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教學工作過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占年度考核總分的35%。考核項目和內容如下:
(一)教研活動(10%)
1.堅持按時參加集體備課,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每缺一次扣0.5分;
2.認真參加聽課活動,每月聽課不低于2節,每缺一次扣0.2分;各教研組組織教師參與集體聽評課,每缺一次扣1分;
3.認真參加學校及上級布置的聽課、研討、觀摩、優質課、演講、競賽等活動,有活動總結報告并組織教研組內學習,每缺一次扣2分。
4.每學年應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一篇加計1分(最高加2分)。
5.應積極主動上公開課,每學期上一節,加計1分。
6.期末按時完成教學總結,上交學部存檔,未完成的扣2分。
(二)教案(5%)
以教研組為單位,對每周進行的課要加以研討,統一進度、內容和要求。各部根據每次教研活動檢查和平時抽查結果,給出該項檢查的分數。
1.教案完整或其他完整備課批注、條理、記錄清晰等計2分;
2.設計“課課練”習題計1分;
3.堅持課后教育反思計1分;
4.按要求開學前備好兩周課,計1分;
5、被評為優秀教案(不超過1/3)加計1分。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10%)
1.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思想道德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計2分;
2.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學生管理穩定、有序、安全,按要求完成教學計劃和學校要求,計2分;
3.課堂組織得當,教學秩序井然;“學習型小組”建設組織完備、制度健全、考核評定及時,計1分;
4.堅持課改,探索嘗試創新課堂教學新課題,效果良好,計2分;
5.課堂教學效果良好,能夠按照課堂教學要求達標,計3分。
6.對教學中指出的問題整改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受到學校通報批評的責任教師扣除業務考核分數1分/次,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加倍處理。
7.通過聽評課、推門課等形式對教師評定,取多次活動平均值。
8.以上以學校督導檢查為主。
(四)批改作業(5%)
每學期組織兩次檢查教師批改作業情況,每期不低于兩次抽查。(范文網)結合抽查和檢查情況每期將評出批改作業優秀者。作業量化得分按檢查抽查平均得分計算。
1.全改計1分;
2.批改認真,評定標準明確計1分;
3.鼓勵性、激勵性評價運用得當計1分;
4.分層次布置作業,針對性強計1分;
5.糾錯認真,認真堅持零號作業計1分;
6.各部進行考核評定批改作業情況,優秀者(不超過1/3)加計1分。
(五)考試組織和試卷批改、講評和糾錯(5%)
各部根據教學進度組織教學檢測活動,協調組織期中、期末考試、會考及中高考等大型考試。
1.組織嚴密,考試秩序良好,相關教師加計1分;
2.考后組織集體改卷,批改及時,數據統計準確,相關教師加計1分;
3.考后有試卷分析,相關教師加計1分;
4.考后進行“考后考”測試,相關教師加計2分。
5.考試組織出現失誤,考后分析、評定、“考后考”測試不到位,相關教師扣除1分/次,后果嚴重的加倍扣分。
(六)體、音、美、信息技術、健康教育和勞技教師要求
體、音、美、信息技術、健康教育和勞技教師的教研活動、備課、要求等與各任課教師要求一致,應參與學部和學校組織的考試等活動,計分辦法同年級任課教師。
1.體育課堂教學要求:
(1)學生全員參與,有家長證明不能參加體育訓練的特殊學生要求列席體育課,安排適合該學生輕微的活動量,計2分;
(2)教師上課應著運動裝,課前要有集合點名環節,進行安全教育,宣布課堂要求,計2分;
(3)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運動效果良好,無學生扎堆閑聊和無組織自由活動等現象,計5分;
(4)下課前有集合點評環節,計1分;
(5)體育課每缺少一名學生扣0.5分;出現學生扎堆閑聊和無組織自由活動等現象,每次扣5分;
(6)組織實施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學校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檢查考核結果,加計工作量。
2.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健康教育和勞技教師課堂要求同其他任課教師上課要求。
3.實驗課要求(5%):
(1)學生全員參與,計1分;
(2)課前要有點名環節,進行安全教育,宣布課堂要求,計1分;
(3)任課教師全程參與學生實驗,組織有序,學生積極參與效果明顯計2分;
(4)學生無提前離開實驗室,下課有點評環節,計1分;
(5)實驗課每缺少一名學生扣0.2分;學生有無所事事現象,每生扣0.1分。
(七)本方案經我校一屆四次教代會通過,自2012年9月起開始執行。
洛陽市第四十九中學
2012年11月11日
篇2:職培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職業培訓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包括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考試測評、試卷分析等幾個方面,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特作如下規定,希遵照執行。
一、備課基本要求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每個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備好課的重要性,認真鉆研教材,認真、深入、充分地備好每一堂課。
2、備課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本,從宏觀上明確本科的性質、目的和任務,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微觀上必須明確每一課時的目的要求、任務和具體內容。
3、備課要深入鉆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明確每一課時應傳授的知識和應掌握的技能。
4、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教法和學法。要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科學地安排教學步驟,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發展為主旨”的教學原則,激勵學生當好學習的主人。
