一名副廠長(副經理)負責處理以下設備動力工作。
(1)根據國家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的方針、政策、條例和目標,負責審定企業的設備動力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2)根據企業長遠或年度經營方針、目標,提出對設備動力部門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指標。
(3)審批生產裝置停工檢修、大修理工程、設備更新、設備動力方面的技措、零星購置和動力生產、平衡供應等項計劃,以及審批設備動力方面的設備運行、維修、檢驗等技術規程和標準,并檢查執行情況。
(4)審查上報的設備動力工作報表、閑置設備的外調及主要設備的報廢。
(5)負責設備動力系統的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以及主要機具設備分配。
(6)組織開展全廠(礦)的設備檢查、評比、總結和獎懲。
(7)負責設備安全運行,組織重大設備、動力事故的處理。
(8)組織或參加重點基建和技措工程的方案審查及竣工驗收。
(二)企業設備動力管理部門的職責
1.公司(總廠、礦務局)設備動力處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決定,總結推廣有關設備管理的先進經驗,組織上報各項報表等工作。
(2)負責全公司(總廠、礦務局)設備動力業務管理、設備更新及設備的技術改造和固定資產管理。統一平?,合理使用大修理費用及設備更新改造費用。
(3)組織、督促建立和健全設備的技術資料。建立各廠(礦)主要設備的臺帳和設備卡片。做好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設備管理工作總結。
(4)督促下屬廠(礦)貫徹執行設備動力方面的維護、檢修、檢驗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定額指標等。
(5)組織編制、審核年度大修理計劃及系統(裝置)停車大檢修的綜合平?和實施。
(6)組織好設備防腐蝕、潤滑、鍋爐、壓力容器、水質處理等工作。開展對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應用和推廣。推動設備的技術改造。
(7)對主要設備狀況組織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并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方案審查及竣工驗收工作。
(8)組織編制、審定備品配件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抓好備品配件的圖紙資料、定額計劃、質量管理工作。參與或組織備品配件訂貨加工計劃的編制。指導所屬廠做好備品配件的用、管、修、供工作。
(9)組織所屬機械廠(機修分廠)加工的備品配件的計劃制定、安排和平?。
(10)組織對蒸汽鍋爐、壓力容器、高壓電器、儀器儀表、繼電保護、絕緣等定期檢查檢驗工作。處理動力運行方式的重大變更,確保安全運行。
(11)對設備的重大事故及時組織參與分析調查,并組織搶修迅速恢復生產。
(12)組織對設備動力方面技術力量的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2.廠(分廠、礦)設備動力科(組)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具體情況組織編制本廠(礦)的設備維護、檢修、檢驗技術規程、定額指標及管理制度等,并上報各項報表。
(2)在上級設備動力部門的業務領導下,負責全廠(礦)設備動力的業務管理,設備的技術改造,固定資產的查定、使用、更新、遷移、報廢。抓好設備的用、管、修等工作。
(3)組織建立和健全設備的技術資料,建立主要設備的技術檔案,學習推廣設備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作好設備狀況、技術經濟分析和設備管理工作總結。
(4)組織編制、平衡、落實設備年、季、月檢修計劃、系統(裝置)停車大修計劃,并組織計劃的實施,負責統一平?安排控制使用大修及設備更新費用。
(5)組織設備防腐蝕、密封、潤滑及水質處理工作。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開展設備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以及審查設備改造的合理化建議等。
(6)組織對全廠(礦)設備狀況定期檢查、鑒定評級,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和隱患,提高設備完好水平。
(7)組織主要設備的大修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并參加基建、技措、安措等項目的設計會審及竣工驗收工作。
(8)組織編制、審定備品配件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切實抓好備品配件的測繪、資料管理、定額計劃、制造、定貨、修舊利廢及機械加工管理等工作。作好備品配件的統一管理,抓好用、管、修、供。
(9)組織對蒸汽鍋爐、壓力容器、起重運輸設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