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常規(guī)調查崗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常規(guī)調查崗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7422

常規(guī)調查崗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以完成指定區(qū)域內的常規(guī)理賠調查件、常規(guī)契約調查件及保全調查件調查為主;

2、協(xié)助復雜調查崗完成復雜調查、即時調查任務調查;

3、協(xié)助復雜調查崗完成高額件賠付后追蹤調查;

4、醫(yī)療機構調查關系的維護與開發(fā)

5、新的調查渠道、調查關系的拓展與開發(fā)。

任職資格:

1、統(tǒng)招全日制二本及以上學歷

2、法律、醫(yī)學、刑偵、保險等相關專業(yè)

常規(guī)調查崗崗位

篇2:中央空調常規(guī)巡檢內容制度

中央空調常規(guī)巡檢內容

1、檢查控制系統(tǒng)菜單及報警的設置情況。檢查空調的報警、進行處理并出具檢查結果和維修方案。

2、壓縮機吸、排氣壓力;壓縮機工作電流;高低壓力報警值。校驗壓縮繞機阻阻值、絕緣性能。

3、風機噪音及運行電流,風機軸承的發(fā)熱情況。

4、加熱器過熱保護,加熱器的工作電流及加熱器的阻值等。

5、冷凝器散熱情況,包括室外機的調速系統(tǒng)和冷凝風扇的運行狀況。

6、制冷循環(huán)中各部件的運行情況,壓縮機的制冷劑和冷凍油的量、膨脹閥工作情況、干燥過濾器、電磁閥、室外機盤管等管路是否有泄露

7、過濾網(wǎng)及加濕器等部件的清潔情況,加濕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等。

8、空調送風風道是否有堵塞。

檔案管理制度

篇3:塔式起重機大臂非常規(guī)使用分析計算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特別是在繁華地段施工時,由于施工現(xiàn)場場地狹小,而周圍又有多棟成品高層建筑物,且與待建工程距離很近時,起重臂與已有建筑物發(fā)生干涉,往往給施工單位選用塔機帶來困難。

我公司在廣東珠海市吉大農(nóng)行信聯(lián)大廈項目施工時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經(jīng)分析,在塔機選型上,我們決定選用張家港產(chǎn)QTZ60內爬式塔機。該機臂長最大為45m,根據(jù)廠家使用說明書的介紹,也可以縮短為40m或35m使用。但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即使縮短為35m仍然不能使用,塔機臂長必須在25~30m范圍內才能保證起重臂360°全回轉,能滿足施工面的要求,且不與已有建筑物發(fā)生碰撞干涉,保證施工安全和已有建筑物的安全。為此,我們考慮再減去一節(jié)起重臂(長為6.5m)使臂長為28.5m,但必須分析計算到底需減少多少平衡重,并保證在不降低原機起重性能的前提下塔機不失穩(wěn)。因驗算塔機整體穩(wěn)定性較復雜,我們采用了類比法簡化了驗算過程。

1塔機起重性能

塔機最大起重力矩發(fā)生在臂長為13.43m,最大起重量(在α=4)為6t情況下,最大起重力矩Mma*=13.45×6=80.58(t?m)

2載荷分析及計算

按《塔式起重設計規(guī)范》,作用在塔機起升平面和回轉平面的載荷主要有自重載荷,吊重載荷,工作狀態(tài)風載荷、動載荷及其它水平方向力。因此方案僅是減短起重臂長度使用,其它方面與原廠的設計沒有任何變化,風載荷的影響在此方案中不做考慮。另外安裝方式為內爬式,無行走慣性力,離心力可忽略不計,其它動載荷與原廠設計不變,故動載荷也不在此方案的考慮之中,所以在此方案中只須考慮自重載荷和吊重載荷的變化的影響,在起重載荷不變的前提下用類比法驗算其由自重及起重荷載引起的力矩平衡問題,保證其平衡、保證其使用安全。下面分別分析計算超重臂長為45m、40m、35m、28.5m時自重載荷、吊重載荷所產(chǎn)生的力矩,以及各種臂長情況下塔機傾翻力矩的比較。假定28.5m臂長使用時在35m臂的基礎上再減去一塊2.5t平衡重,即平衡重只有7.5t。

2.145m臂長工況

45m臂長時自重為3.8t,則自重分布率:

v=G/L=3.8/45=0.084(t/m)

起重臂自重產(chǎn)生的力矩:

M起=3.8×(45/2+1)=89.3(t?m)

平衡臂、卷揚機、平衡重等產(chǎn)生的力矩:

M平=13.3×8.5+2.3×7.5+1.7×5.35=139.4(t?m)

空載時,塔機傾翻力矩:

M傾=M平-M起=139.4-89.3=50.1(t?m)

滿載時,塔機傾翻力矩:

M′傾=M平-M起-Mma*=139.4-89.3-80.58=-30.48(t?m)

2.240m臂長工況

G起=40×0.084=3.36(t)

M起=3.36×(40/2+1)=70.56(t?m)

M平=11.65×8.5+2.3×7.5+1.7×5.35=125.37(t?m)

M傾=125.37-70.56=54(t?m)

M′傾=125.37-70.56-80.58=-26.58(t?m)

2.335m臂長工況

G起=35×0.084=2.94(t)

M起=2.94×(35/2+1)=54.39(t?m)

M平=10×8.5+2.3×7.5+1.7×5.35=111.35(t?m)

M傾=111.35-54.39=56.96(t?m)

M′傾=111.35-54.39-80.58=-23.62(t?m)

2.428.5m臂長工況

G起=28.5×0.084=2.39(t)

M起=2.39×(28.5/2+1)=36.45(t?m)

M平=7.5×8.5+2.3×7.5+1.7×5.35=86.35(t?m)

M傾=86.35-36.45=49.9(t?m)

M′傾=86.35-36.45-80.58=-30.68(t?m)

3結論

廠方規(guī)定的臂長情況下與這種起重臂長為28.5m時的情況下比較,空載工況下與滿載工況下的傾翻力矩都在原廠設計的范圍內。因此,在保證塔機整體穩(wěn)定和原有起重性能的前提下,配重減少5.8t即采用7.5t,起重臂安裝28.5m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