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心育實施意見

心育實施意見

2024-07-25 閱讀 9987

一、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家長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簡單。加上我校借讀生較多,他們的家長多是來廈打工或做小買賣的,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管教孩子,因此,學生中存在許多不良的個性和心理。因此,在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二、教育主題

幫助學生提高無認知、無意識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心理的全面、和諧、自主地發展,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力,塑造健全人格,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三、總體目標

1、努力建設一支以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努力提高教師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素養,使教師擁有健康心理,并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之中。

2、根據不同年段、不同年齡的學生,各班存在的不同問題,實施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運用各種不同的形式、方法,幫助學生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不良心理,健立健全的人格。低年級學生能盡快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習生活,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交往中體驗交情。中高年級學生能在學習生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集體意識。善于和更多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3、建立學校與家庭心理教育問題教育溝通的渠道,舉辦《家長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召開家長會,及時進行家訪,和家長一起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言行、正確的方式去影響、教育子女。

四、具體措施:

1、對班級學生心理情況進行詳細摸底,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班級心理健康活動方案。

2、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和有著論著,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提高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

3、各參加實驗班級開展活動,進行觀摩、研討,及時評課,不斷改進。

4、各實驗班級對開展的活動進行總結,整理案例,擬定論文,出版論文集和活動案例集。

5、以點帶面,逐步鋪開,先在五個班級開展實驗活動,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初步形成一定模式,再在全校逐步鋪開。

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20**年9月--20**年12月)準備啟動階段。

1、制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計劃。

2、建立校級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

3、確定研究課題及實施方案,并報上級審批立項。

4、聘請指導老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明確分工。

第二階段:(2003年元月--2004年2月)積極實施階段。

1、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檔案。

2、每個實驗班每學期開展一節活動觀摩課。

3、組織高年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設立"悄悄話"信箱。

4、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校內課題組成員負責講座)。

5、出專刊(實例圖片展和黑板報等)。

6、實驗班級教師交流、研討。

第三階段:(2004年3月--2004年7月)總結提高階段。

1、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評選。

2、做好階段課題總結。

3、完成實驗課題的結題評估。

4、完成三年教育活動的資料整理工作。

5、撰寫實驗報告。

六、課題組成員

顧問:高思剛

組長:郭英俊

付組長:王美平、黃碧霞

成員:五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及管理成員

篇2:B醫學院審計意見書實施辦法

醫學院審計意見書實施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與被審計項目負責部門的溝通,及時準確反饋審計意見,促進相關部門增強經濟責任意識,加強對學院有關經濟活動的協同研究,促進學院科學發展,根據國家審計法和內部審計有關法規制度,決定實施審計意見書制度。

第二條學院審計處有權對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向審計項目負責部門提出審計意見。

第三條審計意見書一般在審計項目結束后,由審計處以書面形式向有關部門提出。

第四條審計意見書一般包括:標題、編號、送達部門名稱、審計有關情況、意見或建議、要求、落款并蓋公章等。

第五條有關部門自收到審計意見書后10內,應就審計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向審計處提出書面回復意見。

第六條審計處應就部門回復意見及時認真研究,客觀分析,妥善處理。

第七條審計處對審計意見的落實情況每年進行一次集中檢查。

第八條審計處每年集中就提出的審計意見、部門回復意見以及落實情況向學院領導專題匯報。

第九條有關部門對審計意見書拒不回復,也不執行的,審計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輕重,提出對相關責任人通報批評、紀律處分等建議,報請學院領導或有關部門處理。

第十條本辦法由學院審計處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學校職工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學校職工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1、教、政、總三處要根據學校工作需要安排工作,考核到位。職工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發揚主人翁精神,認真完成工作并及時記載,每月按實際工作量分檔發放基本津貼。

2、見習期人員在工作量達到80%的前提下參加內改,工作量津貼享受70%。轉勞保人員、借出人員及受行政處分人員不參加本方案的實施,相關內容按有關規定執行。

3、對年滿48周歲的女工人、年滿53周歲的女職員和年滿58周歲的男職工,在工作量上給予適當照顧,不影響30%津貼。

4、實行晚婚、晚育的女職工,產前半個月方可以開始歇產假,產假期滿上班,從歇產假之日起一年內,產假期滿上班,工作量給予適當照顧。

5、根據學校需要和部門特點,職工實行雙休輪崗制,所完成工時計入平時工時,如平時工時已滿或超,亦給予輪休或發放一定的加班費用。

6、特殊情況由教、政、總三處提請校長室具體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