5、認真寫好教案。教案要整潔,條理清楚,能指導上課,不搞形式主義。教案以課時為單位編寫。教案的內容包括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課時安排,有教學過程(包括設計的問題),有板書設計,有練習設計。教學目的,要包括“思想教育”、“雙基要求”、“能力培養”三部分。無教案不得上課。
6、提倡寫教學后記,不斷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
二、上課基本要求
1、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形式,每個教師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2、教師上課必須準備充分,情緒穩定,精神飽滿,教態親切自然,儀表端莊得體。
3、上課前應指導學員進行必要的預習,培養學員的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教學目的要明確,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層次分明,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要照顧后進生,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要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貫徹啟發性原則,盡量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員學得生動活潑,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6、堅持用普通話教學。講課聲音清晰,響亮,表達意思明白,語言生動有趣,板書講究藝術,要求正確,清楚、端正,富于啟發性。
7、嚴格上課紀律,做到上課時不遲到,不會客,不接電話(特殊情況例外),不抽煙,不坐教,不拖堂。
8、結合本校課程實際,靈活調整短期插班學生課程,合理安排上課時間。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
1、課內外作業的設計要遵循“精、活”的原則,既加強“雙基”的訓練,又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要注意作業的層次性與發展性,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實效。
2、作業要求嚴格,對作業要統一規范。要求學生做到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作業。注意培養和訓練學員養成細心審題,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要注明作業時間。還要培養學生改錯訂正作業的好習慣。
3、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要注明批閱日期。字體端正明了,作業錯誤要更正,批語要多鼓勵學生,指導學生自行改正。在電腦上批改的,可在作業后面寫上批改結果。
4、要做好批改記錄,要重視作業的及時講評,要對學生的作業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分析綜合。
5、建立優秀學員表揚獎勵制度,培訓結束,要對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獎勵,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篇3:X學校教學常規檢查制度
為加強教學管理,完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教學工作有序、高效運行,不斷提高我院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制度。
1、教學檢查的目的與意義
開展教學檢查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檢查教學環節落實情況,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通過教學檢查,可以對我部教學情況進行相應的檢測、考察,了解和鑒定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改進教學和管理。
2、教學檢查的組織與實施
系部成立教學檢查小組,由部領導、教研室主任、教學秘書為主要成員,根據檢查內容吸收部分教師參加。做好匯報材料,并向教學副院長匯報檢查情況。
3、教學檢查的形式和內容
教學檢查分為平時抽查和集中檢查。
(1)平時抽查。平時抽查根據該學期教學目標和有關教學工作情況隨時安排。其內容主要包括教師教學情況、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教學管理情況以及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
(2)集中檢查
開學初檢查。
每學期開學前由教學科著重對教學計劃執行情況、課程安排、教師聘請、教師教學一體化設計、教材到位等情況進行檢查,開學后,著重對課表執行情況、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情況、教師教學情況等進行檢查。
期中檢查。
期中教學檢查在期中考試前后進行。內容主要包括:期中考試安排情況、教師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教學組織情況、作業布置批改情況、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情況、教學環節落實以及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檢查主要采用聽課、檢查作業本、召開座談會、隨訪等方式進行。
期末檢查。
在期末考試前后進行。內容主要包括:期末考試安排情況、教師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教學效果、形成性考核完成情況、下學期教學安排情況、教材預訂情況以及教學工作小結情況等。檢查采用問卷調查、召開師生座談會、檢查作業本、考試質量分析、查閱有關教學記錄等方式進行。
4、教學檢查結果的處理
教學檢查人員要對每次教學檢查情況進行小結,及時處理教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學院領導要認真分析研究教學檢查情況,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訂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