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和報廢設備管理制度執行標準
一、設備陳舊不適應工作需要或再無使用價值,使用部門申請報損、報廢之前,工程部要進行技術鑒定與咨詢。
二、工程部指派專人對設備使用年限、損壞情況、影響工作情況、殘值情況,更換新設備的價值及貨源情況等進行鑒定與評估,填意見書交使用部門。
三、使用部門將“報廢、報損申請單”附工程部意見書一并上報,按程序審批。
四、申請批準后,交付采購部辦理,新設備到位后,舊設備報損報廢。
五、報廢報損舊設備由工程部負責按有關規定處置。
篇2:檢修車間報廢貨車安全管理措施
為進一步落實部、局《鐵路報廢貨車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強對鐵路報廢貨車的安全管理,結合車間實際,特制定本措施。
一、報廢貨車安全管理領導組織
1、報廢貨車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車間主任
副組長:檢修車間副主任、驗收室副主任
成員:調度、技術、安全、財務、材料組組長,配件組工長
2、職責及分工
領導組對貨車統計管理、解體、零部件回收、廢鋼鐵處理殘值上繳負全責。
具體分工:
調度組負責報廢貨車(含待報廢車輛)的日常管理,建立管理臺帳。
材料組負責對可利用的零、部件登記入帳,收入第一料庫及廢鋼鐵管理。
安全組負責報廢貨車解體作業的安全檢查監督。
配件組負責報廢的解體,零、部件回收,入庫登記,廢鋼鐵的歸堆、擺放。
二、報廢貨車的日常管理
⑴待報廢車輛由調度組進行管理,調度組將車統-23從檢修車中取出單獨存放。
⑵經鑒定確認報廢后,由調度組負責及時在車體兩側用白漆涂打“待報廢”字樣。
⑶在部令到達前,任何人不得拆卸車輛上的零、部件。部令到達后,將其車統-23從檢修車中剔除,并立即用白漆將車體兩側“待報廢”字樣中的“待”字涂掉,同時寫上部批報廢的令號。
⑷調度組在部令到達后及時將報廢車號,批準令號通知財務組和有關人員,由財務組辦理殘值上繳及可利用配件的列帳手續和解體報廢車費用的核銷。
⑸調度組建立報廢貨車登記簿。內容包括:報廢車車號、簽定日期、批準日期、批準命令號、車輛處公布電報號、報廢車解體日期。
⑹部令到達后,要在一個月內將報廢車解體完畢。
⑺拆下的零部件經鑒定可利用的按規定進行登記,超過使用期限的大部件必須切割破壞,按廢鋼鐵處理。
⑻解體報廢罐車的罐體不得出售或調撥,按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的要求,由車輛處統一處理。
三、報廢車的解體
1、待解體車輛的入線
⑴調度組接到車輛處批復報廢車命令電報及鐵道部批準命令號后確認報廢車停留地點。
⑵調度組根據段內報廢車與解體線的情況,通知車站將報廢車送入解體線(洗罐線),制定報廢車解體計劃送達配件組。
2、報廢車解體
⑴報廢車解體由配件組負責。
⑵配件組接到報廢車解體計劃通知后,準備解體報廢車用的工具和材料后,由工長帶領職工進行報廢車解體作業。
⑶作業程序:車輛止輪、拆卸車輛表面的配件、拆卸空氣制動裝置、拆卸車鉤緩沖裝置、拆卸車門及手閘、切割側墻及端墻、切割地板及橫梁、切割側梁和中梁、吊車搬運、落地轉向架。具體操作按“解體報廢車工藝卡”執行。(見附件)
四、解體報廢車作業安全
⒈解體報廢車作業由工長負責全過程的安全監控,車間領導及安全組不定時進行安全檢查、監督。
⒉作業時,工長指定專人負責安全防護工作。
3.使用吊車或鏟車時,吊裝前由工長與吊車司機一同檢查確認吊索具狀態,確認無異狀后方可作業(吊車作業需雙人上崗)。
4.解體作業一般要求:
⑴對解體的報廢車須用木掩止輪,采取有效的防溜措施。
⑵氧燃氣切割用的氣瓶、氣瓶閥、接頭、減壓器、軟管、割炬等須符合GB9448-1999的規定。
⑶工作前應檢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大錘的錘頭不得有毛刺、卷邊,錘柄不得有裂紋并與錘頭安裝牢固,撬杠不得有裂紋。分銷器尖部不得淬火處理。
⑷掄大錘時,對面和后面不準站人,并要注意周圍是否有障礙物。
⑸使用撬杠等工具時須注意周圍有無障礙物和工作場地是否有雜物,需要多人撬動時應有專人喊號統一聽從指揮。
⑹領用氧氣及乙炔氣瓶時,應檢查是否過期、是否為指定廠家產品。氣瓶須有安全防護膠套、氣瓶閥須配有安全帽。
⑺氧燃氣切割作業時,氣瓶不得置于受陽光暴曬及可能受到電擊的地方;氣瓶必須距離明火10m以上,距離實際切割作業點5m以上,以免接觸火花,熱渣或火焰。氧氣瓶與乙炔氣瓶之間應有5m左右的安全距離。
⑻切割作業只能在無火災隱患的條件下實施。
⑼開啟乙炔氣瓶的瓶閥應緩慢,嚴禁開至超過1.5圈,一般只開至四分之三圈以內。
⑽解體報廢車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好防護服,戴好工作帽及手套,熔接工必須戴好專用手套。
⑾作業結束后,要認真清理現場,注意消除火災隱患。
⒋作業要求
⑴解體報廢車作業前,工長與小組安全員必須認真檢查車輛狀況,確認車體有無傾斜等異常情況或特殊結構,必須與車間領導共同確定作業方案。
⑵解體報廢車作業時,熔接工必須認真執行段的《焊接與切割作業安全技術規則》。
⑶拆卸車輛配件時要注意安全防護,切割拆卸車下空氣制動裝置,作業人員要躲開制動裝置下落的位置;使用撬杠卸下車鉤緩沖裝置時,用力不要過猛,車下不得有人。
⑷切割手制動機時應先將可用配件拆除后再切割,須有人防護,避免制動機落下傷人。
⑸拆卸小車門時,關閉門搭扣,拆除車門軸;兩人將車門扶正,打開門劃后將車門抬下。
⑹切割側墻及端墻須留有安全切割口,切割角度保持在45度以上并且內高外低。按照從高到低的原則切割,嚴格執行切割一塊,拆除一塊。
