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資發放方案
公司工資發放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按照公司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國家有關勞動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他有關規章制度,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指導思想的原則
第二條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堅持工資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經濟效益增長幅度,職工平均實際收入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的摿講懷瑪原則。
第三條結合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特點,建立起公司規范合理的工資分配制度。
第四條以員工崗位責任、勞動績效、勞動態度、勞動技能等指標綜合考核員工報酬,適當向經營風險大、責任重大、技術含量高、有定量工作指標的崗位傾斜。
第五條構造適當工資檔次落差,調動公司員工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第三章年薪制
第六條適用范圍
1.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下屬法人企業總經理;
3.董事、副總經理是否適用,由董事會決定。
第七條工資模式
公司經營者與其業績掛鉤,其工資與年經營利潤成正比。
年薪=基薪+提成薪水(經營利潤x提成比例)
1.基薪按月預發,根據年基薪額的1/12支付;
2.提成薪水,在公司財務年度經營報表經審計后核算。
第八條實行年薪制職員須支付抵押金,若經營業績不良,則用抵押金充抵。
第九條年薪制考核指標還可與資產增值幅度、技術進步、產品質量、環保、安全等指標掛鉤,進行綜合評價。
第十條年薪制須由董事會專門作出實施細則。
第四章正式員工工資制
第十一條適用范圍
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所有員工。
第十二條工資模式。采用結構工資制。
員工工資=基礎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獎金+津貼
1.基礎工資
參照當地職工平均生活水平、最低生活標準、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和各類政策性補貼確定,在工資總額中占%(如40%~50%)。
2.崗位工資
(1)根據職務高低、崗位責任繁簡輕重、工作條件確定;
(2)公司崗位工資分為(如5類18級)的等級序列,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分別適用于公司高、中、初級員工,其在工資總額中占%(如20%~30%)。
3.工齡工資
(1)按員工為企業服務年限長短確定,鼓勵員工長期、穩定地為企業工作;
(2)年功工資根據工齡長短,分段制定標準,區分社會工齡、公司工齡;
(3)年功工資標準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4.獎金(效益工資)
(1)根據各部門工作任務、經營指標、員工職責履行狀況、工作績效考核結果確立;
(2)績效考評由人事部統一進行,與經營利潤、銷售額、特殊業績、貢獻相聯系;
(3)獎金在工資總額中占%(如30%)左右,也可上不封頂;
(4)獎金考核標準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5)獎金通過隱密形式發放。
5.津貼
(1)包括有交通津貼、伙食津貼、工種津貼、住房津貼、夜班津貼、加班補貼等;
(2)各類津貼見公司補貼津貼標準。
第十三條關于崗位工資
1.崗位工資標準的`確立、變更
(1)公司崗位工資標準經董事會批準;
(2)根據公司經營狀況變化,可以變更崗位工資標準。
2.員工崗位工資核定
員工根據聘用的崗位和級別,核定崗位工資等級,初步確定崗位在同類崗位的下限一級,經1年考核,再調整等級;
3.員工崗位工資變更
根據變崗變薪原則,晉升增薪,降級減薪。工資變更從崗位變動的后1個月起調整。
第十四條關于獎金
1.獎金的核定程序
(1)由財務部向人事部提供各部門、子公司、分公司完成利潤的經濟指標數據;
(2)由行政部向人事部提供各部門員工的出勤和崗位職責履行情況記錄;
(3)人事部依據匯總資料,測算考核出各部門員工定量或定性的工作績效,確定每個員工效益工資的計算數額;
(4)考核結果和獎金計劃經公司領導審批后,發放獎金。
2.獎金的發放,與崗位工資一同或分開發放。
第十五條關于工齡工資
1.員工1年內實際出勤不滿半年的,不計當年工齡,不計發當年工齡工資;
2.試用期不計工齡工資,工齡計算從試用期起算。
第十六條其他注意事項
1.各類假期依據公司請假管理辦法,決定工資的扣除;
2.各類培訓教育依據公司培訓教育管理辦法,決定工資的扣除;
3.員工加班、值班費用,按月統計,計入工資總額;
4.各類補貼、津貼依據公司各類補貼管理辦法,計入工資總額;
5.被公司聘為中、高級的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可向上浮動1~2級;
6.在工作中表現杰出、成績卓著的特殊貢獻者,因故能晉升職務的,可提高其工資待遇,晉升崗位工資等級。
