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加班管理制度一
員工加班管理制度
根據《勞動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結合公司經營特點制作本加班制度。本加班制度為公司勞動制度的一部分,對公司全體在職工作人員均有約束效力。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公司從事 建材 及其他相關事業,為了明確加班規則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員工在工作時間內應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完成本職工作,除非確因工作需要外,公司不鼓勵加班。沒有部門主管或人事主管簽字書面指示加班,員工不得加班。
第三條 對于確因工作需要進行的加班,公司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其他相關規定進行補休或者按合同底薪金額作為加班費基數計算及支付加班工資。其他工作獎金、補貼、津貼等其它金額不得計入加班工資計算公式內。
第四條 本制度適用于所有與公司簽署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的員工。
第五條 公司員工不論職務、職位如何變動,均適用本制度的規定。
第二章 加班審批
第六條 加班情形
(一) 公司實行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及不定時工時制的員工在規定工作時間外,因工作需要或部門主管書面要求,必須繼續工作的情況,稱為加班,加班分下列三種:
1、 工作日加班:員工在每日超過8小時工作后經部門主管書面要求加班工作的;
2、 工作周加班:員工在每周超過40小時工作后經部門主管書面要求加班工作的;
3、 休息日加班:每周超過六天時經部門主管書面要求工作第七天的;
4、 節假日加班:當月有法定節假日,經部門主管書面要求加班的。
(二) 主管指定員工加班的,必須以書面形式向員工提出并提供附件給人事存檔。
(三) 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四) 有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則不受上述程序和加班時數的限制:
1、 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五) 加班工資計算公式如下:
1、 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具體按照勞動保障部所公布的現行月計薪天數計算。
2、 勞動者本人日加班工資數額標準為: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勞動者本人小時加班工資數額標準為: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8)。
3、 工作日或工作周加班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加班工資數額標準的15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加班工資數額標準的200%支付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加班工資數額標準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七條 加班審批
(一) 確因工作需要進行加班者必須由部門主管填寫《加班確認單》。
(二) 部門主管填寫《加班確認單》應寫明預計加班時間,精確到小時。實際加班時間應據實填寫。
(三) 部門主管填在《加班確認單》中應明確加班事由。
(四) 《加班確認單》經部門主管及員工簽字確認后,方視為有效加班。
(五) 公司員工未經審批在工作日規定時間外或休假日在公司逗留的行為不視為加班。
(六) 沒有經過審批自愿進行的加班,公司不支付任何加班工資。
第八條 打卡紀錄
無論是工作日、工作周、休息日還是法定節假日,員工均應如實打卡(經總裁批準無需打卡者除外),記錄進出公司時間,該進出時間記錄不代表有加班事實也不作為加班工資的發放依據。
第九條 實際加班時間
《加班確認單》上的實際加班時間可在加班后據實填寫,經本部門主管或公司負責人簽字確認后,作為每月加班時間的計算依據。
第十條 調休
員工可以根據當月《加班確認單》記錄的實際加班時間,在配合公司安排、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提前兩天填寫《調休申請單》,申請不超過實際加班時間的調休。
第十一條 加班費計算依據
公司應根據每月員工的《加班確認單》及《調休申請單》,統計出應當給予加班費的加班時間,并按制度第三條的規定支付加班工資。
篇2: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跟班工長必須參加班前會,并在班前30分鐘配合值班干部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跟班干部不參加班前會不得下井跟班。
3、跟班干部下井跟班做到第一進班,最后一個出班。
4、跟班人員進班后必須查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隱患,達到安全條件時方可組織正常生產。
5、跟班干部及時向本隊值班匯報當班安全問題,當班遺留問題必須向下班交待清楚,認真填寫現場交接班記錄。
6、跟班人員是當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抓好安全現場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7、以上制度將嚴格按照“雙基”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篇3:干部參加班前會現場交接班制度
1、單位領導要合理制訂本單位干部現場交接班計劃,保證每班有一名副職(含工長)及以上隊干部跟班,現場指揮,做到生產指揮在現場、排查隱患在現場、技術指導在現場、交接班在現場。
2、跟班干部在現場交接班時,必須將現場存在的重大隱患和本班隱患處理情況向接班干部交代清楚,交班后,用電話同時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員做好交接班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和固定電話號碼記錄,對存在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安排處理并通知相關領導,且記錄在案,以備檢查。發現未在現場交接班,應及時向值班主任匯報,值班主任在早碰頭會上通報處理。安質科對跟班干部現場交接班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3、單位跟班干部必須按時參加班前會,與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干部根據現場交接班情況,到作業現場進行一次安全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要立即組織人員處理,必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的原則。且班中要跟到關鍵的環節和關鍵的部位,真正抓好現場管理工作。
4、單位跟班干部交接班必須在現場交接班,單位跟班干部在指定地點交接班,且要最后一個離開作業現場。否則,跟班干部未現場交接班按細則執行處罰。
5、跟班干部按時參加班前會,不參加班前會者按細則執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