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管理及考核辦法(一)

設備管理及考核辦法(一)

2024-07-25 閱讀 7917

為了加強公司的設備管理,使設備得到及時維修、改造與更新,更好地為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消耗、保證安全生產、增加公司和員工的經濟效益服務,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由總經理全面負責,設一名副廠長主管設備管理工作。負責考核設備完好率達到85%以上,其中主要生產設備完好率達到90%以上,組織對設備事故的分析、處理。

2、車間副主任負責設備的日常管理。確保設備完好率達到85%以上,其中主要生產設備完好率達到90%以上,設備月有效運轉率達到95%以上(大修理期除外)。及時掌握設備的使用、維護和檢修動態,并組織設備修理的實施和驗收。負責設備潤滑的技術管理工作,做好主要生產設備的巡檢工作。按時上報設備管理統計資料、報表。

二、使用和維護

1、車間負責人職責

(1)車間主任負責設備使用和維護的全面管理,落實崗位工的定人定機、定衛生區域職責,并負責進行考核。車間副主任休息期間,負責對車間設備每天巡檢一次。

(2)車間副主任負責設備使用和維護的具體管理,落實機電工的定人定機職責,并負責進行考核,每天對車間的設備巡檢一次(休息期間負責向車間主任交底,由車間主任承擔巡檢工作)。

2、崗位工職責

(1)崗位工必須按定人定機、定區域的規定進行設備的操作使用,衛生區域的清掃。

(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的結構原理,了解生產工藝過程,掌握操作要領,愛護設備。

(3)崗位工對所操作的設備須按巡檢標準每小時進行一次巡檢,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作好記錄。車間負責人應及時分析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修理方案,及時組織實施。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做到交接班責任清楚,記錄齊全準確。交接班時,應做到對設備運行等情況交的清楚,接的徹底,同時交班人在交接班前應對衛生區域的地面及設備衛生負責進行清掃,衛生不合格接班人有權不接班。公司領導將對區域衛生進行不定期檢查考核,考核對象為車間主任和崗位工,衛生不合格對當班崗位工處罰30元,車間主任連帶處罰20元;衛生考核最好的當班崗位工獎勵30元。

(5)崗位工在早晨7:00時須關閉照明燈,保證車間照明無長明燈現象,發現一次處罰當班崗位工30元,車間主任20元。

(6)嚴禁當班期間睡覺,出現睡班,發現一次,處罰當事人50元。

3、機電工職責

(1)機電工必須定人定機對設備進行巡檢和日常維護,由設備副主任明確定人定機職責,并進行考核,公司領導進行不定期抽查。

(2)機電工按巡檢標準對設備進行巡檢每班至少二次,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作好記錄。車間負責人應及時分析問題,提出修理方案,及時組織實施。

(3)機電工應服從車間負責人的指揮,在當班,特殊情況下在非當班時間應積極投入設備的檢修或搶修。不服從安排,每人次處罰50~100元。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做到交接班責任清楚,記錄齊全準確。

4、全廠設備需達到“四無”(無積灰、無雜物、無松動、無油污)和“六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電、不漏氣、不漏風、不漏物料)。按照定人、定機、定區域的職責進行不定期考核。衛生區域積灰、雜物、油污,考核車間主任和崗位工,其他項目考核車間副主任和機電工。

5、設備運轉率考核。對生料車間(含破碎、烘干及生料磨系統)、機立窯車間(含生料庫供料、立窯系統)、制成車間(含行車、破碎、水泥磨、包裝系統及化驗室設備)考核各車間的設備運轉率。車間設備年運轉率應達到85%,車間設備月運轉率達到90%,車間設備月有效運轉率達到95%,車間設備檢修和故障停機時間每月控制在24小時內(大修理除外)。月有效運轉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獎勵車間300元,低于93%,每降低一個百分點處罰車間200元。月有效運轉率=(設備正常運行時間+供電停電時間+庫滿停機時間)/月日歷時間。

三、設備的檢修

1、設備檢修工作由車間副主任負責定人定機,落實責任制,機電工及崗位工必須服從領導。嚴格執行檢修技術標準,保證質量,做好記錄,縮短時間,降低成本。

2、車間副主任應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編制好設備的檢修計劃,報廠領導審批后組織實施。設備檢修盡量選擇在設備壓負荷和庫滿等時間內進行。

3、設備檢修完畢后,必須清理好現場。

4、認真做好設備的大修理工作。

(1)大修理項目由各車間副主任提出,公司設備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審查平衡,編制大修理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實施。

(2)大修理項目確定后,由車間副主任編制配件計劃,報公司領導審批后,由物資供應部門按比質比價的原則進行采購,并按計劃時間供貨。

(3)大修理由車間主任和副主任共同落實定人定機責任制,車間機電工和崗位工均需參加大修,服從領導。

(4)項目實施過程中,由公司負責人、車間主任和副主任對整個實施過程負責組織協調、技術指導、質量把關、進度監督。

5、檢修和大修過程中,對人為損壞設備、部件、配件的人員,予以損壞價值大小的經濟處罰。

6、修理過程中,應保管好設備、配件和材料等,丟失或損壞照價賠償。

7、設備修理中,應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安全規程。

四、改造與更新

1、對設備的改造與更新,需作技術經濟論證,通過改造與更新,達到技術上先進、可靠,經濟上合理。提倡結合設備大修理進行改造。

2、小工作量的改造項目由各車間主任和副主任組織車間人員進行施工。

3、大工作量的改造請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各車間負責人需作好協調工作:包括水、電、氣的接口,設備、配件、材料的清點移交,施工過程中的工具、材料、機械等協調,施工質量和進度控制。