第五章非正式員工工資制
第十七條適用范圍:訂立非正式員工勞動合同的臨時工、離退休返聘人員。
第十八條工資模式:簡單等級工資制。見非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第十九條人事部需會同行政部、財務部對非正式員工的工作業績、經營成果、出勤、各種假期、加班值班情況匯總,確定在其標準工資基礎上的實發工資總額。
第二十條非合同工享有的各種補貼、津貼一并在月工資中支付。
第六章退休工資制
第二十一條公司員工在退休后根據公司退休退職管理辦法發放員工退休工資。
第二十二條公司考慮物體上漲因素,定期或不定期調整物價補助金。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公司每月支薪日為日。
第二十四條公司派駐下屬企業人員工資由本公司支付。
第二十五條公司短期借調人員工資由借用單位支付。
第二十六條公司實行每年13個月工資制,即年底發雙月薪。
第二十七條以上工資均為含稅工資,根據國家稅法,由公司統一按個人所得稅標準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第二十八條本方案經董事會批準實行,解釋權在董事會。
篇2:企來安全工資發放規定
為進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職工待遇,調動職工安全生產積極性,促進公司安全生產穩定發展。經經理班研究決定,對原“礦山安全津貼分配規定”做了修訂,增大覆蓋面,提高工資額,使所有在崗員工都能享受到安全工資。只要崗位作業人員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當班作業任務,安安全全下班就能得到相應的安全工資。增加、提高安全工資,以待遇促進安全生產,最終實現班班安全、人人安全。
一、工種分類
根據工種不同,安全工資分為四類,具體分類如下:
A類:井下鉆工、裝礦裝巖工、勾料工、安全員。
B類:井下拖拉機司機、絞車工、測風工、發放站人員、放料工、信號工、水泵工、倒罐工、擋車工、電機車司機、洞長、車間主任、修理工、電工、井下施工員(工程部),井下風機工、
井下計量員、養路工、破碎段人員、870風門工。
C類;地表空壓機工、絞車工、信號工、推罐工、電機車司機、風機工。
D類:礦山洞外過磅工、檢身工和其他工種及選礦車間人員。
二、工資標準及分配辦法
1、所有職工在安全的前提下,按實際出勤天,根據分類和核算標準進行單項考核,由分公司按月制表,人事部核實。
2、標準:
A類18.00元∕日,B類15.00元∕日,C類12.00元∕日,D類8.00元∕日。
三、管理辦法
1、安全工資的制表以分公司車間為單位,由考勤員以員工實際出勤天數為依據,月底報車間核算員。核算員根據出勤天數和工資標準進行制表,由車間主任審核,分公司經理審批。
2、礦山檢身工負責礦山車間下井人員的考勤,礦山其他人員或臨時不下洞人員另外考勤,所有當班不入洞人員不得在“出入坑簽到表”上簽到。檢身工每月21日將考勤表匯總報車間核算員,其他人員考勤同時報考核員進行制表。
3、選礦車間人員由車間考勤員每月21日將考勤天數匯總表報車間考核員進行制表。
四、處罰辦法
1、發生輕傷事故除本人不得當月安全工資外,,還要扣除本班組人員3天的安全工資,并根據事故性質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或進行經濟處罰。
2、發生重傷事故扣除本月本車間的10℅安全工資,并根據事故性質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和“安全百分制檢查考核細則”進行考核及處罰。
3、發生死亡事故扣除本車間職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當月安全工資,并根據“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規定進行處罰。
4、若發現安全工資有造假,不符合規定標準等的行為,要追究考勤員、核算員、車間主任、分公司經理的責任。根據責任情況酌情給予100-1000元的處罰。
5、發生重大財產損失事故,損失在1000---5000元扣除責任人5天的安全津貼;損失在5000---10000元扣除責任人10天的安全津貼,損失在10000元以上的扣除責任人本月的安全津貼,并根據事故性質對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或行政處理。
6、分公司安全工資報表必須經分公司安全科對當月安全事故情況審查,由安全科長簽字后,方可上報公司。
7、每月22日各分公司將出入坑簽到表報人事部存檔備查。
此規定從2008年?月份起執行,原“礦山安全津貼分配規定”同時作廢,望各單位認真執行,嚴格落實,認真做好此項工作。
篇3:教育機構中途辭職教師工資發放辦法
教育機構關于中途辭職教師的工資發放辦法
為了保障孩子和家長的受教育權益,建立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制定本制度。
1、在職教師原則上不得在學期中途離職,學校(幼兒園)也不得無故中途辭退教師。
2、教師若確因身不由己的因素不得不中途離職,必須提前兩個月提出書面離職申請,并經校長(園長)批準方可離職。否則以自動辭職處理,以等同于本人月工資數額的標準處以罰金。
3、經校長(園長)同意中途離職的教師,在離職滿100天后發現未給學校(幼兒園)造成人為損失的,本人工資照發,并辦理離職證明。
4、本制度適宜于ZZ教育旗下的所有幼兒園和學校等機構。
5、本制度作為ZZ教育機構工資制度的組成部分,自20**年*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