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院教職工加班管理制度

學院教職工加班管理制度

2024-07-26 閱讀 1245

學院教職工加班管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教師法》及《自治區關于加班工資支付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就教職工加班管理制定本規定。

一、加班原則

  1、各部門按照本部門的職責范圍、崗位責任制及工作計劃,充分利用上班時間,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項任務的盡量不要安排加班,保證教職工的休息。確因工作需要必須利用休息日、節假日加班才能完成工作任務的,方可安排教職工加班。

  2、因教學、科研、后勤、黨政管理等特殊工作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累計不得超過36小時。學院原則上不報支此類加班費,各部門要安排好延長工作時間教職工的補休。

  3、確因工作崗位需要和編制緊必須利用職工休假日時間加班的部門,需事先經部門領導報經主管院領導批準,并嚴格控制加班的人數和次數。

  4、寒暑假期間的加班,各部門要嚴格控制。確需在寒暑假加班的教職工,要事先周密安排,做出計劃,說明完成任務的工作量、加班時間和人數。分別報主管院領導審批,并報組織人事處備案。

  5、教職工在休息日和節假日按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公益性的勞動和活動不能視為加班。

二、加班范圍

  (一)平時加班

  根據《勞動法》第 42 條有關規定,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方可組織加班: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其它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公共設施等發生故障,影響學院正常工作,必須及時搶修的;

  3、為了完成突發性和臨時性工作任務,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外仍需繼續延長工作時間工作者;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對于加班的職工,各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安排補休。如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補休的,計發加班費。

  (二)國家法定假日加班

  確因工作需要在國家法定假日加班的,學校依照《勞動法》第 44 條和自治區有關規定辦理。

  (三)寒暑假和休息日加班

  1、在寒暑假和休息日期間,教學、管理人員從事的本崗位正常教學、科研工作(含組織、參加專業學術會議、因公出差等),均不能計為加班;

  2、其他部門在確保完成崗位規定的.職責前提下,在不影響部門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慮補休。確因工作需要無法補休者,可申報加班。

  三、值班的范圍及標準

  1、根據上級要求和因教學、科研、安全保衛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和崗位需要,必須在休息日和節假日安排值班的崗位,可按規定采用補休的辦法安排有關人員值班。 必須晝夜值班的崗位,由部門申報后,報院領導審批后確定。

  2、經批準在休息日和節假日值班的教職工,確因工作崗位及編制原因不能倒班或輪休的,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主管院領導批準同意后,可給予加班補助費。

  3、休息日和節假日值班,要遵守值班時間并要嚴格履行值班職責,不得擅離職守。

  4、國家法定假日和休息日期間安排干部值班,不屬加班范疇。

四、加班補助費標準

  1、經批準在休息日和寒暑假加班,又確因崗位及編制原因不能安排補休的教職工,經批準,每人每天可給予加班補助費 20 元。

  2、法定的節假日(元旦一天、春節三天、清明節一天、“五一”一天、端午節一天、中秋節一天、 “十一”三天、古爾邦節、肉孜節節日期間按規定過這些節日的勞動者)必須加班,經批準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

  3、后勤水電暖工人值班費為每周40元,值班期間發生的加班不再另計加班費。

五、申報加班及加班費用發放程序

  1、各部門應事先填寫加班申請表,說明加班事由和不能安排補休的原因及加班時間、天數,并附加班人員名單。

  2、各部門領導簽署意見后報主管院領導審批,報組織人事處。

  3、組織人事處審核后,報請院長審批。

  4、院領導審批同意后,由組織人事處通知加班部門執行。

  5、加班工作完成后,加班部門向組織人事處報加班考勤表。

  6、由組織人事處造表通知計財處發放加班工資。

  7、如遇突發或特殊情況未按報批程序呈報加班的,應在加班完成后的三天內按程序補辦相關手續。

  六、本規定自二O**年七月一日起執行,由組織人事處負責解釋,以前有關規定若與本規定不符者,以本規定為準。

篇2: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跟班工長必須參加班前會,并在班前30分鐘配合值班干部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跟班干部不參加班前會不得下井跟班。

3、跟班干部下井跟班做到第一進班,最后一個出班。

4、跟班人員進班后必須查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隱患,達到安全條件時方可組織正常生產。

5、跟班干部及時向本隊值班匯報當班安全問題,當班遺留問題必須向下班交待清楚,認真填寫現場交接班記錄。

6、跟班人員是當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抓好安全現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7、以上制度將嚴格按照“雙基”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篇3:干部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單位領導要合理制訂本單位干部現場交接班計劃,保證每班有一名副職(含工長)及以上隊干部跟班,現場指揮,做到生產指揮在現場、排查隱患在現場、技術指導在現場、交接班在現場。

2、跟班干部在現場交接班時,必須將現場存在的重大隱患和本班隱患處理情況向接班干部交代清楚,交班后,用電話同時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員做好交接班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和固定電話號碼記錄,對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安排處理并通知相關領導,且記錄在案,以備檢查。發現未在現場交接班,應及時向值班主任匯報,值班主任在早碰頭會上通報處理。安質科對跟班干部現場交接班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3、單位跟班干部必須按時參加班前會,與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干部根據現場交接班情況,到作業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組織人員處理,必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的原則。且班中要跟到關鍵的環節和關鍵的部位,真正抓好現場管理工作。

4、單位跟班干部交接班必須在現場交接班,單位跟班干部在指定地點交接班,且要最后一個離開作業現場。否則,跟班干部未現場交接班按細則執行處罰。

5、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不參加班前會者按細則執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