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評辦法
績效考評辦法
一、目的
績效考核的目的是對被考評者進行工作業績、能力、態度等的定量、定性評價,以鼓勵先進、鞭策落后,實現績效的持續改進,并以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員工異動、培訓及薪酬變動等的依據。
二、原則
公開性原則
績效考核標準、考評程序和考評責任都應當有明確的規定并向全體員工公開。
客觀性原則
績效考核應當根據明確規定的考評標準,針對客觀考評資料進行評價,盡量避免摻入主觀性因素和感情-色彩。
差別性原則
考核的等級之間應當有鮮明的差別界限,針對不同的考核結果在工資、晉升、使用等方面應體現明顯差別。
時效性原則
考評的結果要及時反饋給被考評者;考評數據要求與考核周期相吻合,而不該將本期之前的行為強加于當期的考評結果中,也不能取近期的績效和比較突出的一兩個成果來代替整個考核期的績效進行評價。
三、用語的定義
本制度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定義如下:
1、績效考核:指考評者對照工作目標或績效標準,采用一定的考評方法,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并將上述評定結果反饋給員工的過程。績效考核是績效考核和評價的總稱。
2、考核周期:指同一考評類型中上一次考評起始與本次考評起始之間間隔的時間段。
四、考核類型
本公司績效考核分為四類:
月度績效考核按考核絕對成績換算成績效等級。
績效等級按一下規定計算:
績效工資按以下公式計算:
績效工資=總績效工資×績效等級權數
五、考評者與被考評者
1、考評者
評價者含人力資源部、直屬上級、次上級三類。
評價者的職責如下:
評價者必須根據日常業務工作中觀察到的具體事實作出評價。必須消除對被評價者的好惡感、同情心等偏見,排除對上、對下的各種顧慮,做到公正有據。
不對考核期外和職務工作以外的事實和行為進行評價。
2、被評價者
被評價者為被納入評價計劃員工。調到毫無工作經驗的其他職務工作未滿6個月者,不進行當年度評價。當年度評價結果可適用調動前最近兩年評價結果的平均。
六、考評者訓練
1、在取得評價資格之前,必須經過考評者訓練。
2、為了達到以下目的,也必須進行考核者訓練。
(1)理解績效評價制度的內容和結構。
(2)確認評價規則
(3)統一評價者的評價尺度
七、考評結果的運用
考評結果在考核完成后一星期內向被考評者反饋,并與被考評者共同制定下階段績效改進計劃與方案,本月績效改進方案附與下月績效考核表上;
考評結果作為薪資變動、人員異動及培訓等的依據;
考評結果份部門、分類別由人力資源部存檔,經管理中心總監批準方可查閱,原件不得外借。
八、考評申訴
被考評者若認為考評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可于績效反饋后七個工作日內向直屬上級或人力資源部申訴。
篇2:財富公司績效考評制度
財富管理公司績效考評制度
考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員工的工作表現,以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并提高員工的滿意程度和未來的成就感。考評的結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饋、報酬管理、職務調整和工作改進。
考評的原則
1.一致性:在一段連續時間之內,考評的內容和標準不能有大的變化,至少應保持1年之內考評的方法具有一致性;
2.客觀性:考評要客觀的反映員工的實際情況,避免由于光環效應、新近性、偏見等帶來的誤差;
3.公平性:對于同一崗位的員工使用相同的考評標準;
4.公開性:員工要知道自己的詳細考評結果。
考評的內容和分值
考核的內容分以下三部分:
1.重要任務:本季度內完成的重要工作,考評的工作不超過3個,由任務布置者進行考評.
2.崗位工作:崗位職責中描述的工作內容,由直接上級進行考評。
3.工作態度:指本職工作內的協作精神、積極態度等。由部門內部同事或被服務者進行考評。
分值計算:原則上,參照不同職工根據不同考核表進行分值計算。
考評的一般程序
1.員工的直接上級為該員工的考評負責人,具體執行考評程序;
2.員工對“崗位工作”和“工作態度”部分進行自評,自評不計入總分;
3.直接上級一般為該員工的考評負責人;
4.考評結束時,考評負責人必須與該員工單獨進行考評溝通;
5.具體考評步驟在各崗位的考評實施細則中具體規定。
保密
1.考評結果只對考評負責人、被考評人、人事負責人、(副)總經理公開;
2.考評結果及考評文件交由人力資源部存檔;
3.任何人不得將考評結果告訴無關人員。
其他事項
1.公司的績效考評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統一負責;
2.考評每季度進行一次,原則上在3月、9月下旬進行;
3.考評負責人在第一次開展考評工作前要參加考評培訓(由人力資源部組織);
4.各崗位的考評實施細則在本制度基礎上由人力資源部、考評負責人及被考評人共同制定。
篇3:A公司績效考評制度及程序
公司績效考評制度及程序
績效考評(以下簡稱“考評”)是指用系統的方法、原理、評定、測量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效果。目的在于通過對員工的實際工作獎況、為教育培訓、工作調動以及加薪、晉升、獎勵表彰等提供客觀可靠依據。為準確評定員工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以此確定員工升職、加薪、轉正、調職等人事變動的依據。考評內容側重“德、能、勤、績”四個方面。考核分為試用考核、平時考核、年中考核、年終考核。
1.試用考核:新入職員工在試用期滿(一般為三個月)后應參加試用考核,由試用部門主管考核,經理/總監簽字認可。無論考核通過是否部門均應附試用考核表,注明具體事實情節,呈報人力資源部。延長試用期一般不超過三個月,被考核人員要向考核者提交工作總結。
2.平時考核:
A各級主管對所屬員工應就其工作效率、操行、態度、學識、技能隨時考核,其有特殊功過者,應隨時報請獎懲。
B主管人員,對員工假勤獎懲應統計詳載于請假記錄簿內,以供考核的參與。
3.年中考核:于每年6月底進行,但經決議無必要可以取消。
4.年終考核:
A員工于每年12月底舉行總考核1次。
B考核時,各部門主管參考平時考核記錄及人事記錄的假勤記錄,填具考核表送人力資源部復審。
5.下列情況不得參加考核:
A試用期內的員工。
B實習生。
C兼職、特約人員。
D出勤率不滿95%以上者。
6.有關規定:
A.考核人員應嚴守秘密,不得營私舞弊。
B.所有人事變動:培訓、轉正、加薪、晉級、獎勵等均需考核;
C.考核過程及方法:被考核做工作總結,直屬主管、部門經理和有關人員共同民主評議,確定該員工是否進行人事變動。后由部門填寫人事變動考核表經部門總監簽字認可后交人力資源部。
D.力資源部經理在三天之內對擬變動人員進行復考,通過后依次逐級審批。
人力資源部根據審批后的表格通知有關部門做變動或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