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及考核辦法(二)
八、生產建筑物管理
1、生產建筑物由公司生產負責人進行管理。要進行認真檢查、維修,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2、公司生產負責人必須組織定期清理房頂和地面積灰,經常保持廠區清潔、整齊。
3、生產建筑物未經管理人員同意,不得穿孔、打洞、增加載荷和改變結構。
九、設備事故管理
1、本辦法所稱的設備事故,其范圍包括以下各項:
(1)機械動力設備事故:是指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機械動力設備所發生的損壞。
(2)工業建筑物事故:是指生產用的廠房、煙囪、儲庫(倉庫)及設備基礎等發生歪斜、坍塌、嚴重裂縫與損壞。
(3)其他設備事故:是指裝載機、檢驗等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損壞。
2、設備事故分類
設備事故按停機時間長短、影響產量的多少或損失大小、性質嚴重程度,分為一般設備事故、重大設備事故和特大設備事故三類。
(1)一般設備事故。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均為一般設備事故:
生產工藝流程中的三班連續生產設備發生損壞,影響生產線或主機停車1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或非三班連續生產的設備(如破碎機、裝卸機等)影響該生產線或主機每班生產作業計劃量在25-40%之間的。
動力設備發生損壞影響全廠停電不足20分鐘的,或一條工藝線停電不足25分鐘的。
(2)重大設備事故。凡屬下列情況情況之一者,均為重大設備事故:
生產工藝流程中的三班連續生產設備發生損壞,影響生產線或主機停機8小時以上6天以下;非三班連續生產設備發生損壞,影響該機每班生產作業計劃產量在40%以上18個班以下的。
動力設備發生損壞影響全廠停電20分鐘以上的,或一個工藝線停電在25分鐘以上的;有時雖未超過上述時間但影響主機停車8小時以上的。
高速設備的飛車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或因設備事故造成死亡事故的。
(3)特大設備事故。凡屬下情況之一者,均為特大設備事故:
構成重大設備事故,并造*員重大傷亡事故的。
因設備事故直接引起一個車間的火災、廠房倒塌等災難的。
設備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在20萬元及以上的。
3、設備事故計算時間從事故發生停止運轉到開機正常運轉的時間為事故時間。由于發生嚴重設備缺陷被迫立即停車的,即使接近檢修計劃停機時間,也按事故處理計算時間,但事先主動掌握(有記錄等憑證)設備的缺陷和不正常現象,及時地采取措施或修理,雖然造成停產情況,可不按事故論,作為非計劃檢修停機單獨統計。
4、發生設備事故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制止事態的擴大,并當即報告車間領導和生產負責人。車間和有關部門迅速組織力量處理。事故發生后,必須做好詳細記錄。
5、對造成設備事故者要按事故的性質嚴肅處理。做到三不放過: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和干部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6、特大設備事故發生后,公司應在24小時內用電話報告各上級主管部門,并在修復開機后五日內報送特大設備事故報告表。
7、由于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玩忽職守造成設備責任事故者,應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令其賠償經濟損失直至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8、事故處罰辦法:
(1)磨機燒瓦,破碎機、羅茨風機軸承損壞,處罰潤滑工200元,定機機電工100元,當班機電工和崗位工各50元,車間主任50元,車間副主任100元。
(2)磨機減速機軸承損壞,處罰潤滑工100元,定機機電工、當班機電工和崗位工各50元,車間主任50月,車間副主任100元。
(2)提升機垮鏈,處罰定機機電工150元,設備副主任100元。
(3)違反操作規定造成立窯收塵器燒布袋,按所更換布袋造價的20%處罰當事人,40%處罰車間。
(5)未盡事宜,按事故直接損失金額的60%處罰當班機電工和崗位工、定機機電工及車間正副主任。
十、獎勵與處罰
1、對本辦法(包括相應的巡檢、潤滑等管理制度)設備管理檢查考核中評比最好的個人及負責人予以50~300元的獎勵。
2、對未確定處罰金額的事項,視責任、損失、影響大小,每一項不符合規定處,處罰直接責任人50~200元,車間正副主任50~100元。
十一、附則
1、設備完好率計算方法:(完好的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100%。設備完好標準內容如下:
(1)零、部件齊全完整,質量符合要求。
1)主輔機的零、部件齊全完整,質量符合要求;
2)基礎、機座穩固可靠,地腳螺栓和各部螺栓連接緊固、齊整,符合技術要求;
3)儀表、計器、信號連鎖和各種安全裝置、自動調節裝置齊全完整、靈敏、準確。
(2)設備運轉正常,達到銘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1)設備潤滑良好,油質符合要求,實行“五定”。冷卻水暢通;