五、備品配件管理

1、備品配件管理的基本任務,是要科學、合理地儲備備件,有計劃地組織備品配件采購和生產,及時滿足維修需要,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2、配件管理由企業指定保管員專人負責。車間副主任負責編制車間季、月度的備品配件自制與外購計劃,制訂合理的備品配件儲備定額,滿足車間日常檢修需求。

3、車間副主任要建立健全車間的設備配件目錄。其內容包括:設備名稱、編號、配件名稱、規格、單位、數量、材質、單重、計劃價格、圖號、使用單位以及存放地點等。

4、備品配件要有專用倉庫,由保管員妥善保管,并做到帳、卡、物相符。出現差錯由保管員承擔全部經濟賠償。

5、車間副主任負責組織本車間備品配件的檢查驗收,對不合格的材料不下料,不合格的毛坯不加工,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入庫。檢驗范圍包括:入庫備品配件(及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外觀檢查、合格證及質檢證的查驗、備件尺寸的校核等。在確保設備檢修質量的前提下,做好設備舊件的修復利用,節約備件資金,降低維修費用。

6、備品配件領用,必須填寫領料單,有經手人和車間副主任的簽字,并經廠領導審批,否則保管員有權拒絕發貨。

六、電子、計量、儀器儀表和檢測設備的管理

1、公司設專人負責電子計算機、熱工儀表、計量裝置、檢測設備等電子技術設備的管理工作。保持各類儀器儀表經常處于穩、準、靈的狀態。

2、所有儀器儀表及控制裝置必須按有關規定組織定期檢查、測試和校驗等工作,并做好技術記錄。要搞好電子設備和機房的防塵、防潮、防腐工作。

3、加強對計量器具、儀表的管理。計量器具、監測儀表等必須定期進行校驗,保證計量設備和控制系統的準確、可靠。

七、潤滑管理

1、車間副主任負責設備潤滑管理工作,指定專人負責設備潤滑,確定“五定”(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潤滑制度。

2、保管員應妥善保管好潤滑油、脂,不得發放不合格的潤滑油、脂。

3、崗位工、機電工、潤滑工要做好設備潤滑狀態的檢查,內容包括:

(1)潤滑裝置是否齊全,油標是否完好、齊全,顯示直觀。

(2)潤滑油的名稱、牌號是否正確。

(3)潤滑油量(位)是否適當(在油標的1/2~2/3處,油脂填充軸承腔體的2/3)。

(4)是否有漏油處,是否及時進行了密封處理。

篇2:設備管理檢查考核評比獎懲制度

1、崗位操作工按所在崗位的設備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規定的檢查內容和次數進行檢查。

2、維修工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和有關對各類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的規定,定期對各類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維修。

3、各有關單位分管設備管理的干部及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日對全礦井上、井下在用設備根據有關標準進行抽查。

4、各采掘監區設有分管設備的生產輔助單位,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對本單位分管設備的檢查評比活動。

5、機電科每月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全面大檢查。

6、上述各類檢查評比中發現的問題,須于當月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照有關規定同時下達扣罰通知單。

7、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月抽查設備的綜合情況與每月一次的全礦機電設備全面檢查情況綜合后,作為對各分管設備單位當月獎懲的依據,于每月進行全礦全面考核獎懲時依照當前具體的“機電管理考核細則”的規定兌現。

8、機電科協助礦領導每年進行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總結,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獎懲評比表彰活動,對先進單位及個人隆重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鞭策后進趕先進。

篇3:設備管理制度內容考核辦法

第一條:制定設備管理制度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堅持“維護、保養、點檢、預修”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集團創建一流企業的要求,根據**煤礦選煤部的實際,設備新、人員新、工藝新的特點,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員參與設備管理,責、利共擔,充分認識設備完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提,使設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制度適用范圍

包括選煤部所屬的各種機電主體設備,輔助設備。

第三條:管理制度內容

車間所屬設備、備件及相關物品要看管好。

1、強化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保養。

2、保設備完好率,要合理、有預見性的安排檢修。

3、發生設備事故要全力搶修并及時分析處理。

4、備品備件要及時計劃,并整理相關資料。

5、檢修作業時,維修、崗位密切配合,保質量、保進度。

6、現場設備要保持清潔,各車間物品擺放要整齊。

第四條:制度要求及考核內容

要求廣大職工正確處理生產和設備的關系,強化設備的點檢和維護保養,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備用設備必須起到備用作用。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事故。

1、記錄不清、不完整,每次罰款100-200元。

2、因點檢不到位,如地腳或連接螺栓松動、缺潤滑油、三角帶未及時更換、皮帶撕裂、發現隱患未及時通知調度等等,造成設備損壞事故,視情節輕重,罰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違章操作,誤操作造成設備事故,罰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燒大瓦,同步機進水、進雜物導致損壞,濃縮機壓耙子,或影響6、全線停車的其他設備事故,視情節嚴重,罰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轄區域備件及物品丟失,按價賠償。

6、自盜行為,廠內下崗或按建管處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