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加班制度
事業單位加班制度
一、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安排加班。確需加班的,經單位領導批準,可以安排加班。加班后要安排補休。對于因工作需要無法安排補休的,經單位領導批準,可按本通知支付加班工資。
二、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為職工本人的基本工資?;竟べY構成:機關干部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工人為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獎金之和;事業單位職工為職務等級(技術等級、等級)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之和。
三、加班工資支付標準
1、正常工作時間后安排工作人員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小時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工作人員加班的,支付不低于本人日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節假日安排工作人員加班的,支付不低于本人日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四、日工資用本人月基本工資除以21.5天計算。小時工資用日工資除以8小時計算。
五、工作人員加班已得到相應勞務補償,或單位以承包等方式承攬的工作任務完成后,已按有關規定提取承包獎等效益工資的,不再支付加班工資。
六、經市、區、縣人事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單位,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按上述規定支付工作人員加班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輪班制的工作人員,不執行上述規定。
七、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安排的值班和在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安排的值班不視作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資。
第四條
八、各單位要按有關規定加強對病事假制度的管理。對因病、因事請假的職工,應按的計算口徑扣發病、事假工資。
九、各單位可根據本通知制定實施細則。
十、支付加班工資必須從嚴掌握,增加的支出,財政不予撥款,由各單位自行解決。
十一、本通知自1995年9月1日起執行。待人事部制定統一規定后,改按統一規定執行。
十二、本通知由市人事局負責解釋。
篇2: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跟班工長必須參加班前會,并在班前30分鐘配合值班干部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跟班干部不參加班前會不得下井跟班。
3、跟班干部下井跟班做到第一進班,最后一個出班。
4、跟班人員進班后必須查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隱患,達到安全條件時方可組織正常生產。
5、跟班干部及時向本隊值班匯報當班安全問題,當班遺留問題必須向下班交待清楚,認真填寫現場交接班記錄。
6、跟班人員是當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抓好安全現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7、以上制度將嚴格按照“雙基”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篇3:干部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單位領導要合理制訂本單位干部現場交接班計劃,保證每班有一名副職(含工長)及以上隊干部跟班,現場指揮,做到生產指揮在現場、排查隱患在現場、技術指導在現場、交接班在現場。
2、跟班干部在現場交接班時,必須將現場存在的重大隱患和本班隱患處理情況向接班干部交代清楚,交班后,用電話同時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員做好交接班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和固定電話號碼記錄,對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安排處理并通知相關領導,且記錄在案,以備檢查。發現未在現場交接班,應及時向值班主任匯報,值班主任在早碰頭會上通報處理。安質科對跟班干部現場交接班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3、單位跟班干部必須按時參加班前會,與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干部根據現場交接班情況,到作業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組織人員處理,必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的原則。且班中要跟到關鍵的環節和關鍵的部位,真正抓好現場管理工作。
4、單位跟班干部交接班必須在現場交接班,單位跟班干部在指定地點交接班,且要最后一個離開作業現場。否則,跟班干部未現場交接班按細則執行處罰。
5、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不參加班前會者按細則執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