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教學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4759

教學管理制度(一)

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實現教師高水平,教學高質量,辦學有特色,就必須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實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動,特制定學校教研活動制度:

1、學期初,教務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的教研計劃,學科教研組要制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要求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兩周定時活動一次。按照活動計劃研究材料,討論新課程標準,說課做課評課,試卷分析,研究科研課題,教學經驗交流等等。杜絕走過場、熬時間,要落實到實處。有詳細活動記錄。

3、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老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4、“四課活動”經常化。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次匯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一次觀摩課。力爭每學期都能涌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5、同年級同學科要堅持集體備課(詳細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分析重點難點,切磋教學方法,探討雙基訓練和能力培養。

6、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務處報告工作,反饋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7、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和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存入學校業務檔案。教導處要整理編輯論文集交流或推薦到報刊、出版社發表。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教學管理制度(二)

沒有扎實的細致的教學過程,就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學校對教師備課、講課、輔導、作業布置與批改、考試考查等環節特作以下規定。

一、備課

1、教師沒有教案,不準上課。教案要有如下內容:

(1)授課課題及題型;(2)授課時間及課時編號;(3)教學目的;(4)教學重點和難點;(5)教學方法;(6)教學過程;(7)授課后小結;(8)作業

2、教師備課時要做到“閱、鉆、精、新”四點要求。

(1)“閱”即廣泛閱讀相關資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取百家之長,為已所用。(2)“鉆”即認真鉆研教材、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明確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找出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挖掘出知識的內在規律和聯系。(3)“精”即精心選用教學方法,設計好板書,準備好課件、教具、做好實驗準備,精選好課堂練習題、課后作業題。(4)“新”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3、學校對教師的教案每月檢查一次,并與當月的積效工資掛鉤。具體要求如下:(1)教案個數與應授課時數相符。(2)課題和課型、授課時間和編號、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內容要全面。(3)教學過程詳細。(4)有課后小結和作業布置。

二、講課

1、教師在上課鈴響之前,必須到教室門口,上課鈴響走進教室宣布上課,學生致敬問好,教師必須還禮問好。下課鈴響,宣布下課,不得拖堂。教師上課時,要做到服裝整潔,教態自然大方。嚴禁在教室內開手機接、打電話,嚴禁在教室內吸煙,嚴禁酒后上課,嚴禁坐著授課。

2、教師在講課時,要努力做到“五性”(1)目的性:教學目標明確,符合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2)科學性:正確傳授本學科知識,無知識性錯誤;正確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重視知識(概念)的形成、鞏固、深化和應用;知識結構嚴密緊湊,合乎認識規律。()(3)藝術性:教學方法靈活,安排巧妙,課堂氣氛恬靜而活躍,緊張而又愉快。(4)實踐性:講練結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動手動腦。(5)實效性:無效勞動少,教學效果好。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聽懂,學生當堂的吸收率、鞏固率和運用率較高,師生都有滿意感。同時注意德育教育。

3、教師在講課時,要落實學生的主動地位,真正做到“五讓”,即能讓學生自己思考,能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教師在課堂上,不準諷刺挖苦學生,不準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攆學生出教室。

4、英語課必須使用全英式教學。

5、理、化、生實驗必須按教材規定按時上,并填好實驗記錄,交教務處存檔。

6、體育教師上課時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除特殊天氣外,一律在操場上課;并做好學生考勤工作,強調安全。

7、每節課上課時(包括晚自習)對于缺課的學生的原因,去向要搞清楚,作好記錄,并即時向班主任匯報。

三、輔導

輔導分早自習輔導和晚自習輔導

1、早自習輔導:輔導教師要有計劃地安排學生朗讀、背誦、聽寫、默寫等,充分發揮早自習應用的作用;要定期下發一些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眼界擴大知識面

2、晚自習輔導: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各科都安排有晚自習輔導。晚自習學科的老師要安排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是講、是練還是邊講邊練。督促檢查,并耐心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3、早、晚自習輔導時,輔導老師不得遲到、早退、中途脫崗,不得私自調換輔導時間。

4、每周至少找所帶班級學生10人以上進行當面輔導、談心、反饋教學情況。

5、各科資料與課本要有機搭配,切實搞好同步訓練。資料上的所有練習,老師們要先做;并確定評講內容,總結解題要點。

四、作業布置與批改

布置與批改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老師檢查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對各科作業布置與批改的要求是:

1、語文科:(1)學生每兩周寫一篇大作文,每一周寫一篇小作文,及時評講;要挑選較好的范文3――5篇,印發給學生;要有作文備課教案和批改記錄。(2)要有單元練習,全收全改,及時評講。(3)每周要有相應的閱讀要求,閱讀練卷保存好,備查。(4)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語文摘抄本,堅持不懈地做好知識積累。