(7)首先切割側墻,然后切割端墻。切割側墻分成四塊依次切割,側柱,切割口應位于側柱內補強座上端,在沒有吊車輔助前,各側柱均不得斷開,在側柱內外側留有50-100mm剩余量。
(8)切割側柱應從靠中門的側柱開始向端部依次切割,切割最后一個側柱時身體應躲開側墻板。做好安全防護后,斷開上邊梁,依次切斷各側柱剩余部分。
⑼切割側墻及端墻時,車下不得有人,車內應按規定安放好支撐,同時用吊車輔助,防止傾倒傷人。切割側墻及端墻用吊車輔助時,吊索具應使用兩條焊接環形鏈及副鉤,吊掛在側墻、端墻上部切割成的兩個三角孔中。吊鉤升起以環形鏈拉直為止,嚴禁起吊,防止切割后部件左右、前后搖擺。
⑽切割車體底架地板、小橫梁時,要將身體躲開切割部位,嚴禁站在切割部位進行四周切割。
⑾切割側梁時要注意側梁墮落的地面應整潔,無雜物及碎石等。
⑿切割中梁時要在腹板中部留有安全切口,熔接工確認周圍無人作業后,站在側架上將中梁切斷。在落中梁前車體兩側須有專人進行安全防護,確認車輪止輪狀態良好后,通知熔接工進行切割落下中梁。
⒀在解體作業中,對切割易墮落的較大部件時,要有專人進行安全防護。
⒁在吊運解體后的車輛大部件和廢鋼鐵時,汽車起重機須嚴格執行段的《起重機械操作安全技術規則》的有關規定。在吊運過程中必須有專人進行安全防護,專人指揮將其吊運到指定的地點進行堆碼,并要堆碼整齊,安放穩固。
⒂解體棚車時,應先拆除車門和內墻板,然后切割車頂組成,用吊車吊落后,再按《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和確認的作業方案進行切割拆除。
五、舊配件的回收
報廢車解體時要加強對車輛配件的回收鑒定工作,對良好的配件收入配件料庫,建立收支帳,做到帳物相符,做好舊配件管理。
⒈對入線待解體的報廢車由配件組負責通知技術組有關人員進行簽定,對可回收利用的舊配件進行登記,在報廢車解體后進行核對,保證可用配件的回收數量。報廢車解體前,任何人及車間不得隨意拆卸車輛的任何零部件。
⒉報廢車解體后,配件組負責召集材料、技術,對拆下的零、部件進行鑒定,合格的配件由配件組人員收入第一料庫管理。
⒊經鑒定合格的車輛配件由材料組、配件組負責建帳、分類,由材料組設專人保管;配件組負責填寫解體報廢車回收配件清單一式兩份,一份報材料組,一份自存,作為收帳的依據。
⒋材料組負責對配件第一料庫的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協調在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配件組要向管理新材料那樣去管理回收的配件,第一料庫要按照材料分類,“四號定位,五五堆碼”,擺放整齊。
六、?鋼鐵的管理
1、報廢車解體、回收可用的車輛配件后,對超期不能使用的大部件必須切割破壞,按廢鋼鐵處理。剩余的廢鋼鐵由配件組負責歸堆整齊,擺放牢固,按“四定位”分門別類擺放好。
2、報廢車解體的廢鋼鐵由材料組負責管理;廢鋼鐵的處置要嚴格執行哈鐵物[1998]113號文件《關于廢鋼鐵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車輛處輛財函[2005]24號文件《鐵路報廢貨車管理辦法》,按規定核準廢鋼鐵調撥單后辦理。
篇3:醫療器械正常破損報廢制度范例
(1)凡符合以下報廢條件的不能用于臨床使用的醫療設備,應予以報廢。
經檢測,維修后技術性能仍無法達到臨床應用基本要求。
儀器設備老化,技術性能落后,超過使用年限。
嚴重污染環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員安全及健康,改造費用昂貴的。
雖可以修復,但維修費用過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計量器具按“計量器具管理制度”規定,已無法滿足計量基本標準的要求。
凡是國家明文禁止使用的醫療器械及相關的設備
(2)申請報廢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由使用部門提出,醫學工程部(處、科、室)登記造冊,逐一填寫“報廢醫療設備申請表”,有相關技術部門作技術鑒定,設備主管提出調劑報廢意見,財務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3)萬元以上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的報廢,按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程序申報。
(4)凡減免稅進口的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除以上規定外還應按海關有關規定辦理。對于可供家用設備的報廢處理,應加強審核,嚴格控制。
(5)待報廢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在未批復前應妥善保管,已批準的報廢的大型醫療設備應將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價入賬,入庫保管,合理利用。
(6)經批準報廢的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使用部門和個人不得自行處理,一律交回設備主管部門統一處理。如有違反者應予追查,并交主管部門處理。
(7)已批準報廢的醫療(含教學、科研)設備在處理后,應及時辦理財務銷賬手續,其殘值收益應列入醫療設備更新費、改造基金項目專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