2)無振動、松動、雜音等不正常現象;
3)各部溫度、壓力、轉速、流量、電流等運行參數符合要求;
4)生產能力達到銘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3)技術資料齊全、準確。
1)設備檔案、檢修及驗收記錄齊全;
2)設備運轉時間、累計運轉時間有統計、記錄;
3)設備易損配件有相關記錄或圖紙;
4)設備操作規程、檢修規程、維護保養規程齊全。
(4)設備及環境整齊、清潔,無跑、冒滴漏。
2、設備故障率計算方法:(設備故障停機時間/設備正常運轉時間)*100%。
3、各車間、部門應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4、本辦法由廠部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篇2:設備管理檢查考核評比獎懲制度
1、崗位操作工按所在崗位的設備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規定的檢查內容和次數進行檢查。
2、維修工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和有關對各類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的規定,定期對各類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維修。
3、各有關單位分管設備管理的干部及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日對全礦井上、井下在用設備根據有關標準進行抽查。
4、各采掘監區設有分管設備的生產輔助單位,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對本單位分管設備的檢查評比活動。
5、機電科每月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全面大檢查。
6、上述各類檢查評比中發現的問題,須于當月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照有關規定同時下達扣罰通知單。
7、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月抽查設備的綜合情況與每月一次的全礦機電設備全面檢查情況綜合后,作為對各分管設備單位當月獎懲的依據,于每月進行全礦全面考核獎懲時依照當前具體的“機電管理考核細則”的規定兌現。
8、機電科協助礦領導每年進行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總結,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獎懲評比表彰活動,對先進單位及個人隆重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鞭策后進趕先進。
篇3:設備管理制度內容考核辦法
第一條:制定設備管理制度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堅持“維護、保養、點檢、預修”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集團創建一流企業的要求,根據**煤礦選煤部的實際,設備新、人員新、工藝新的特點,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員參與設備管理,責、利共擔,充分認識設備完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提,使設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制度適用范圍
包括選煤部所屬的各種機電主體設備,輔助設備。
第三條:管理制度內容
車間所屬設備、備件及相關物品要看管好。
1、強化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保養。
2、保設備完好率,要合理、有預見性的安排檢修。
3、發生設備事故要全力搶修并及時分析處理。
4、備品備件要及時計劃,并整理相關資料。
5、檢修作業時,維修、崗位密切配合,保質量、保進度。
6、現場設備要保持清潔,各車間物品擺放要整齊。
第四條:制度要求及考核內容
要求廣大職工正確處理生產和設備的關系,強化設備的點檢和維護保養,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備用設備必須起到備用作用。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事故。
1、記錄不清、不完整,每次罰款100-200元。
2、因點檢不到位,如地腳或連接螺栓松動、缺潤滑油、三角帶未及時更換、皮帶撕裂、發現隱患未及時通知調度等等,造成設備損壞事故,視情節輕重,罰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違章操作,誤操作造成設備事故,罰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燒大瓦,同步機進水、進雜物導致損壞,濃縮機壓耙子,或影響6、全線停車的其他設備事故,視情節嚴重,罰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轄區域備件及物品丟失,按價賠償。
6、自盜行為,廠內下崗或按建管處有關規定處理。