2、英語科:(1)要有單元練習,全收全改,及時評講。(2)每周要印一定量的閱讀材料,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閱讀。(3)加強聽力訓練,提高聽力和會話能力。(4)過好單詞關和朗讀關,堅持每日必讀,每日必聽。

3、數、理、化科:(1)每節課后要有適量作業,作在作業本上,教師要批閱。學生的個別錯誤要即時當面指正,帶共性的錯誤要在下次課上集體評講。(2)每單元或章節講完后,要進行單元測試,全收全改,及時評講。(3)教師要強調錯題重作,定期檢查學生的錯題本。(4)要做好理、化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4、政、史、地、生科:(1)隨堂處理課后練習。(2)每周布置1――2次書面作業,教師要批閱。(3)每單元或章節講完后,要進行單元測試,全收全改,及時評講。(4)認真做好生物實驗。

學校對學生的作業每月檢查一次,檢查結果予以公布。具體要求如下:(1)布置量符合學校規定。(2)批閱量、批閱次數符合學校規定。(3)學生應交份數與實交份數相符。(4)批閱認真,每次有作業批改記載,執行作業及批改規范要求。(5)作業批閱與授課進度一致。

五、考試

1、學校組織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年級組織9月、12月的月考。

2、每次考試嚴密組織,嚴格要求。

3、每次考試結束后,及時組織教師閱卷、評卷,學生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在教務處存檔。

4、認真填寫好“學生平時成績表”,搞好跟蹤管理。

教學管理制度(三)

集體備課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中的不足,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集體備課有助于教師更深刻的領會教材及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更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更科學地設計教學環節,更靈活地實施教學方法,更有效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特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1、集體備課要定時、定主講人。數學、英語、語文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學科兩周至少一次。

2、以同年級同學科為集體備課組,其他學科可以打破年級階限,由備課組長組織,任何教師不得缺席。教學副校長、教導主任要主動參與活動。

3、集體備課內容要求:要做到“五備”: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備練習。“五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點難點、統一課型與方法、統一練習與作業。與此同時,發揮各個的特長與優勢,形成各自的教學風格與特色,體現個人加減的靈活性與多樣性。

4、所有教師都要在集體備課前認真鉆研教材,閱讀其他參考資料,明確本章節與其他章節、其他學科的關系及所處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實際,為集體備課,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

5、集體備課首先由主講教師介紹講課的內容,敘述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整體構思、理論框架、重點和難點、邏輯結構、內涵外延、教學方法、講課藝術等,提出疑難問題,講明注意事項。然后同參加備課的教師集體討論研究,提出改進意見,補充完善,達成共識。

6、考試命題也是集體備課地一項重要內容,對考試的題型、題量、知識點、檢測形式等需要教研組集體教師各抒己見,優中選優確定最佳考試命題。

7、考試結束后的試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組的全體教師共同反思,根據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查找教學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補救。

8、集體備課要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記錄、有效果,每月底將備課記錄和備課方案交教導處匯總存檔。

篇2:安全培訓教學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促進教學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培訓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制度

1、教學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林綱進行,中心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的課時必須完成,不能隨意調整,教學大綱規定的授課的內容,不能隨意更改,必須按要求進行,如個別地方需要刪減或補充,須報培訓主任批準。

2、編寫授課計劃:教師在每期開班前,必須根據安排,認真學習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認真編寫所授課的授課進度計劃,并報培訓主任審批,批準后,應嚴格按計劃進行。

3、備課:教師上課前必須認真備課。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熟練掌握授課內容。針對學員特點、工種及專業特點,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原則。

備課時必須寫好教案,教案內容一般包括:授課工種和專業,課題名稱、備課時間、授課課時、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等。

4、授課:教師必須按時上下課,不得遲到、早退和無故缺課,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學員及工種特點和生產特點,力求使學員所學知識能在生產實踐中得到較好的應用。教師授課要根據學員及工種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同時掌握好教學環節,做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組織嚴密,效果良好。教師授課結束后,還應和學員交談,征求學員意見,改進授課方法,以利于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5、評教:評教是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定。每期進行一次,由培訓中心負責,在各工種專業班選出不少于各班人數的15-20%的學員對各門科的授課教師進行評定并將評定情況反饋于任課教師。

6、聽課:培訓中心主任要堅持聽課,每期不少于一次。任課教師之間互相聽課次數每期不少于2次。

(二)教學檢查制度

1、教學是否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進度是否按照授課計劃進行。

2、教師講課是否寫有教案或講稿,教案備寫是否合乎要求。

3、教師講課是否按時,是否有遲到、早退和無故缺課現象。

4、課堂紀律如何,是否有抽煙、說話、睡覺等現象。

5、經常了解教學一線情況,聽取學員對教學的意見及時調整教師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果。

篇3: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專科護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進修護理人員進修結束時,也應由有關科室或護理部做出鑒定。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備課和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